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纵隔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结果经病理学分析,25例患者中,中央肺癌患者15例,周围肺癌10例。CT检查下,患者肺部肿块边缘呈不规则形状,其外缘呈毛刺状,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伴有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MRI检查下,可清晰的看到患者肿块已侵至胸壁、胸椎及胸膜。与X检查相比,CT、MRI的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性。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与MRI相比较,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在纵隔肺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检查提供的影像学表现不同,与常规的X检查相比,CT及MRI检查的灵敏度更高,其诊断结果更加高效。

  • 标签: 纵隔型肺癌 CT及MRI 临床表现 诊断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与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 标签: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8例采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采用保守治疗的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对比临床疗效、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手术组疗效分级与有效率和保守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4.71%、60.00%,与后者的38.00%和10.5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相较于保守疗法能够提升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的有效率,还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一旦发生乳腺癌,对提高远期生存率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癌变性状 乳腺增生 手术 保守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2016年3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 手术切除 传统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发生率和表现形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门诊和病房就诊且接受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充分休息后进行12导联心电图扫描,并由2名专业医师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老年患者中317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百分率为31.7%。60~79年龄段的心电图异常者最多,高达37.97,其次为60~69年龄段患者,为30.99%;80~90年龄段心电图异常者最少,仅为22.5%。三个年龄段间比较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17例老年异常心电图患者中主要以T波改变、窦性心律不、ST段改变为主,分别占50.19%、35.96%和29.02%。。结论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且以以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定期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

  • 标签: 老年患者 异常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后外侧压缩性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现状及典型影像学表现

  • 标签: H ill-Sachs损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中风病 脑CT 征象表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调节与炎性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免疫调节指标与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调节指标与炎性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免疫调节指标与炎性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氨蝶呤的治疗基础上,使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较单永甲氨蝶呤更为显著,对免疫调节与炎性状态的影响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调节 炎性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诊治成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诊治效果。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1例,甲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乙组患者使用甲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甲组的71.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甲组为28.57%,乙组为2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呕吐、癫痫等,影像学、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使用甲泼尼松等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急性脱髓鞘脑病 临床症状表现 地塞米松 甲泼尼松 疗效
  • 简介:摘要激素依赖性皮炎多指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突出特征为对激素有较强的依赖性,患者临床表现通常有皮肤潮红、干燥、粗糙甚至萎缩,出现丘疹、痤疮样及酒渣鼻样的皮疹、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并伴有疼痛、瘙痒、紧绷甚至灼烧感,一旦停药将造成原有皮肤病复发或加重,出现反跳现象,患者因此被迫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针对该炎症的治疗,应以抗炎、抗微生物、恢复皮肤屏障、降低血管高反应性为主,必要时可结合强脉冲光进行治疗。

  • 标签: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临床表现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CT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2017年我院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CSDH共7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73例(93.59%),5例复发(6.4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诊断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差异。方法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采用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探究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差异。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形态失常的比例为46.0%,不规则回声增强比例为52.0%,肝被膜锯齿状比例为44.0%,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患者弥漫回声增强的比例为48.0%,低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23.6±15.0)mm,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40.4±21.2)mm。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高以及肝被膜锯齿状。酒精性肝炎的表现为弥漫回声增强。且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右肝斜径相对较大。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超声表现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及胸部CT检查在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1.02日至2017.11.01日在本院确诊的20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CT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当中,气管壁增厚8例(40.00%),气管管腔狭窄6例(30.00%),气管壁钙化7例(35.00%),气管形态改变且存在剑鞘征6例(30.00%),气管壁毛糙模糊4例(20.00%),肺部感染6例(30.00%),肺内空气滞留征5例(25.00%),气管旁及纵膈淋巴结11例(55.00%)。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典型,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的价值及超声表现。方法选择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病人66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人都接受彩色超声检查,并和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其确诊率和超声表现。结果经彩色超声诊断后,44例诊断为单发结节,22例诊断为多发结节;其中,诊断为良性肿瘤者43例(囊性病变27例、甲状腺囊肿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恶性肿瘤者23例。其中,超声诊断的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经过病理检查后证实是甲状腺癌,因此,彩色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8.48%。结论彩色超声可以对甲状腺肿瘤病人的病情加以快速准确的诊断,且无创伤性和痛苦感,可为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彩色超声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使用直留置针与Y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0日-2016年7月21日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Y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使用直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Y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上显著优于直留置针(P<0.05),研究组患者阻塞、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患儿舒适度较高,并且更易于保护置管伤口,降低感染率。因此,Y留置针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儿童输液 输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法治疗后发热的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用牵旋手法对1583例颈和神经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病情变化1。结果1583例经治患者中1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1例较重,112例较轻。且113例患者均伴有较为明显的慢性扁桃体炎。结论伴有慢性严重扁桃体炎的颈椎病患者经手法后可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鉴别颈椎病与颈椎病症的区别。

  • 标签: 发热 慢性咽喉部炎症急性发作 手法治疗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胃镜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有46例患者通过病例诊断证实,其诊断的准确率为76.67%,其中在胃镜中的表现为黏膜褶皱变平或消失、黏膜红白相间,主要以白为主,血管透见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55.0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均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联合采用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方式来进行诊断,以此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检查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2017年7月期间的25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通过病例的分析、临床调查研究和询问主治医师等方式对其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出现体位性头痛,部分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听力下降和耳鸣等症状。15例患者由外院转入我院治疗,曾被误诊为脑膜脑炎3例、枕神经痛2例、硬膜下血肿2例、病毒性脑炎1例、小脑扁桃体下疝1例,误诊率为60%。入院后25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MRI检查显示,12例正常,5例出现“脑下沉”改变,4例出现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血肿,2例小脑扁桃体下疝,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0,确诊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确诊后17例给予保守治疗症状逐渐好转,8例实行血帖治疗,症状改善,出院后随访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应进行准确辨别,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时行腰穿检查,防止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而发生误诊。

  • 标签: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人体的细菌L的分离培养,寻找一种培养细菌L的最佳办法,以便临床鉴定与研究细菌L。方法对在普通血液培养过程中瓶底出现轻微暗紫红、上清液微混或瓶壁有少量颗粒状物生长时,分别用血浆分离针抽取可疑培养物同时转种于普通血液琼脂培养基、L增菌培养基及L琼脂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在血琼脂固体培养基上最终形成了细菌L,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了细菌、L、将可疑培养物再用血浆分离针转种于L细菌液体培养基上又分离出23例L细菌,使原来一般血培养阳性率提高。结论经过对细菌L的分离培养研究,发现血琼脂固体培养基培养对于培养细菌L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用于鉴定与研究细菌L

  • 标签: 细菌 L型 分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