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对分是近年来中国高校学者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广泛运用于护理本科教学过程中。该研究运用态势分析法对其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探索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护理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对分课堂 态势分析法
  • 简介:摘要:对分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基于国家现状以及中职课堂教育,通过将教师讲解与学生交流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掌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中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保障我国院校的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对分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运转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文将重点对对分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 标签: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翻转课堂结合对分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高职学院20级 3 年制150名高职护生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老年护理学教学,研究组接受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进行老年护理学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老年护理学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评分。结果 研究组客观题目、主观题目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活力、奉献、专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对分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学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学质量,建议普及推广。

  • 标签: []翻转课堂 对分课堂 高职护生 老年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是一种同时兼具整体性、个体化、创造性和讲究效率的护理模式,以尽可能减少产妇在生理或者是心理方面的不愉快的状态,使产妇尽可能的处于一个舒适状态。本次研究是为了探究舒适护理对于分娩过程中产妇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的240例产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0例产妇。对比分析舒适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会阴侧切率和增加舒适分娩舒适度的作用。结果: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为14.63,P<0.05),会阴侧切率比较,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29.6%,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为2.64,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以提高分娩过程的舒适度,改善产科护理的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疼痛 分娩镇痛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化分娩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1年6月这个阶段接收的86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传统产房分娩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家庭化分娩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要十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化 分娩模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母婴生命质量,更好的缓解孕妇紧张、焦虑、担忧情绪,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服务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针对孕妇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孕妇 家属 健康教育 分娩结局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分娩产妇,入院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产妇共90例,利用随机抽取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共45例)与实验组(全程陪伴助产护理,共45例)。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及分娩效果。结果:在SAS评分与SDS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自然分娩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助产护理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作者: 邢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5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
  • 简介: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限,对100例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n=50)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比分娩方式、心理状态分及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整体分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护理期间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整体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及改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影响,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妇护理;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分娩方式;心理状态;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调查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减轻孕妇惧怕自然分娩的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针对分娩镇痛认知的11个问题,对在北京市妇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结果:在对分娩镇痛基本常识的了解方面,大部分护士是一般了解,其次是清楚了解;对分娩镇痛的效果的认知情况方面,大部分护士知道;对分娩镇痛的宣教情况,大部分护士对患者做过分娩镇痛的宣教;关于妇产科护士了解分娩镇痛的途径方面,医院培训、院内宣传、继续教育的人数各占约30%,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人非常少。另外,工作年限对以上认知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妇产科的护士对分娩镇痛的基本知识尚存在误区;医院对护士的宣教做的不够,护士对产妇的宣教也做得不够;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有责任加大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并推广这一技术。

  • 标签: 分娩 镇痛 认知 宣教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师对分娩疼痛认知和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11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就对照组纳入的55例采取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纳入的55例采取助产师进行下的优质化护理所取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分娩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助产师 分娩疼痛认知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助产师对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遴选180例分娩产妇作为对象,均于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诊。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完成组别划分。观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90例)与观察组(展开围产期优质护理,90例)的分娩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同比于对照组居于更低水平,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师在产妇分娩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增强其对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并积极展开围产期优质护理,可使产妇分娩疼痛得以快速有效缓解,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 标签: 分娩疼痛 助产师 认识程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针对60名接受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孕妇。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疗法,研究组采用分娩全程镇痛疗法。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婴儿Apgar评分、子宫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娩全程镇痛 分娩分娩产程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到7月收治的初产妇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全程陪伴分娩护理。通过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出血情况来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价值。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不同产程的进展速度以及出血状况据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护理助产  分娩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镇痛及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首次排尿时间,计算导尿率与尿潴留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VAS评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导尿率与尿潴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后尿潴留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讨论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孕产妇 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的影响。 方法: 随机从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 120 例参与临床研究。根据产科护理的不同方式,将 120 例孕产妇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 n=60 例)和研究组( n=60 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孕产妇采用全程接受学校健康教育,分别记录两组孕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比较其 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 结果: 研究组围产期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 95.00%,自然分娩率为 91.67%,母乳喂养率为 80.0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鲜明, P < 0.05 。 结论: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使孕产妇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围产期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或应用。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围产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方法待产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自由体位方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展孕妇学校课程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价值。方法 随机挑选在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分娩的 106例孕妇,按是否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平均分配为对照组( n=53,未参与孕妇学校课程)和参与组( n=53,参与孕妇学校课程),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等指标。结果 据统计,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参与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喂养方式的选择上,对照组孕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参与组孕妇,数据验证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开展孕妇学校课程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具有十分良好的干预价值,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提高孕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对孕妇及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重大并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孕妇学校课程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于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2-2021.4分娩产妇60例,应用抽签分配模式进行产妇分组,全程组采取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助产,比较数据:护理满意度、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全程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一般组更高,具备显著对比差异性(P<0.05),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较高的小组为一般组,具备较强指标对比差异(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全程陪伴 分娩结局 分娩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科和护理人员沟通应用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检验科检验标本24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1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分成沟通组与非沟通组,沟通组为采取检验科和护理人员沟通方法,非沟通组为没有采取检验科和护理人员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沟通组和非沟通组标本合格率中,沟通组合格率是99.16%,非沟通组合格率是94.16%,(x2=5.128,p=0.039),结果有差异。结论: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采取检验科和护士沟通方法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 护士 沟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