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MMPI)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前后MMPI测定中置表4(Pa)病态人格的标准分值和量表6(Pd)偏执人格的标准分值均下降,两者在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有助于转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变态人格和偏执人格。

  • 标签: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改良森田疗法 MMPI
  • 简介:目的:分析胃炎样早期胃癌临床诊治情况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上海市3所医院内科门诊的早期胃癌筛查结果.同时收集2009年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胃癌中的胃炎样早期胃癌病例。结果:上海市3所医院施行胃镜检查41993例,胃癌805例,早期胃癌为158例,占胃癌手术患者19.6%,其中符合胃炎样早期胃癌8例.占早期胃癌患者5.1%。内镜下表现为充血(绯红)3例,表浅糜烂5例。手术病理证实Ⅱa型(浅表隆起型)1例,Ⅱb型(浅表平坦型)7例;黏膜下层1例,黏膜层7例。结论:加强对胃炎样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尤其是提高胃镜下识别能力,以及开展色素胃镜、胃镜电子染色以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胃炎样早期胃癌,有望进一步提高胃癌临床诊治水平。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炎样早期胃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压调节对病情转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发病24h内75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并对其临床变化进行回顾分析,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血压降低组90.79%患者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大于血压未降低组;结论脑卒中急性期不宜降血压治疗,对血压过快降低者应积极采取升血压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血压 病情转归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危害大、确诊晚、疗效较差。如何做到发病风险的提前评估、预测以便早期诊断、干预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警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按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影像学检查对AP的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影像学表现较临床表现存在时间滞后性。如SAP早期病情很重,而CT征象并不严重;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缓解,影像学征象却逐渐加重。本研究动态观察A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的变化,探讨它们的相关性。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关性分析 影像学变化 病情判断 轻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比中的变化。方法分别收集1994年至2003年(A组)和1984年至1993年(B组)两个10年间广东地区13家医院胰腺疾病发病情况,对比分析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比例中的变化。结果A组胰腺疾病6172例,占住院患者总数1468794例的4.20‰;B组胰腺疾病1772例,占住院患者总数713986例的2.48‰,A组显著高于B组(P〈0.001)。A组胰腺炎患者4060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2.76‰;B组胰腺炎患者1110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1.55‰,两者差异显著(P〈0.001)。A组胰腺癌患者1621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1.01‰,B组胰腺癌患者497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0.70‰,两者差异显著(P〈0.001)。A组和B组胰腺假性囊肿为192例和29例,分别占同期胰腺炎的4.72%(192/4060)和2.61%(29/1110),差异显著(P=0.002)。结论广东地区近10年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中的比例高于前10年,提示胰腺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发病率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病后,其病情可因治疗得以改善,也可能由于急性加重,病情恶化。临床上应该随时对患者病情作出科学评估。常用COPD病情评测指标分类如下:①生理学指标,主要为肺功能指标;②功能性指标,根据呼吸系统症状及活动能力评测;③总体临床指标,包括健康状况及COPD急性加重等;④生物/结构指标,包括肺组织活检,呼吸道分泌物、呼出气检测及影像学技术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病情恶化 科学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道分泌物
  • 简介:胃管置入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由于脑卒中或其他原因引起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己进食,为保证其摄入足够营养,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或防止误吸和及时注入药物,监测胃内变化,往往需要安置胃管进行鼻饲食物及药物。脑卒中伴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病人随时都有发生误吸的可能,即刻留置鼻胃管可以将这种可能降低。留置鼻饲胃管与其他留置管相比,营养的吸收要快15h以上,而带来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不增加,国内外均认为留置鼻饲胃管能更快的达到护理目的。

