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
  • 简介:目的:分析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结果,为类流感患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发热门诊就诊,且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的421例H1N1H3N2及乙型流感患者,同时采集其手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流感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暴发没有特定规律,但有阶段性。421例类流感患者的血常规分析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311例(73.87%)、增高者86例(2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313例(74.35%);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274例(20.43%)。3种流感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经t检验后提示,H1N1H3N2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1N1H3N2与乙型流感患者间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爆发无规律.但可在一定阶段流行.因此对类流感患者的监测要坚持全年并严密防范。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主要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为主,但H1N1H3N2流感患者比乙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要高.而其淋巴细胞百分比则相对乙型流感患者要低。故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流感病毒感染的通常血象变化不符.但临床高度怀疑为流感病毒感染者.在抗菌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作咽、鼻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 标签: 类流感 流感 流感病毒甲型H1N1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H1N1流感流行过程中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通过建立比较独立的发热门诊同时将工作的制度以及流程进一步完善,且加大对医护工作人员培训,进行较为规范的一种管理,对消毒隔离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落实,同时做好医护工作人员具体的防护。结果所有的患者都主动愿意接受隔离观察,对医院的工作积极的配合,通过治疗之后都有效治愈且出院,此外,未出现院内感染事件,没有重症感染,未发现医护人员出现感染。结论在甲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发热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型H1N1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 细小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高血压78例门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H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治疗中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治疗中给予门诊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好转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高血压患者在门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门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H型高血压 门诊 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有众多H高血压患者数量,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经成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H高血压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从H高血压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对临床中H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H型高血压 中西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位高血压病患,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对照组)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治疗,对比血浆Hcy值与血压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血浆Hcy值降至(13.03±1.88)μmol/L,SBP降至(131.07±5.32)mmHg,DBP降至(82.61±4.85)mmHg,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显著控制高血压病患血浆Hcy值,降低血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血浆Hcy 血压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高血压患者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H高血压患者共20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100例)、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予以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在依从性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观察组遵医嘱用药依从率为93.00%(93/100)、自我监测依从率为90.00%(90/100),定期复查依从率为89.00%(89/10),以上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观察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为93.00%(93/100),规范用药知晓率为87.00%(87/100),血压监测知晓率为83.00%(83/100),饮食控制知晓率为90.00%(90/100),运动干预知晓率为86.00%(86/100),以上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H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水平,提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而有利于病情的预后转归与康复。

  • 标签: H型高血压 健康教育 电话回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护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IFN-g、IL-2、IL-4、IL-10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g、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Th1/Th2型细胞因子
  • 简介: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肠梗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8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2d于2010-09-1入院,2d前有进食不洁食物史,1d前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近2d未排气、排便。查体:急性痛苦病容,体型消瘦,四肢冰冷,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清,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 肠梗阻/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为了系统性地对中国成人H高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文献的方式,全面收集了相关的病例和对照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与此同时选取了临床的患者作为具体临床研究的对象,最终发现临床研究的实验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都体现出了病例组的H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会明显高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人的H高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H型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2N家系的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结果,明确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该家系的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ristocetininducedplateletaggregation,RIPA)试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抗原、vWF活性测定、vWF胶原结合试验、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factorⅧ,FⅧ)活性、vWF与FⅧ结合试验检测,并作出表型诊断。提取先证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VWF基因和F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通过直接测序分析VWF基因和F8基因变异。结果:vWD家系先证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延长,血浆瑞RIPA试验、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抗原、vWF活性和vWF胶原结合试验检测结果均正常,FⅧ活性下降,vWF与FⅧ的结合能力降低。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其VWF基因19号外显子存在c.2446C〉T(p.Arg816Trp)错义突变,其儿子在该位点为杂合突变,而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F8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c.2446C〉T(p.Arg816Trp)错义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先证者发生2N遗传性vWD的原因。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服用维生素B6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叶酸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8周,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压、血浆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9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显著降低H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MRS定量分析法诊断脂肪肝的可行性,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12月间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肝脏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利用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后处理软件包(spectroscopy)进行测算并记录其水峰峰值(PW)、脂峰峰值(PL)以及水峰峰下面积(AW)和脂峰峰下面积(AL),并据此计算出肝细胞脂质相对含量1(RLC1)。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AL以及RLC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W的比较上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定量分析法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因其无创伤、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一目了然等优势值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1H-MRS定量分析法 脂肪肝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高危感染患者中应用保妇康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高危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其意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不用药,只进行随访观察;研究组的45例患者应用保妇康凝胶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滴度下降>5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高危感染患者中应用保妇康凝胶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保妇康凝胶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病毒性肝炎病例流行病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的患者行血清病原分,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50岁,其发病率为65.34%。甲型肝炎病例中82.13%的为11~40岁。男性患者的发病率大于女性,约为女性的2倍。工人与干部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每年的2~4月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期。临床症状分中急性肝炎58例(67.45%),慢性肝炎25例(29.07%),重型肝炎1例(1.16%),肝炎肝硬化2例(2.32%)。结论经统计,甲病毒性肝炎较常见,急性肝炎是临床症状分中发病率最高的。预防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隔断传染途径,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病毒性 肝炎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的相关性,以及对H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我中心进行就诊的150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H高血压组和非H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H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宣教,比较宣教前、后患者关于H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病相关性的知晓率。结果H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发率显著高于非H高血压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宣教后,高血压患者对H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病发相关的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1H高血压为缺血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H高血压的知晓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病 脑卒中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社区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乙肝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的疗效方法拟用乙肝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乙肝1号方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能、HBeAg及乙肝病毒HBV-DNA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4个疗程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清热利湿联合西药治疗,在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方面,较单用西药治疗更为有利。

  • 标签: 乙肝1号方 慢性乙肝 湿热内蕴型
  • 简介:摘要总结了30例1糖尿病患儿行混合餐试验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试验前充分评估病情、做好心理护理、试验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及血气分析、试验后及时处理高血糖、警惕酮症酸中毒发生。

  • 标签: 儿童 糖尿病 1型 混合餐 试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