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功能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残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干梗死 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从心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合理应用抗生素、病情观察、促进肠蠕动恢复等方面对7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进行护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炎性肠梗阻 妇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8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A组34例、实验B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A组给予鞘管拔出后8h下床活动,实验B组鞘管拔出后12h下床活动,对照组鞘管拔出后24h下床活动。观察并记录鞘管拔除后2、4、8、12和24h患者舒适度、相关并发症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A组腰背痛程度、入睡困难情况、烦躁状况明显低于实验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实验A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 股动脉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持续改进护理文件书写的准确性为主题,活动前对我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护理文件书写准确性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认知情况、掌握程度及工作积极性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分别为97.80±1.82分、99.02±1.22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通过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科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规范了护理文件书写。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文件 书写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重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明确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等待治疗时间和护士巡回)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合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患者满意度 急诊 重症室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极低体重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出生后尽早肠内喂养,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量喂养。观察期间每日测体重一次,记录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最大幅度,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完全达到肠内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喂养不耐受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耐受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完全达到肠内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尽早进行部分胃肠内营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提高喂养耐受性,可缩短其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减少完全过渡到肠内喂养时间,减少平均住院天数,促进极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可在临床上常规使用。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极低体重儿 生长发育 消化系统
  • 简介: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接受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健康教育接受率由45.0%提高到91.7%,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静脉 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