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行经皮心耳封堵(leftatrialappendageclosure,LAAC)治疗的房颤卒中高危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配合要点。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在食道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其中38例患者使用Lacbes心耳封堵器,1例患者使用ACP心耳封堵器。术中1例患者发现心包填塞行急诊心脏修补术及封堵器取出,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正确掌握经皮心耳封堵术的手术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掌握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于患者手术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左心耳封堵 心房颤动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心耳封堵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应用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本次研究,数字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4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较对照组76.47%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对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参与心耳封堵术的20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根据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护理结果,探究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结果 这20例患者的手术非常成功,在术中、术后均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反应。  结论  对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形式,能够使患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和治疗过程,且不会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反应,可以推动手术的顺利进行,建议临床上广泛采用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形式,帮助患者完成手术期护理过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 围术期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评估采取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患者辅以预见性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搜集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入组对象均择期采取心耳封堵术治疗,抽检样本共计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耳封堵术患者辅以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促进心功能水平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左心耳封堵术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42例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的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3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9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 一站式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心耳封堵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20.4-2021.10,选取90例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2.22%小于对照组15.56%(P<0.05)。观察组五项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心耳封堵术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依从性。

  • 标签: 心房颤动脑卒中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围手术期 术后并发症率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患者心耳封堵+导管消融术一站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加以评价。方法:随机挑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一病区2022年5月~2023年5月96例心耳封堵+ 导管消融术一站式介入治疗房颤患者,使用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方法分为研究组(n=48)和普通组(n=48)。研究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而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间的差别。结果:(1)研究组护理工作整体满意率和普通组方面对比,P<0.05。(2)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和普通组方面对比,P<0.05。结论:心耳封堵+导管消融术一站式介入治疗房颤患者中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并严格控制其实际住院的天数和时间。

  • 标签: 房颤 左心耳封堵 导管消融术 一站式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室间隔缺损(室缺)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膜部缺损占70%左右。传统的开胸手术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有一定的并发症。经导管封堵治疗膜部室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我科2001年2月-2003年7月应用新型双盘状室缺封堵器成功地对29例小儿膜部室缺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治疗 术后监护 小儿 室缺修补术 经导管封堵术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畸形的一类常见病,每年新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万-20万,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单纯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自觉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略,因此有很多病人至成年时才进一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方法为手术治疗,目前有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治疗及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后者较前者创伤小,除年龄过小或合并精神疾患等难以配合体位要求者。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 溶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封堵在饱胃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7月收治的饱胃气管异物患儿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中用低压套囊气管导管封堵食管,对照组不予食管封堵。比较2组术后呕吐、咳嗽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呕吐、咳嗽、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食管封堵是饱胃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比较安全理想的方法,配合精心的护理,可保证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食管封堵 饱胃 气管 异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急诊治疗过程中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50例急性心衰患者,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组两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衰患者而言,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抢救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与常规组相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诊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方法:为了将当前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水平进行提升,首先需要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转变,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82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以及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结果。结果: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比后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护理期间,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衰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衰竭病人临床护理常规模式。方法:选本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90例急性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 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衰竭病人临床护理常规使用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成效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对211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在术中或术后随访中发生并发症:脑空气栓塞1例,冠状动脉空气栓塞1例,肺空气栓塞1例,心包填塞1例,封堵器脱落1例,房性早搏1例,封堵器移位1例,二尖瓣穿孔并反流1例。护士应熟悉小儿ASD封堵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诱因,掌握有效的护理对策,促进患儿恢复:做好患儿术后的评估,了解患儿术中的情况;术中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及面色变化;术后24h注意生命体征、心音、心电图、穿刺口及肢体的观察,注意有无心悸、胸闷、疼痛、视力模糊等现象,重视患儿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封堵器部分移位及二尖瓣穿孔病例仍在随访观察中,其余病例经治疗痊愈。

  • 标签: 小儿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卵圆孔未闭封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3月-2021年度6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精细化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精细化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卵圆孔未闭封堵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