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健听小儿听能言语发育进程规律,加速听障幼儿人工耳蜗术后的感知觉发育进程。方法选择1.5~3岁人工耳蜗植入幼儿33例。进行为期5~6个月的听觉言语训练后,考察其追赶发育实施效果。结果听觉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运用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对听障幼儿实施追赶发育,可缩短开机后听能感知时间,使其尽快在大脑中形成听觉记忆。

  • 标签: 听障幼儿 人工耳蜗 追赶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部肿物切除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肺部肿物切除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组,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行快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缩短禁食、禁水时间;术中控制输液、保暖;术后有效镇痛,尽早进水、进食,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120例术后患者均康复顺利,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每日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平均下床早期活动时间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单孔电视辅助胸部肿物切除手术患者的应用有效,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单孔 胸腔镜 肺部肿物切除手术
  • 简介:兴趣可使人优先注意某种事物,并进行更好地学习。作者通过设置情境.直观教具、游戏、提问、活动延伸等方法介绍了如何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中对其实施兴趣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 兴趣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保障护理安全。方法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服务观念,健全组织,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基础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业务培训、严把质量关,加强督导检查。结果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保障了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实施
  • 简介:如何为听障儿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听力学服务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从2010年起对中心的听障儿童实施听能管理,并制订了相关服务流程及实施细则。通过一年多的试行,听力师、家长、康复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听力学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和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管理 听力师 教师 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化护理干预1,分析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7.3%的护理总满意度,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整体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细节化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在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现和干预过程中,漏筛和随访丢失是最常见的问题。美国的听障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体系力求从制度和流程上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以保证所有听障婴幼儿都能及时纳入干预体系中。本文介绍了美国听障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EarlyHearingDetectionandIntervention,EHDI)体系,主要包括其实施架构、绩效评估的关键指标及成功经验等内容,以期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听障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体系提供借鉴。

  • 标签: 早期听力检查和干预 听障儿童
  • 简介:比较句是语言障碍儿童康复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句式,如何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让儿童循序渐进地掌握比较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以及普通儿童比较句的习得规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语言障碍儿童比较句康复训练的参考范式,以期为语言康复工作者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语言障碍儿童 比较句 训练范式
  • 简介: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家庭康复是学前听障儿童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和教育的最佳形式,由于国内聋儿分布的地域广,缺乏可以进行社区家庭指导的专业人员,因此依靠专业力量雄厚、技术资源丰厚的省级以上康复中心,定期开办短期家长学校,让家长具备一定的聋儿康复观念、知识、技能,是推行家庭康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家长学校可采取母子同训,家园共建的形式,由家长培训课程和家庭亲子课程共同组成3~4个月的培训内容,帮助家长获得正确的观念和方法,使孩子接受启蒙训练和教育,为进一步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聋儿 家长学校 家庭康复 康复治疗
  • 简介:我国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实施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人员观念有偏差、办学条件受限制、教学实施欠规范等问题。笔者建议通过提高认识、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技能、深化教改等方式,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学前教育水平。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机构 学前教育
  • 简介:空间维度形容词是描述物体各个维度特征的形容词,是语言障碍儿童康复重要且较难的教学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如何让儿童循序渐进地掌握是教学中常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的习得规律,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案例,设计了语言障碍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训练的参考范式,包括感知、匹配、比较和运用四个阶段。

  • 标签: 语言障碍儿童 空间维度形容词 训练范式
  • 简介:目的:了解诺尔康人工耳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名6~59周岁的语后聋患者进行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植入手术、术后开机调试及评估。术后随访4年,受访植入者完成了开放式、闭合式言语测试和残余听力检测。结果所有植入者均未发生任何人工耳蜗术后并发症;所有植入者的评估结果均逐步提升,开放式和闭合式言语测试平均得分分别从术前的0%和20%以下水平逐步提升到了术后4年的80%以上水平;术后1个月52.94%的植入者保留了残余听力,术后24个月45.83%的植入者保留了残余听力。结论经过4年连续观察,证明诺尔康人工耳蜗设备安全、有效。

