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重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度上消化道出血112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痊愈出院99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10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增加重度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减少出血后各种并发症及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6月10至2015年6月间到我院就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200例,其中女性为122例,男性为78例。以上患者以随机形式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增加了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之后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找出产生以上结果的关键性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为90%.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远低于研究组,二者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现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都有明显提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反复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道异物肠穿孔复合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消化道异物肠穿孔复合消化性溃疡穿孔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消化道异物肠穿孔复合消化性溃疡穿孔较罕见,对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需警惕消化道异物,术中发现可疑肠管,应作进一步探查以免漏诊。

  • 标签: 消化道异物肠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
  • 简介: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腹部体征,X线检查及诊断性腹穿。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院近3年来收治经外科手术证实消化道穿孔50例,行超声与X线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7年1月~2000年2月经外科手术证实有上消化道穿孔38例(胃部16、十二指肠球部22),下消化道穿孔12例(空肠4、回肠3、结肠5)。年龄20~80岁,平

  • 标签: 上消化道穿孔 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 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诊断性腹穿
  • 简介: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起病急骤,病程凶险,病因多样.急诊胃镜作为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总结了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诊治患者624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中的应用 出血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UGIB)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调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间因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2组,对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6例患者,其中服药组103例,未服药组263例。2组病人在性别、出血方式、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具体部位以及是否需要内镜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服药组患者的年龄较未服药组更高,血红蛋白在服药组下降更明显(P〈0.01);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在服药组更多见(P〈0.01),而未服药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与服药组的感染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6.24%和65.05%(P〈0.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患者年龄和Hp感染状态和上消化道出血史对NSAIDs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有明显影响。结论: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止血治疗效果.方法:对12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胃镜常规检查后,立即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按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使用喷药、粘膜下注射、套扎、血管栓塞、硬化剂治疗不同止血治疗方法.结果:采用局部喷药45例,粘膜下注射及电灼电凝30例均止血,血管出血行注射止血26例,出血停止,其中2例5~7天后再次临床少量出血,用药物加强治疗后出血停止.食管胃静脉曲张25例行套扎、DTH栓塞及硬化剂治疗,出血停止24例.本组总有效止血率99.2%(125/126).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胃镜 上消化道大出血 止血治疗
  • 简介:本院于1991年至1999年来共收治187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人,现就如何提高术前站立位腹部透视或拍片的阳性率,从而提高术前明确诊断作如下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手术证实共有187例胃二十指肠穿孔的病人中有25例病人在进行常规的站立位腹部X线透视或拍片均未内膈下游离气体。经X线诊断隔下无游离气体的25例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3

  • 标签: 上消化道穿孔 站立位 胃十二指肠穿孔 膈下游离气体 腹部 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排柏油样大便、呕血、低血容量休克、贫血等.11例出血得到较快控制,1例反复出血,延迟6d才得以缓解.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与患者年龄大、精神紧张、手术创伤及使用激素等有关,要注重对本病的预防,在治疗上应尽早采取积极措施,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测定对其病因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A组,n=120)和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组(B组,n=329)静脉血清CHE水平和PLT计数。结果:A组血清CHE水平均低于正常,B组仅8%低于正常,分别为2762.9±849.5u/L和9762.4±562.4u/L,差异明显(P〈0.001)。A组PLT计数(52.5±21.7)×10^9/L明显低于B组(213.2±40.9)×10^9/L,差异显著(P〈0.001)。结论:血清CHE水平和PLT计数的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破裂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简单有效方法。

  • 标签: 血清胆碱脂酶 血小板计数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科2010年1月至12月行支气管镜检查85例,以创优质护理服务前行支气管镜检查者为对照组(n=39),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支气管镜检查者为干预组(n=4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时配合情况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镜检前焦虑评分、干预组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时配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质量,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支气管镜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食道癌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探讨急诊护理安全的管理方法,要求管理者进行人性化管理,工作中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业务培训、引用新的护理安全理念等举措,不断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综合素质,增强法律及服务意识,从根本上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 综合素质 质量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急救过程中的快捷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疔。结论:做好护理急救配合.缩短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而医疗、护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发生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纠纷,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医疗护理服务是十分有益的.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多年,对急诊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原因作一分析,希望对同行起到警示作用,并探讨防范对策.

  • 标签: 分析对策 急诊护理 护理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情明显好转且无明显后遗症者7例,有轻微后遗症者18例,有明显后遗症者2例。结论:尽早救护脑梗死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 标签: 急性 脑梗死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多发伤的院前转运护理体会,以提高多发伤病人院前转运的安全性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转运多发伤患者186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成功转运183例,死亡3例.结论:提高急救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急救物品、药品管理与储备是安全转运多发伤病人的关键.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转运 护理
  • 简介:婴幼儿手术由于年龄小、语言沟通难、依赖性强、好哭易动,手术期间一般不配合。本文就其麻醉期间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56天至3周岁婴儿245例,3周岁至6周岁幼儿80例。手术原因:外伤造成的肢体骨折、眼球破裂、颌面外伤、先天唇裂、疝气、阑尾炎等。

  • 标签: 麻醉期间 婴幼儿 患儿父母 手术期间 语言沟通 麻醉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崎病患儿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出院15例,好转出院3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做好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川崎病 儿童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