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站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发生的58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对差错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8例差错以没有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和不完整及时记录为主,主要因为工作人员不强的责任心和淡薄的质量意识,交接科室配合不顺利造成。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58例差错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使工作人员的质量也是提高,差错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及时了解,提前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差错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站血液制备过程中袋破损情况,对减少血液报废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对2011-2017年本站成分制备过程中152袋血液破损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站成分制备中袋破损报废152袋(0.19‰),其中离心破损62袋(0.08‰);2011-2017年袋破损报废率呈下降趋势;针对破损原因进行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的袋破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袋破损,避免血液浪费及环境污染。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袋破损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机采成分反应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前未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观察组在采前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钙进行预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采血小板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葡萄糖酸钙对于机采血小板后出现的枸橼酸钠反应具有预防作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囗服葡萄糖酸钙 机采血小板 枸橼酸钠反应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本血站的10名成份制备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所有10名成份制备人员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污染、针刺伤及不良热合反应等,所有制备人员在接受科学的防护措施干预后职业暴露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当中,职业暴露的类型较多,制备人员需要接受有效、科学的防护,才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 成份制备 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站关键设置进行科学化管理,以保障设备的有效性及血液质量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血站关键设备管理的现状情况、影响因素或存在问题的了解,从而提出多角度、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如对关键设备的基础科学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及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结果通过多方面对血站关键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仅完善了管理制度的缺陷,还保障了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有效性。结论在血站关键设备管理中应用科学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血站关键设备 科学化管理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采供血工作档案是记录采供血机构的主体档案,是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 标签: 采供血档案 作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采血站采血护理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全部为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进行无偿献血的100例献血人员,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自愿的情况之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当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将两组献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调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对于血站采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当中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确保采血的质量,提升无偿献血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站采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和末梢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静脉组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组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0min、10min及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静脉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组患者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强血站与医院联系提高输血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市医院30家与本市血站作为研究目标,向30家医院发放本市血站中心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分析并总结输血站服务质量问题,针对问题,强化血站与医院联系后,分析并评价输血站服务质量。结果输血站服务态度评分(9.2±0.6)分、技术水平评分(9.4±0.5)分、血液质量安全水平评分(9.1±0.3)分、综合服务质量评分(9.2±0.6)分。医院总满意度93.3%(28/30)。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加强血站与医院联系后,可有效提高血站服务质量评分,从而推动国内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加强 血站 医院联系 输血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ELISA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方法我站从2017年5月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ELISA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随机选取2017年3月-4月期间(常规质量控制与管理)与2017年7月-8月期间(优化质量控制与管理)各4000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两段时期内的标本检验合格情况。结果与2017年3月-4月对比,2017年7月-8月期间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工作人员差错率、标本检测不合格率、结果异常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血站ELISA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检测合格率与准确性。

  • 标签: 血站 ELISA检测 实验室 检测过程 质量控制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增进,目前中药的有效成分在多种疾病领域均有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概述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抗高血压、抗肝损伤、抗炎方面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的沟通技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血站献血青少年共计500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言语沟通技巧、人文关怀、预防突发事件和全局掌控意识等,调查患者献血满意率,通过一年随访调查得出重复献血率。结果血站选取的500名青少年献血者均献血成功,且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满意498例,总满意率为99.6%,且青少年献血者感觉较好,经一年随访后重复献血2~3次青少年412例,重复献血率为82.4%。结论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通过沟通技巧与青少年献血者良好、有效沟通,能够消除青少年献血者的献血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青少年献血者愉悦感,有利于其顺利献血的同时,重复献血率在青少年中明显提高。

  • 标签: 采供血护理人员 青少年献血者 沟通技巧
  • 简介:循环着的血液在维持机体稳态中处于位.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血液中都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标本的正确选择对于临床检验和医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 血浆 血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植物的根及根茎,被誉为“国老”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十药九草”就能看出甘草在中药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它的应用价值不仅在药理方面和化学成分方面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和化妆品中不断兴起,接下来对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10。

  • 标签: 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合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情况,从而指导血站科学动态库存,保障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40名健康献血者,以采血顺序为依据将所选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分成Ⅰ、Ⅱ、Ⅲ、Ⅳ四组,Ⅰ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1天进行检测,Ⅱ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二周14天进行检测,Ⅲ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三周21天进行检测,Ⅳ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第四周28天进行检测,对三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的RBC-C3b水平、RBC-SOD水平低于Ⅰ组,而RBC-IC水平、IL-8水平更高(P<0.05)高于Ⅰ组;与Ⅱ组相比,Ⅲ组RBC-C3b水平、RBC-SOD水平更低,而RBC-IC水平、IL-8水平更高(P<0.05),Ⅳ组与Ⅲ组相比,RBC-C3b水平、RBC-SOD水平降低更明显,而RBC-IC水平、IL-8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伴随血液储存时间延长血液中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将会降低,且随着保存期的延长,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下降速度更快。因此为保障临床输血治疗的效果,血站应在保障有充足血液供应的同时做好动态库存监测与采集补充,尽可能控制血液库存运转周期在3周以内。临床输血也需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对输血治疗的要求,选择比较合理存储时间的血液,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储存时间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站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采取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8名女性成分制备人员,按照年龄和技术职称均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每组4人。单一组采取常规管理,综合组增加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两组制备浓缩血小板情况。结果综合组的制备指标合格率高于单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过程中采取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够在确保质量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合格率,利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标签: 细节管理 风险管理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49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防治意义。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3月-2017年6月于本地区所收集的49例尿路结石病患资料,对其结石标本实施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在49例病患中,检测出草酸磷酸钙6例,占总例数的12.24%;草酸钙29例,占总例数的59.18%;感染性结石4例,占总例数的8.16%;草酸尿酸钙7例,占总例数的14.29%;胱氨酸结石3例,占总例数的6.12%。对比男性病患与女性病患化学成分分析情况,数据有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对尿路结石展开相应的化学成分分析除了可以更好的掌握的成分组成与成因外,同时还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这对于防治尿路结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临床防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