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雅安地震伤早期急救方法,探讨处理重大灾难发生后的急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地震发生后24h内早期收治的伤员救治情况。结果:地震发生后我院早期救治伤员107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平战结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利用远程会诊系统指导震后早期伤员救治是提高救治效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灾难 救援 远程会诊系统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早期诊断方法,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腹股沟疝的早期症状,体征,结合彩超检查,对腹股沟疝做出早期诊断。结果86例从症状出现1~12个月内腹股沟处均出现肉眼可见可复性包块。86例经彩超检查72例报告内环口增宽,12例伴腹股沟可复性包块,4例报告未见异常。结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注重轻微症状,体征,仔细体检,结合彩超检查,可以提高腹股沟疝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 腹股沟疝 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肝吸虫病的超声表现。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接收300例患有早期肝吸虫病的患者并将其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280例进行肝吸虫病卵检查的为阴性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脏病变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声影情况。结果病例组的肝脏病变情况包括左右肝叶增大和肝硬化图像的发生率显著多于对照组,病例组的比例数主要以声影宽度<结石影为主,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不仅可以作为早期肝吸虫病的普查手段和诊断方法,而且可以呈现出特征性的声像图,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肝吸虫病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为以后临床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提依据。方法将我院脑神经内科于近期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确诊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4例,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保守护理。运用FMA和MBI分别在治疗的前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在治疗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但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在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儿童在干预治疗过程中与弱视斜视检查的结果以及后期对实施干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在采用E视力法确诊儿童具有弱视和斜视的症状后,对医院所收治的100例早期儿童弱视斜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50例,采取干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儿童治疗过程中的起效时间、顺应性和疗效。结果在治疗结束三个月后,干预治疗的方法明显高于综合治疗法,两组治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半年后,两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来看,早期儿童在确诊有斜视弱视的症状后,干预治疗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结论在患有早期斜视弱视的患儿进行干预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使治疗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有利于治疗效率的提升。

  • 标签: 早期儿童 弱视与斜视 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腔内超声25例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像图表现。结果2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单纯孕囊型12例,混合回声包块型8例,部分位于宫腔型3例,超声诊断率92.0%;误诊2例,误诊率为8.0%。结论超声是检查子宫下段切口处妊娠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指导选择治疗方案,评估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下段切口处 妊娠早期诊断
  • 简介:超声是诊断外伤患者腹腔内脏器是否损伤行之有效的方法。外伤性胰腺损伤约占腹部外伤1%-2%,胰腺损伤常系上腹部强力挤压.暴力直接作用于脊柱所致。损伤常发生在胰腺的颈、体部。由于胰腺位置较深而隐蔽,早期不易发现,

  • 标签: 胰腺损伤 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 超声 腹腔内脏器 外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探讨和分析其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存活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进行掌握,并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地诊断,采用相关的有效治疗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和控制死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和探讨早期急性骨髓炎软组织X线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资料完整的35例早期急性骨髓炎的软组织X线变化。结果归纳成六条X线征象,其中第Ⅲ条征象较具有特征性,但不具有唯一性。结论正确认识和掌握早期急性骨髓炎的软组织X线变化,对早期诊治、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 标签: 早期急性骨髓炎 软组织变化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泌乳,满足新生儿需求,纠正缺乳,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4月期间的21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剖宫产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和指导,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母乳不足采用的小勺或小杯嚷奶。观察组105例产妇应用护理干预,实施责任护士,术后进行早排气、早进食、早活动、合理膳食的指导,母乳不足者予以乳房按摩,床旁婴儿辅助延长管的使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泌乳时间时间和48h内泌乳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观察用乳房按摩,床旁婴儿辅助延长管的使用能促进乳汁分泌。结论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指导产妇早排气、旱进食、早活动、合理膳食、乳房按摩,床旁婴儿辅助延长管的使用,利于产妇早期泌乳,有益于母婴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干预 早期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所收治的12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不同于成人,原因是年龄越小其症状、体征越不典型。结论选择恰当的诊断手段,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又可减少并发症,对及时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血清miR-210(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肺癌治疗的患者100例,抽取患者血清,根据其诊断指标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miR-210组50例;RNA组50例。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标准率进行比较。结果血清miR-210组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RNA组,差异显著,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可见,miR-210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血清miR-210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上应用血清miR-210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miR-210 肺癌 早期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早期乳腺癌手术的治疗中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住我院的68例被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治手术30例和保乳手术38例,将术后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好转出院后进行随访5天,保乳组的优良率达92.1%,根治组的优良率达60.0%,保乳治疗患者术后美观性较根治组较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美容效果均较根治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血管损伤患者86例,回顾其临床资料,其中67例开放性损伤,19例闭合性损伤,采用血管移植等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本研究中86例患者81例修复成功,占94.19%。其中2例因出现严重肾衰竭,抢救无效死亡,3例下肢损伤严重,经血管修复后形成血栓,下肢坏死而截肢。对81例成功患者进行3个月~3年的随访,随访期间73例患者肢体功能良好,无间歇性跛行,5例出现下肢溃烂,进行二次清创后肢体存活,但功能未完全恢复,3例遗留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功能满足一般自理要求。结论对四肢血管损伤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成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四肢损伤 血管移植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甲胎蛋白(AFP)、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对我院50位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实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四项血清指标进行检测,探究血清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胆汁酸和血清甲胎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清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的好坏均与TBA、AFP、PA、RBP四项指标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临床判定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血清甲胎蛋白 前清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胃癌切除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和肠内营养组(EN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EN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腹泻和腹涨发生少于PN组,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可成为胃癌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胃癌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效果。方法对32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在术后1~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l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伤FI愈合良好,无继发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发生,术后无癫痫发作。头颅CT复查示无钛网变形及移位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颅骨缺损综合征消失,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1~3个月.颅内压正常时修补颅骨缺损有助于脑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 早期颅骨修补 脑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Fugl-Meyer分数和Barthel指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分数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