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即按学习、设计、实施、完善、考核分阶段实施.结果护士参与意识增强,护理行为规范,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士是护理流程再造的主体,是确保其顺利实施并持续发展的关键.

  • 标签: 护士 护理流程再造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病区制度、疾病护理、医疗保健常识宣教。结果加强了护患沟通,改善了病房管理,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对住院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提高病房管理质量,是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标签: 儿科 健康教育 实施 效果
  • 简介:护理交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改革护理交班的形式与内容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自1999年3月以来,我科改变了以往值班人员与主班、责任班单独交接班的方式,而是结合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和护理教学的要求进行床边护理集体交班,这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从而使整体护理得到了顺利开展,且在护理教学上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护理交班 床边护理 集体 工作责任心 现代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化疗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及合理应用分析。方法:本次调查,选取 62例在本科室进行胃癌化疗护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6年 2月 -2020年 2月。将病人分为 2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 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结果与实验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之间存有明显差异,P值 <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较实验组更高,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 P<0.05)。 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具优势,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计算结果为( P< 0.05)。结论:在胃癌化疗病人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胃癌化疗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健康管理效果。方法以脑卒中高危人群80例进行研究,40例是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40例是研究组,实施健康管理,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空腹血糖、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康复护理方式,对脑残患儿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与我院的96例脑瘫儿童患者,采用随即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儿童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强,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比较明显,(P

  • 标签: 脑瘫儿童患者 康复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10月接收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FMA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FMA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干预 ADL评分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中采用心理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观察本院接收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心理安全护理干预,分析各组护理之后患者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SAS、SDS有关心理评分上,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 心里安全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产妇临产后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抽取180例2010年1—12月入院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均在产程不同阶段实施体位指导;抽取180例2009年1—12月入院的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未根据产程不同阶段实施特殊体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例数、各个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所需时间较对照组少,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体位护理,有利于促进产程进展,减少母婴并发症。

  • 标签: 体位 产程 阴道分娩 护理
  • 简介: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我院把普外科定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科室,积极推行优质护理内涵。所谓优质护理是指护士在进行医疗护理的同时,承担起病人的基础护理,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文化,让病人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温馨护理。经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收到良好效果,病人满意度提高,医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多。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科系统 基础护理 以人为本 病人满意度 工作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未实施细节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实施细节管理作为观察组,其中参与研究的医务人员42名,比较两组科室满意度和业务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78.57%,P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孕产妇开展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社区常驻孕产妇,共纳入274例,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未实施社区健康管理的155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开展社区健康管理的119例孕产妇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度、产检次数、分娩方式及不良结局。结果:两组相较,研究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产检次数较多,自然分娩者较多,不良结局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对社区孕产妇实施健康管理能够提升其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可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孕产妇 健康管理 健康知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献血者,对1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样分别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技术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凝聚胺技术的血液样本特异性凝聚时间长达180s以上,血液样本非特异性凝聚现象在21s后消失。凝聚胺技术的疑难血液样本检出率、交叉配血成功率高于盐水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中应用凝聚胺技术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并可提升交叉配血成功率以及输血安全性。

  • 标签: 输血 检验 凝聚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人员的疼痛培训实施效果,探讨疼痛培训的有效实施,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质量改进的影响。方法:从各个科室中抽选50名护理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展开常规化护理管理,另一组则实施疼痛培训,进行两组临床护理人员技能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分指标的比较后,统计临床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满意度,借此评估疼痛培训实施价值,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验组实施疼痛培训,起到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综合技能水平、责任心的重要作用,综合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人员 疼痛培训 实施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安宁疗护对终末期患者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至我院住院的老年终末期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安宁疗护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生存质量、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能力、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DASS⁃21各维度评分和总分以及QLQ⁃C30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0%(0/50),较对照组的16%(8/50)低(P<005)。结论:对终末期老年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的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与整体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能力。

  • 标签: 安宁疗护终末期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运用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2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管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护理中实施音乐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06月 ~2018年 04月我院特诊科口腔修复患者 64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32例。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护理前后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V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 SAS、 SDS,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护理 音乐护理 疼痛 不良情绪
  • 简介: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护理风险较多,如何尽早地发现和有效地处理各种风险隐患,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确保病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