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诊创伤的患者病况,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4年度2月份至2015年度8月份在本院收取医治的216例急诊创伤的患者凭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两组患者各为108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急诊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纳MEWS系统进行确诊。最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的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年龄及其性别等各方面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但是,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的急诊创伤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由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能有效降低急诊意外事件发生率,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管理满意度,因此该系统值得在临床研究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创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2015年4-2016年8月本院内科急诊留观以上处置患者426例,均进行MEWS评分,再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0~4分段死亡0例,死亡率为0,5~9分段死亡3例,10分以上的在急诊科死亡6例。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通过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为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更充分的依据,进而提高了急诊护理的针对性。

  • 标签: MEWS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颅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采取护理措施,比较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11%、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56%、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显著提护理效果,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颅脑外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统计我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救患者1331例,急救时采用MEWS评价患者伤重程度,通过统计比较患者走向、预后及满意度来评价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果MEWS分值越高,患者伤重程度越高,预后越差,满意度越高。结论MEWS具准确预测患者走向及预后,值得临床治疗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6月进入急诊就诊的1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MEWS评分,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并将MEWS评分病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83例MEWS5分以下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无死亡病例;5~8分25例,患者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症”危险,需要实施一级护理急救经救护后转入ICU或专科病房及留观;3例9分以上,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征兆,死亡危险性增加,需要实施特级护理,病情允许转入ICU进行监护。结论MEWS能更直观地将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分值化,分值越高者死亡风险越大,MEWS适用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快速病情评估,从而提升了急救护理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脑卒中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级护理;干预组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评分分值进行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留观患者的病情有良好的监测作用,可有效减低急诊留观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留观 护理 意外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行常规干预的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48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据MEWS干预的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拔管率、身体约束使用率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对照组,疾病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依据MEWS进行干预利于降低身体约束率,促进疾病转归,改善预后。

  • 标签: ICU危重症意识障碍 MEWS 身体约束使用率 疾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对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河东二部抢救室收治的年龄≥60岁老年危重症患者1298例,计算患者的MEWS评分,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按转归(30d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MEWS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老年急诊危重症死亡患者的MEWS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38,P<0.001)。老年死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危险度分级的构成比为极高危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中危和高危,低危患者最少;而存活组患者则刚好相反,低危患者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中危和高危,极高危最少;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危险度分级的构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24,P<0.001)。结论MEWS评分系统可以较好的评估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尤其是30d死亡风险。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患者 老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管理的37例作为试验组,实施基础护理管理的37例作为对照组,评定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3例,占比8.1%;对照组并发症10例,占比27.0%,两组并发症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将早期预警评分用于ICU患者护理干预中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校正MEWS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探究选择的对象是204例在我院神经外一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MEWS评分。按照得分对其进行分组,分析各种分数患者的治疗转归等。结果≥5分的患者有33例患者进入ICU,而<5分组有8例,x2=8.26,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出院以及进入ICU的时间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校正MEWS评分可以为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价,根据患者的病情结果针对性的进行分流和治疗。

  • 标签: 校正MEWS评分 神经外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日夜明显1,护理人员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及重大,临床上更是将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到首要位置,脊柱外科患者大多是多发性损伤,病情重、变化快而复杂,我们怎样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警惕潜在的危重患者,以何种标准来评估呢?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存在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低、随机应变能力差等因素,导致其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了帮助临床护士掌握评估危重患者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有1872例危重患者,由于使用了MEWS评估表来规范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评估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MEWS评估表 危重患者 病情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危重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并依据其评分结果选取合适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6%),且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eIastography,UE)与常规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常规超声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0C曲线),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UE与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的R0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870和0.727,UE诊断颈部淋巴结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6%、81.3%、87.5%;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6%、81.3%、78.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弹性成像 颈部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小儿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联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的差异以及危重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率以及危重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小儿危重症患者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到2015年10月的小儿危重病患儿共计10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80.39%,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仅为58.82%,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效果显著,且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护理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临床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应用循证医学和急性肺栓塞患者wells评分筛选出符合临床实际,简便、实用性强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指标,为基层医院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筛检和诊断提供决策证据,提出了基层医院肺栓塞的诊断指标方案以减少PE的漏诊及误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普及的必要。

  • 标签: 循证医学 wells评分法 急性肺栓塞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评分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以创伤评分为参考为患者采取抢救措施。结果入院时,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88例,占73.33%;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32例,占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能提高判断患者病情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了死亡率。

  • 标签: 创伤评分法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2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例与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对弹性图像进行评分。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1-2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3-4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4分,正常对照组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0-1分。结论弹性成像图像的评分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疾病鉴别中有一定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疾病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病房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ICU病房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的病情,并对比存活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以及实际死亡率、评分系统的关系,用于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有效评价评估。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P<0.05);相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其实际病死率以正相关呈现(r=0.84,P<0.01)。结论ICU病房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可有效判断其预测预后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PACHE Ⅱ评分 ICU病房 急性脑出血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