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童和成人期造血在骨髓中进行。胚胎主要造血部位是肝脏;胚胎发育晚期造血干细胞会迁移至骨髓(6~7个月)[胎盘脐血是移植所需造血干细胞丰富来源,全世界已进行数百例脐血移植;该技术主要用于儿童,因为可获得血量有限(60~100m1)]。

  • 标签: 血细胞 造血功能 造血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形成病理基础。现在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纤维增生性疾病,有多种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单核细胞是这些炎症细胞重要一员。本文就单核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冠心病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纤维增生性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亚砷酸治疗复发或顽固急性早幼粒自血病(APL)疗效。方法20例APL患者,其中难治16例,复发4例。0.1%As2O3注射液10ml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持续4~6h;最长不超过50d。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共18例,其中难治14例,复发4例。17例患者取得CR,CR率94.4%。结论亚砷酸对难治和复发APL有较好治疗作用。

  • 标签: 亚砷酸 复发的或顽固的 急性早幼粒自血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其向内皮细胞定向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兔骨髓,肝素抗凝,经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法获得MSC,然后在内皮细胞生长环境中进行诱导分化,最后对扩增细胞特征进行鉴定,同时初步研究其体外成血管特性.结果MSC每扩增一代,细胞数量增加5~8倍,7.65×103个原代MSCs体外扩增3代即获得1.26×108个细胞.在70%~80%融合时呈现"铺路石"样形态,细胞免疫组化证实扩增细胞表达CD31和yonWillebrandfactor(vWF),具有吞噬ac-LDL功能,且扩增细胞在体外参与网状血管样结构形成.结论MSC扩增能力强,在体外能诱导其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淋巴细胞
  • 简介:供者来源增加,特别是非血缘骨髓/干细胞供者。更多细胞来源,包括脐带血。降低强度预处理提高了老年和一般情况较差患者同种异基因移植安全性。移植物处理可以(体外)选择并扩增细胞群来发挥特定功能(抗病毒或抗白血病作用)。

  • 标签: 骨髓 供者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来源 移植物 低强度
  • 简介:<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作为冠心病中最危重临床类型,是造成冠心病患者死亡主要原因。通常认为心肌细胞为永久型细胞,没有分裂增殖能力,心肌梗死灶只能由疤痕组织填充。虽然最近研究报道心肌梗死后有很少量心肌细胞发生分裂增殖,但不能完整修复梗死心肌组织。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使用成纤维母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等健康细胞注射在心肌缺血区进行实验性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定向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成为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用以恢复损伤和坏死心肌及形成新血管,亦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报道,粒细胞集落刺