  • 标签: 诺尔康人工耳蜗 临床验证 语后聋 残余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护理中注重细节,并积极发现存在缺陷和分析原因,探讨安全管理应对措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概率;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医院神经外科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出现的26例护理缺陷类的资料分析。结果该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时没有按要求执行工作制度、规范和流程;由于年轻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结果出现病情观察不及时的情况;分析发现护理缺陷的频发时间段为午夜班和节假日。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的特点和使护理缺陷频繁发生相关缘由、护理人员、高发时间段,采取具体措施,加强管理力度,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细节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没有实施药学干预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之后的100例老年患者,对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及不合理饮食情况,并有着错误用药习惯。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2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0%,大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误区,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错误的用药习惯以及不合理的饮食,药学干预的加强,不仅仅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将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用药情况 药学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12582120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做好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医指导、远程及疑难病会诊,并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电话、短信、广播、报纸、电视等形式为咨询者提供咨询、远程指导和疑难病会诊。结果34500人次通过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不同形式的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挂号,使医院门诊就医患者平均月增长14.49%,预约挂号月增长39.15%,由于开通远程会诊,部分患者选择当地医院和协作医院就医。结论有效应用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是方便患者咨询、就医,提高基层医疗质

  • 标签: 医疗信息服务平台 医疗咨询 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语前聋患儿在人工耳蜗开机后一年内听觉能力的发展状况,为康复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52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开机和定期调机的患儿,于开机后半年和一年时分别进行声场评估,得到每位患儿的术后平均听闽,同时由康复教师对患儿进行韵母、声母、声调、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短句和选择性听取等8项评估。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半年和一年时各项评估结果进行组内纵向统计学比较,并分别就两次言语识别能力评估中音节要素、词语方面各自所含测试项进行组间横向统计学比较。结果开机后半年与一年患几的平均听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单项识别率开机后半年与一年纵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横向比较,开机半年及一年时,韵母识别能力始终优于声母、声调识别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音节词识别能力相对弱于双音节词、三音节词识别能力,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次评估中,选择性听取能力始终落后于其他各项。结论听觉康复过程符合从声音察觉、感知再到理解的规律,对语言的理解识别也符合先简单后复杂的规律,即从音节要素到词语、再到短句。康复过程需有侧重,人工耳蜗开机后前半年需注重听觉感知能力的提高,而后半年需注重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

  • 标签: 人工耳蜗 听觉康复 听阈 言语识别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以降低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产生气泡的发生率。方法对120例置入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将PICC导管外留部分常规呈“S”形、和“U”形固定,并应用思乐扣装置固定;观察组将导管外留部分沿血管走行反向留1.5-2.0cm的长度后,与手臂纵轴呈60°角弧行弯曲,使两翼、连接器、减压套筒及前端2cm的导管成一条直线,延长管下面(与皮肤接触处)垫厚(约32层)纱布,将纱布固定延长管上。结果对两组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5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焦虑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分别是(95.52±1.13)分和(89.09±3.2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分别是(80.22±1.08)分和(62.44±3.02)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和降低矛盾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效果分析 探讨
  • 简介:目的:通过对31例7~18岁学龄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效果分析,了解其术后康复发展趋势,为探讨学龄听障儿童康复评估和康复指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语言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以及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分别在患者术后开机、康复第1学期末(术后半年)和第2学期末(术后1年)3个阶段进行跟踪评估,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阶段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差异均极显著(P<0.01),语言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听觉能力在开机和第1学期、第2学期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第1学期和第2学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语言能力各阶段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听觉行为分级各阶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言语可懂度在开机和第1学期、第2学期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但第1学期和第2学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开机半年是学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飞速发展阶段,语言能力和言语可懂度至少需经历1年康复训练才会逐步提高,语言功能需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 标签: 听力障碍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效果 学龄听障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