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床上主动或被动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每日两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每日两次。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可以缩短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神经肌肉功能萎缩、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天数。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
  •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据统计每年有12000-24000例新盲人是由DR所致[1]。早期对单纯型DR进行干预性治疗护理,对控制病情发展,防止DR致盲有着重要意义。延伸护理是在患者出院后提供的护理服务,使住院教育及出院后教育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利于DR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延缓了糖尿病和DR的发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 治疗 延伸护理 进展
  • 简介:介绍了品管圈活动的步骤、方法以及在国内外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护理人员有效开展品管圈活动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人员 护理质量
  • 简介:总结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认为护理上需有新的病情观察方法,对脉搏减弱、血液高凝、血栓评分高的患者早期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DVT的关键;建立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或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肢 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社区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在实施干预前后患者的指标变化。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视力程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社区护理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预后情况,效果较好。

  • 标签: 社区护理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尝试采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GCS)昏迷量表评分和出院后1个月自理能力恢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呼唤式护理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早期呼唤式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上海市某院为研究场所,将283例来医院产检无严重并发症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干预.分别在产后出院时及产后4周、6周电话了解母乳喂养情况.产前、产后6周采用问卷了解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影响因子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重要他人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院时、产后4周及6周时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行为理论干预能够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初产妇 计划行为理论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为主题的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护理记录不规范率情况。结果活动前后护理记录不规范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护理记录不规范率明显低于活动前。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从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文件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手功能训练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
  • 简介: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在探讨增加腹膜透析使用率的可能性。但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仍存在许多并发症,如腹膜炎、漂管、营养不良等,导致其不能继续腹膜透析治疗。随着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逐年增加,中老年透析患者的比例在全球呈快速进行性增长趋势。

  • 标签: 腹膜透析 健康教育 培训对象 腹膜炎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分析并了解职业生涯早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量表的应用情况。方法2012年10-12月,采用自行编制的职业生涯早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和自评量表对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地3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253名文职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量表的总均分为(3.48±0.55)分,自评量表的总均分为(4.13±0.48)分;不同学历、职称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段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与自评各维度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职业生涯早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水平不高,职业成熟度因学历、职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职业生涯早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量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 标签: 职业生涯 早期 文职护士 职业成熟度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镇痛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2月选择入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术后患者主诉疼痛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持续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再进食。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采取持续静脉镇痛,并给予早期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术后第4天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情况。结果术后第4天观察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镇痛联合早期营养支持,既能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同时早期营养支持又能促进肝蛋白质合成,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静脉镇痛 营养支持 肝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品管圈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方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化疗病人对化疗知识认知度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化疗病人化疗知识认知度由64.79%提升到85.71%,满意度由78.85%提升到97.33%。[结论]品管圈活动提升化疗病人对化疗知识的认知度,激发了护士学习、工作热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工作效率。

  • 标签: 化疗 品管圈活动 认知度 满意度
  • 简介:2015年,中华护理杂志社在厦门、昆明、苏州、杭州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前沿、专业、实用的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果,受到了广大护理同仁的一致好评。2016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各级医院护理从业者、各高等院校护理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开阔学术视野,中华护理杂志社拟继续举办全国护理新进展与科研写作研讨班、中国护理科研高峰论坛、全国护理管理与科研创新研讨班,具体安排见下表。详情请关注中华护理杂志社官方网站(www.zhhlzzs.com)及官方微信(微信号:zhhlzzs),我社将第一时间公布会议通知、开放报名与投稿。

  • 标签: 医院护理 学术活动 杂志社 中华 科研创新能力 学术交流活动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单个医嘱处理缺陷发生率,促进用药安全。[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单个医嘱处理缺陷发生的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单个医嘱处理缺陷率由活动前的0.025%降低至活动后的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升护士综合素质,降低单个医嘱处理缺陷率,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单个医嘱 医嘱处理 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