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下肢静脉压和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量在外科术后静脉形成的意义,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护理,预防血栓形成。方法收集术后高度怀疑有下肢静脉形成的患者167例,并进行下肢静脉压和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量测定,数据作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下肢静脉压和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量与术后静脉形的关系,经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压和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量可以作为临床发现下肢静脉的早期指标。

  • 标签: 下肢静脉压 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下肢静脉(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发病时肢体肿胀、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血栓脱落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对下肢静脉形成的疾病,传统的静脉输注溶栓剂及口服抗凝药物的治疗方法,小剂量效果不明显,大剂量又易导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63例下肢静脉病人采取经导管局部溶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导管局部溶栓 护理观察 抗凝药物 治疗方法
  • 简介:2000年11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连续静脉静脉液滤过(CVVH)治疗危重症患者2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CVVH治疗过程常由于并发症而中断。为探讨CVVH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保证CVVH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现将我们在CVVH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 治疗 并发症 临床资料 生命体征
  • 简介:连续静脉-静脉液滤过(Continuousvenous-venoushemofiltration,CVVH)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技术中的一种方法.目前,CVVH已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和由此导致的水钠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钾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21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CVVH技术进行肾脏替代疗法,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多脏器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老年 滤过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therapy
  • 简介:溶栓治疗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然而对患者而言,由于知识缺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预后很不了解,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盲目、甚至绝望,这样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对其开展科学的健康宣教势在必行。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措施。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8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实施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病≤6h)开展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健康宣教 治疗疗效 溶栓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对10例SAP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CVVH,监测CVVH前后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并发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CVVH治疗后患者高热、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采用CVVH治疗SAP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滤过 护理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 简介:目的及时、方便、准确地监测烧伤患者的血糖变化,为正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同一血糖仪同时分别检测同一患者的静脉糖值与末梢血糖值,共采集了71例烧伤患者和50例门诊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自身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静脉糖值与末梢血糖值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呈直线相关,烧伤患者的相关系数r值=0.939,门诊患者的相关系数r值=0.916;烧伤患者的回归方程:Y=0.889+0.959X,门诊患者的回归方程为:Y=0.211+1.069X。结论将血糖仪检测的患者末梢血糖结果代入上述方程,换算成静脉糖值,判断血糖水平较准确。

  • 标签: 静脉血糖 末梢血糖 烧伤
  • 简介: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的退行性变和增生过程的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动脉失去弹性,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缩小。由于动脉硬化的加重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该动脉的远端供血不足,发生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即为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elercsisobliterans,ASO)。本病好发于45岁以上男性,在美国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37岁~69岁人群中发病率为1%~2%。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护理 70岁以上 病理变化 退行性变 动脉内膜
  • 简介: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疾病的复杂化,需要静脉注射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加。如何给老年患者成功进行外周静脉穿刺,避免及减少穿刺中的常见问题,减轻老年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现就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及技巧和静脉的维护综述如下。

  • 标签: 外周静脉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术 静脉维护
  • 简介:静脉穿刺是完成静脉注射、输液、输血及采血前的关键性一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保护长期输液血管、减少静脉炎及静脉形成。有关如何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几点体会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幼儿
  • 简介:从前,阿苗修长光洁的美腿曾经为她引来无数赞美的目光,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腿上渐渐爬满了青色的“小蛇”,看上去怪吓人的,阿苗不得不遮遮掩掩。她明白,自己的腿被“静脉曲张”给缠上了。

  • 标签: 静脉曲张 美腿
  • 简介:静脉留置针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静脉炎.本院应用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并发的静脉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消炎止痛膏 静脉炎 并发 留置时间 外敷治疗
  • 简介: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反复输液等原因所致,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2000年3月-2002年3月,我院对100例静脉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 静脉炎 跌打丸 治疗 外用
  • 简介:骨牵引是骨科常见的专科治疗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由于受牵引支架的影响,患者被牵引的肢体得不到很好的保暖,在寒冷冬天尤为突出。如果用衣、被包裹则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我们从1993年4月至1995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下肢护套应用于骨牵引患者,通过102例使用观察,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取棉布裁剪成腿脚(棉鞋状)套状,内衬棉花。从踝部以上剪成开放式可以互相重叠,分别在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跟骨等牵引部位处开口,开口处备有纵向尼龙搭扣,足底缝制成双层在足尖外层留一个开口,便于放置木板。(2)使用方法:根据患肢相应的功能部位,使该护套从两侧折叠包裹患肢,将牵引钢针位于事先设计好的开口处,使钢针两端留在护套之外;根据病情需要足底放置相应木板。使用护套要定期更换。(3)优点:对患肢能起到很好覆盖和保暖作用,有效地改善末梢循环;便于更换、清洁和消毒,以及便于护士对患肢情况

  • 标签: 下肢护套 骨牵引 护理操作 功能锻炼
  • 简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动脉性疾病,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证候群.近年,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腘动脉等处.1994年2月至2001年9月我们共收治ASO18例,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手术期 护理 血管造影
  • 简介:作者采用低温保存的角膜材料为35例角膜溃疡合并穿孔的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解决了角膜穿孔患者因缺少新鲜角膜而延误治疗的难题。但低温保存角膜移植术后切口具有愈合慢、易损伤程度较新鲜角膜大的弱点,因此。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并着重给予出院自我监护指导。使患者掌握术后注意事项及自我观察内容。经6~23个月的随访观察,显示本组患者获得较满意疗效。

  • 标签: 患者 深低温保存 角膜移植术 护理 随访观察 出院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实验动物静脉穿刺训练对提高护生小儿静脉穿刺技能的作用.方法将实习护生分成两组,实验组于实习前进行兔耳缘静脉穿刺训练,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模拟血管进行模拟训练.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技能考核合格率、病人对护生静脉穿刺技术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提供实验动物进行静脉穿刺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护生静脉穿刺技能.

  • 标签: 动物实验 静脉穿刺训练 护生 静脉穿刺技能 护理教学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