  • 标签: 骨髓干细胞 心肌细胞 分裂增殖 成肌细胞 定向诱导 疤痕组织
  • 简介: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在生后成人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骨髓刺激内皮祖细胞动员,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是促进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一种有效措施,因此对动员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血管新生 内皮祖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2例M3患者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学检查26例M3a,中2例和6例M3b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2/32),28例(28/32)有t(15:17),1例(1/32)具有变易移位,可评价20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核型和变易移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MIC联合检测对M3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细胞遗传学 检测 染色体异常
  • 简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总数超过0.4×10~9/L情况,绝对计数比百分比更为精确。比如说,一个病人嗜酸性粒细胞总数是0.4×10~9/L,白细胞总数是4×10~9/L,即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0%,但却不能称之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在热带医学教材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只是提示有寄生虫感染(通常指蠕虫),而不能明确诊断。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寄生虫感染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 简介:胰岛β细胞数目减少和(或)分泌功能障碍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中心环节。β细胞凋亡异常增多及β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障碍是导致β细胞数目减少重要原因。有效抑制β细胞凋亡,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总量,将为2型糖尿病防治开辟新途径。因此,减少β细胞凋亡、促进β细胞增生、分化,增加β细胞数量治疗方法将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重点。近年研究发现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Exendin-4(Ex-4)能够刺激β细胞新生和增生、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于是,GLP-1和Ex-4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热点。本文就Ex-4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岛β细胞功能 EXENDIN-4 2型糖尿病发病 Β细胞凋亡 2型糖尿病患者 细胞凋亡异常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一场革命,目的是建立供者型正常造血与免疫功能,以取代受者原有异常造血及免疫系统。近年研究发现,在影响移植预后诸多因素中,除了供、受者之间组织相容性抗原吻合程度外,NK细胞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e-likereceptors/NKcellkillerinhibitoryreceptors,KIR)介导异源反应活性亦起到很大作用。本文对近年来KIR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组织相容性抗原 CELL 影响的研究
  • 简介:目的花生四烯酸由细胞色素P4500ω-羟化酶催化生成19-和20-羟烷四烯酸(19-,20-HETE)。在多种疾病过程,尤其是高血压病中,20-HETE扮演着重要角色。寻找人群中该酶基因之一CYP4A11编码区多态性位点分布情况,可以为研究高血压病基因机制提供新依据。方法采集50例血压正常、无血缘关系汉族人外周静脉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法分段扩增基因编码区序列,电泳检测后回收目的片断;测序,与参考序列比对后统计结果。结果CYP4A11共发现16个多态性位点,其中5个有意义:1个5′端非编码区突变位点A-54G,4个引起氨基酸改变多态性位点,分别为A6890C、A7207G、T7394A和T8590C。其余为同义突变或者位于内含子区。结论(1)多态性位点存在种族差异;(2)突变位点大多数位于内含子区,或者为同义突变,仅有少数有意义;(3)发现多态性位点可能引起蛋白质构象进而改变蛋白质功能,或者引起基因转录活性改变,并为下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大样本人群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花生四烯酸ω-羟化酶 CYP4A11 多态性位点
  • 简介:目的体外模拟机体缺血环境,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旁分泌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影响,为MSCs移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换以无血清培养液同时缺氧处理不同时间,然后收集MSCs条件培养液,以此条件培养液作为刺激因子孵育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用MTT和3H-脯氨酸掺入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结果用MSCs条件培养液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掺入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氧6h组3H-脯氨酸掺入高于对照组约100%,提示MSCs条件培养液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增加;MTT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MSCs条件培养液没有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和无血清条件培养液能够通过旁分泌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自身合成胶原能力增强,提示移植到缺血心肌缺血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从而参与损伤心肌修复.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脏成纤维细胞 胶原 旁分泌
  • 简介:1急性肺损伤基本概念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打击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综合征。ALI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低氧血症,PaO_2/FiO_2≤300mmHg;③胸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④肺动脉嵌入压(PAWP)≤18mmHg或临床除外心源性因素。AL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阶段,而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在肺部表现和主要组成部分。MODS晚期可发展为多

  • 标签: 巨噬细胞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 简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成熟B淋巴细胞肿瘤性或克隆性增生结果。它定义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超过于10×10^9/L及骨髓中淋巴细胞浸润达40%以上。若存在B细胞克隆性免疫标志,则淋巴细胞计数即使小于5×109/L,亦可确诊为CLL。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B淋巴细胞肿瘤 克隆性增生 流行病 发病机制
  • 简介:30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分成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组各15例。预处理慢粒采用Bu/Cy方案,淋巴瘤用BEAC方案。在移植35日后,患者无感染、发热,白细胞数上升至1.5×10^9/L时进行骨髓穿刺。结果:两组骨髓增生良好各73%,增生不良各27%(均为P〉0.05);

  • 标签: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系统 EAC方案 骨髓穿刺 白细胞 骨髓增生
  • 简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dlDC)最早是由Steinmen于1973年报道。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与其它APC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它APC仅能刺激己活化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始动者,在免疫应答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主要就DC生物学特点、抗肿瘤机制、及其与肿瘤逃逸关系和DC疫苗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机制 免疫调控 机体免疫反应 DC疫苗 抗原呈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