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肺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肺移植的成功率明显增加。但因术前病史较长,器官功能慢性衰竭常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增加。近年来,随着对营养支持作用的深入研究术后早期营养支持能减轻组织损伤,促进移植器官的功能恢复。因此,移植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有其重要的意义。现对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移植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医学治疗措施,建立了一套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经过116例临床对比性研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运动指数,降低肢体功能的废用性,增加患者独立步行人数。本组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中,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患者,在年龄、开始治疗时同、住院治疗时同、并发症和既往史上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的患者日常生括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运动指数积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的增加了65.3%、47.4%、82.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3.)。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和康复护理15d和30d后,康复护理组独立步行人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5%和20.4%,其中康复护理30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对照组 脑卒中偏瘫 治疗 步行
  • 简介:我院于1999年至2000年对5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了肢体功能早期训练的康复护理[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早期使用对内瘘成熟及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20例,内瘘成形术后早期(7~14d)即开始穿刺使用,对照组132例,内瘘成熟后再开始穿刺使用,对两组内瘘使用时间与内瘘成熟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内瘘成熟所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内瘘使用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瘘成形术后早期即开始穿刺使用,可促进内瘘成熟,且不影响其使用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成熟
  • 简介:老年患者在戴用活动义齿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咬腮、卡环过松、功能不良等问题,本文通过对1例患者在施行活动义齿修复时发生了自我形象紊乱、口腔粘膜皮肤完整性受损、疼痛、营养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借鉴老年患者的全身特点及口腔特征的护理经验,又配合应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修复护理计划。

  • 标签: 老年患者 活动义齿修复 护理
  • 简介:每当夜幕降临,耸立在急诊楼前那红光四射的“姓军为民,无愧百姓”八个大字.都不可阻挡的把我家五楼的凉台映得红光闪烁.隔窗而望,映入眼帘的是胡锦涛主席接见3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李淑君的巨幅照片。每天走在医院的小路上.都不由得多看几眼。胡主席那和善的微笑似乎是对我们每一个护理人最高的奖赏和鼓励。

  • 标签: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心奉 妈妈 爱心 红光闪烁 李淑君
  • 简介:笔者报道医院围绕全军科技练兵主线,将继续医学教育与护理科技练兵相结合,科技练兵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做法:领导重视,全员动员;科技促训从护士长抓起;岗位练兵抓基础环节;普及急救技术,增强护理科技含量;普及计算机操作培训,适应现代化要求;开展科技练兵比武竞赛活动。以上做法提高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相关理论的考核合格率,提高了护士掌握科技知识的自觉性,为医院军卫一号工程联网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科技练兵 护理
  • 简介: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循证护理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2001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将循证护理运用于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实践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 康复护理 诊断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开始的最佳时限.方法对42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参照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锻炼操,术后12h、24h、72h三个时限采用我科改良的功能操进行锻炼,并以患肢伤口引流、皮瓣生长成活、伤口Ⅰ期愈合、4周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为效果评价标准.结果术后12h(A组)开始患肢功能锻炼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患肢功能恢复及伤口Ⅰ期愈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12h开始功能锻炼,安全有效,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复及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肢体功能锻炼 早期 锻炼操 并发症
  • 简介:高龄人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因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若进行肠癌根治手术,易出现术后并发症.高龄大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率为38.5%,手术死亡率6.4%[1].因此,良好的术后监护,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在2002年1月~2003年6月收治高龄肠癌术后患者63例,手术后即予以严密监护,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高龄 肠癌 术后 早期 监护 预防
  • 简介:髋关节是身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全髋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用人工关节替代原有的病痛关节,是重建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THR的普遍应用,一些早期并发症也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如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感染、脱位、手术刨口血肿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2000年2月-2004年2月,我院对21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早期并发症 髋关节病变 护理干预 患者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髋置换术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在实习早期的需求,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缩短教学双方的认知差距,为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和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在实习早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76名护生、87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7个方面(共35个项目).结果实习早期,护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她们不但追求获取知识,更追求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带教老师与护生对需求认知程度有很大部分是相近的;但在实现个人价值,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科新进展、先进医疗仪器的注重程度及带教老师的资历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早期,护生的需求不但追求获取知识,更追求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要充分重视护生的需求,在带教过程中对护生耐心指导,以自己丰富的学识、认真负责的精神、关心体贴的态度去教育、感染护生,使护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爱护、尊重和理解,满足护生的需求.

  • 标签: 实习早期 护理教学 护生 需求 认知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骨科住院112例急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在术后第6~7d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调查护患关系信任度.结果两组病人在护患关系信任度总分上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患关系5个类别排序方面,观察组平均得分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患关系信任度41个项目上,有32项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有8个项目,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加护患交往频数与语言沟通,丰富了护士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信任感,有助于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护患关系 骨科病人 信任度 创伤 P〉0.05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进行通气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组(42例)和气管内插管给氧组(48例),均使用带储氧袋的气囊连接高流量(10L/min)中心供氧系统,并分别连接于面罩加压手法控制给氧和气管插管给氧,并在心肺复苏开始及复苏后2min、5min、10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开始及复苏后2min、5min和10min的动脉血PaO2均明显提高,PaO2明显下降,两组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早期,可以使用带储氧袋的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代替气管内插管给氧快速建立通气支持治疗。

  • 标签: 复苏囊面罩 加压给氧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食预防肺炎的效果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球麻痹吞咽困难评估在3级和4级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96例,按吞咽困难级别随机分成鼻胃管组和非鼻胃管组,鼻胃管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经鼻胃管进食,非鼻胃管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观察两组误吸及肺炎的发生率,并对患者人院时及病程第3~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两组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病程第3~4周鼻胃管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非鼻胃管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胃管组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鼻胃管组。结论急性脑卒中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食,能明显降低肺炎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球麻痹 吞咽困难 鼻胃管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正规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症及脑瘫的意义。方法将0~2岁脑损伤综合症及脑瘫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中0~6个月的患儿分别归为A1、B1组,6个月~2岁患儿分别归为A2、B2组,A组在医院接受早期正规强化康复训练,B组经指导后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半年后根据盖塞尔发育量表,对两组进行发育商(DQ)评定。结果A组发育商高于B组(P〈0.01),A1组高于A2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正规康复训练对治疗早期脑瘫疗效显著。

  • 标签: 脑损伤/康复 脑性瘫痪/康复
  • 简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常出现营养状况恶化,而营养状况恶化与病情加重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因此,目前认为对颅脑损伤患者,在经过早期的急救后,一旦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给予营养治疗。2004年12月-2005年3月对5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并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康复状况,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脑梗死患者 重症脑梗死 功能康复 营养指标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9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作调查。结果影响患者早期就诊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缺乏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为促使青光眼患者早期就诊,应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并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开展社区青光眼防治工作,各级管理层要重视对青光眼的检查及预防。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就诊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属参与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护理的各种活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性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收集到的资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结果①家属参与老年癌症患者的住院护理活动表现在对患者的心理情绪支持、饮食营养护理、舒适护理、活动和安全护理、治疗相关的护理、经济及过渡期护理六个方面.②家属的参与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更细心、耐心和周到的照顾,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尊和隐私.家属在参与护理中表达自己的爱与关怀,满足了亲近患者的需要以及使患者获得舒适和安慰的需要.结论①家属参与住院护理是患者和家属的共同意愿,应重视家属在住院护理中的作用.②护理人员应该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和期望,满足多元需求,为家属提供参与护理的机会.

  • 标签: 家属参与 老年 癌症 住院患者 护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