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分析使用帕罗西汀对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100例服用帕罗西汀,无代谢疾病及其它精神疾病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结果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随用药时间的变化②性别对血脂变化的影响③疾病对血脂变化影响。结论1.服用帕罗西汀后,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用药时间而逐渐升高。2.患者性别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均有显著影响,男性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升高更加显著。

  • 标签: 帕罗西汀 血脂 临床纵向观察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障碍共病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0例,以及精神分裂门诊的患者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进行正常匹配对照。在这两组患者中,都进行精神病评定量表,抑郁量虑量表以及社交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在测验中,抑郁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51.3%,精神分裂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32.5%。社交焦虑症和抑郁量虑量表的数据呈现正相关。结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共患焦虑障碍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患病人群也要及时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焦虑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焦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老年期抑郁障碍(HAMD-24≥20分、HAMA≥14分)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配到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32例,帕罗西汀治疗组33例,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性项目(CGI-SI)及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6w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有效率84.375%,帕罗西汀组患者有效率75.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第1周末HAMD及HAMA的减分明显多于帕罗西汀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艾司西酞普兰组(12.5%)低于帕罗西汀组(33.3%)。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焦虑均具有确切疗效,相比于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更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期抑郁障碍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法,观察组给予经颅重复磁刺结合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颅重复磁刺激 针灸 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用改良森田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的80例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工娱疗法,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改良森田治疗,对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NA量表有效率是97.44%,HAMD量表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32%,71.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两项评分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森田治疗可以缓解酒精至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改良森田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是描述患者的主观体验和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临床精神病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旨在探讨感知障碍与思维障碍所包涵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表现。

  • 标签: 感知障碍 思维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焦虑症患者45例,其中重度焦虑8例、中度焦虑32、轻度焦虑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护理疗效显示,8例重度焦虑患者中(有2例未愈、4例转为中度焦虑、2例转为轻度焦虑)、32例中度焦虑患者中(4例未愈、5例转为轻度焦虑、23例无焦虑)、5例轻度焦虑患者治愈。患者满意度91.1%(41/4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常规组采取药物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的心理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生活指数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生活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能够显著优化患者的心理情绪,并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焦虑症 焦虑抑郁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的亲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焦虑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前,先用焦虑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组间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自评表评分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亲情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焦虑症是神经症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性以及广泛性焦虑,由于焦虑的原因以及内容通常情况下与实际生活环境不符,因此患有该病的患者往往还会出现胸闷、尿急尿频、呼吸急促、震颤以及运动性不安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将焦虑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广泛性焦虑症,一种是惊恐障碍,但是前者的患病率远大于后者,因其病因不明确,使用西医治疗的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通常使用中医药对该病进行治疗。基于此,本文着重度对中医药治疗此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介绍,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 标签: 焦虑症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分析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PEG-IFN治疗的84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该群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的症状困扰和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为2.27和2.67,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症状困扰和生活受干扰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症状困扰在应用PEG-IFN的慢乙肝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症状困扰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症状困扰,同时应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指导合理的宣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指的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脊髓结构、功能性损伤,导致损伤水平之下的脊髓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等。多数脊髓损伤为突发性事件,在严重损伤患者身体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心理问题,以抑郁、焦虑等为主要表现,使得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脊髓康复。针对性进行焦虑抑郁的护理是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医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脊髓损伤 焦虑 抑郁 护理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8例需行输液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焦虑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焦虑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给予合理的情绪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门诊 老年输液病人 焦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精神障碍有情感性精神障碍、意志性精神障碍、意识性精神障碍、运动及行为障碍等。本文旨在探讨常见精神障碍的内涵及临床表现。

  • 标签: 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障碍 运动及行为障碍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脑卒中后出现抑郁与焦虑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抑郁与焦虑症状的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病情比护理前有了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明显好转,治疗效果能得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 简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yHyp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Ⅲ,笔者对本中心2007—03/2008—03685个促排卵周期中发生OHSS的35例患者进行了焦虑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心理学 焦虑 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焦虑和疼痛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85例(2017年11月15日到2018年4月15日期间)采用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焦虑和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焦虑平均评分为(32.45±6.58)分;在胃肠、镜检查中患者以不适为主,在肠镜检查中80%患者感受到疼痛和不适,且年龄越小的患者疼痛程度和不适感越强。结论胃肠镜等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感较为严重。

  • 标签: 消化内镜检查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因各种诱因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为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为一组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在脑卒中后发病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甚至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但很少引起患者重视1。睡眠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过度睡眠、入睡困难、昼夜节律的改变等。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AS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缓解焦虑临床疗效好,患者的满意度也高,值得临床上大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具体心理状况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且总结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心理的相关原因,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之前的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评分均要高于常模值,且患者手术之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手术之前,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与多方面原因相关。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而言,患者术前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较为正常,但在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缓解,医护人员需对此现象进行重点关注,并给予科学干预。

  • 标签: 妇产科 抑郁心理 焦虑心理 手术 分析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