  • 标签: 神经内科 胃管 改良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特点,探讨与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远洋分院1年内所有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资料,包括常规生化检查、器官功能检查和治疗情况.根据病情进行Wagner溃疡严重性分级和感染严重性分级.比较死亡与非死亡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估这些指标对死亡的风险差异。结果: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病死率为8.6%,死亡原因中心功能衰竭占31.5%,心源性猝死占21.1%。死亡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钠离子较低,肾功能、心功能等均较差(P<0.05),足溃疡病情较重(P〈0.05),感染较重(P〈0.05),除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外的其他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均较非死亡患者更高且病情更严重(P〈0.05)。糖尿病和足溃疡病程、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指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期间死亡的足溃疡患者全身状态,特别是心血管功能较差,提示在诊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控并及时干预。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死亡率 心源性猝死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重、治疗复杂,从自限、自愈到暴发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差异极大,常引起严重的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病死率高达10%~30%。及时准确地诊断与处理SAP,可显著改善其预后,因此,选择合理的评分标准十分重要.本文对SAP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评分标准 临床意义 全身并发症 临床表现 评分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胃管引流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经改良后的一次性硅胶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88次置管引流均一次性成功,仅2例张力性气胸需改换大号流管,2例肺未复张转外科治疗,治愈率达97.7%。结论胃管改良成胸腔闭式引流管,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容易、痛苦小等特点。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改良胃管 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常胰腺34例,AP患者86例。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3.57±50.04)ml·100ml^-1·min^-1、(146.61±45.11)ml/L、(148.88±21.16)0.1S、(119.53±52.36)0.5ml·100ml^-1·min^-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P患者的CT灌注参数BF、BV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存在相关性(P〈0.05),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存在相关关系,提示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2010年肺癌新发病例达60.59万[1],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多数病例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发现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5.6%~([2])。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近年有很多研究进展,而胸部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癌 早期诊断 肺结节 胸部CT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BISAP评分体系(bedsideindexforseverityinA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SAP的患者68例,分别进行BISAP、APACHEII、Ranson以及CTSI评分。BISAP评分标准包括患者入院24h内的尿素氮水平、受损精神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年龄、胸腔积液5项内容。以BISAP≥3分、APACHEⅡ〉8分、Ranson≥3分、CTSⅡ〉3分为SAP的评估标准,分析这几种评分系统评估SAP的正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BISAP≥3分者43例,占63.2%;APACHEⅡ≥8分者41例,占60.3%;Ranson≥3分者41例,占60.3%;CTSI≥3分者46例,占67.6%。BISAP评分系统与APACHEⅡ评分系统、Ranson评分系统以及CTSI评分系统比较,评估SAP的正确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BISAP评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简便的评分体系可推广应用于SAP的评估。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损伤严重度评分 BISAP评分 APACHEII评分 RANSON评分
  •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临床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一般认为,AChR抗体参与了MG的发生,通过与神经肌接头处的AChR结合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造成AChR数量的减少而产生肌肉收缩无力等临床症状[1-2]。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 诊断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对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基本沿用日本的分型标准,即将早期胃癌分成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和Ⅲ型(凹陷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型(表浅隆起型)、Ⅱb型(表浅平坦型)和Ⅱc型(表浅凹陷型)3个亚型。根据日本学者的经验以Ⅱc型为主的凹陷型病灶占早期胃癌的73.7%~75.7%,约为全部早期胃癌的3/4,而凹陷型早期胃癌与消化性溃疡等良性病变的鉴别同时也是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目前胃镜下凹陷型早期胃癌的诊断作一浅述。

  • 标签: 胃癌 早期诊断 胃镜
  • 简介: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SE及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SE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SE浓度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血清NSE的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 简介:<正>经头颅CT或MRI证实脑梗塞且入院时血压增高1038例,于急性期用20%甘露醇125ml或速尿20~40mg/次,2~4次/天脱水,减轻脑水肿。并用钙离子拮抗剂或ACEI降压,血压≥200/120mmHg者用压宁定50mg静滴降压。治疗过程中因降压过度,脑灌注不足再发脑梗塞36例。入院时平均动脉压(MABP)134.78~165.25mmHg,再发时71.48~125.53mmHg。应重视

  • 标签: 脑梗 急性期 降血压 发脑 临床分析 脑灌注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胸骨前及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72例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3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资料、术后恢复和患者满意度行对比分析.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腔镜手术的2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组(P<0.05);改良胸骨前径路组手术时间、皮瓣游离面积、皮下隧道建立时间、术后24h视觉模糊评分(visualanalogyscale,VAS)得分等均优于乳晕径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满足患者美容诉求方面,均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从路径选择来看,改良胸骨前径路手术要略优于乳晕径路,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路径.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 手术
  • 简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CP),占CP的10%-36%。目前认为CP是一种癌前病变,它可以进展为胰腺癌。因此,早期、正确的鉴别诊断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或使良性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痛苦。然而,迄今尚无敏感度、特异度均高的鉴别肿块病变性质的方法。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肿块术前病变性质预测的评分系统,提供给临床工作者参考。

  • 标签: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病变性质 评分系统 术前 局灶性 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