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是肥厚型心肌的最为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本文就cMYBPC以及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致病基因型、表型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突变
  • 简介:<正>分析728例涂片和活检标本,结果:在白血的预后及微小残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转归、恶性肿瘤的骨髓浸润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而对于白血及MDS的FAB分型、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示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对许多血液的诊断、分期

  • 标签: 骨髓涂片 血液病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浸润 活检标本 骨髓活检
  • 简介:糖尿结核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的易感人群,而结核及抗结核药物又可以诱发、加重糖尿,在临床上两并发比较常见。1694年,Moron就观察到结核糖尿并发的现象;1859年Gfiesinger在对250例糖尿病死者的解剖中,发现42%的患者合并有肺结核,并且39%的患者最终的死因为肺结核,说明结核是糖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临床流行学资料显示,不同年代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高4~8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结核病 流行病学资料 患病率比 抗结核药物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即AIDS的病源病毒,1983年由法国Montanier,1984年美国Gallo和Levy从个别AIDS的患者中分离出来,曾被分别称作LAV,HTLV-Ⅲ,ARV。HIV是逆转病毒的一种,RNA是遗传物质,经病毒感染后的RNA转为DNA,其一部分作为

  • 标签: 结核病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结核药 抗体阳性 感染性
  • 简介:糖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普遍关注,国内1994年2.5%,1996调查显示达3.2%。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中糖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这类患者多数肥胖且血糖控制差。本文就精神、抗精神药物糖尿相关性的研究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抗精神病 精神病抗 精神病药物
  • 简介:结核依然严重危害人类,受害者中的一半是妇女。1.全球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结核紧急状态宣言',并指出:'发动阻止结核的运动已刻不容缓'。结核菌感染严重:全球三分之一人口(近20亿)已经感染了结核菌。如不采取措施,近10年内将有3亿人受感染,其中一半是妇女。

  • 标签: 结核病 妇女 DOTS
  • 简介:帕金森(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表现。PD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为黑质致密带含黑色素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的变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纹状体DA含量降低。目前认为PD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研究证实PD患者黑质中有铁代谢的改变,由于铁的细胞毒作用和促进氧自由基产生的能力,使其在PD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铁在脑内的代谢、在PD中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普通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经颅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对三组患者进行ADAS-cog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AS-cog量表及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ADL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后综合治疗组患者对照组及普通治疗组患者ADAS-cog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的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HIV/AIDS的流行导致结核(TB)的重新出现,而TB是HIV/AIDS发病和死亡的首要诱因。AIDS和TB相互促进,共同消耗,TB可能加速HIV感染到发病,而HIV感染也会加速TB进展。文章就艾滋和结核的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资料进行阐述,希望对艾滋和结核预防、治疗的深入研究有益。

  • 标签: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双重感染 HIV/TB
  • 简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常多于非糖尿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比普通人群中高1.5~2倍,造成这种现象的临床和病理生理因素可能如下:糖尿肾脏病变、血压的神经内分泌因素变化、决定血压的钠一水调节因子变化、血管紧张度紊乱及血压调节机制变化(表1)等。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患病率 临床研究 神经内分泌因素 血压
  • 简介:在过去的10年中,几个标志性的临床试验证实了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糖尿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性。这一研究成果主要以高血压为核心,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循证目标。目前,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普遍存在,有必要探讨如何达到新的治疗目标。

  • 标签: 防糖尿病 高血压 大血管并发症 血管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不佳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对桃仁红花散加盐酸川芎嗪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64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脂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生活行为方式方面的干预,如戒烟、限酒、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干预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桃仁红花散加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的MNCV为(51.3±5.8)m/s,SNCV为(47.8±4.3)m/s,腓总神经的MNCV为(42.7±4.6)m/s,SNCV为(45.2±6.1)m/s,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降糖药联合桃仁红花散加盐酸川芎嗪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桃仁红花散 盐酸川芎嗪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 简介:<正>一、从1979年1990年的二次全国结核流行学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结核病疫情和疫情的下降幅度当地经济发展和卫生资源的投入有相当关系。两次流调中有10个省、市、自治区涂阳肺结核患病率的年平均递降率超过8%(属好较好水平),而且1990年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多数在90/10万以下,较全国患病率134/10万明显为低。这10个省、市、区大多经济发展较快,有的省卫生资源投入较多(如西藏自治区实行全民免费治疗),详见表

  • 标签: 经济发展水平 患病率 结核病控制项目 卫生资源 涂阳肺结核 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简介:短程化疗利福平(RFP)RFP的引入改变了SM-1NH-PAS标准药物18-24个月方案为9个月的标准治疗方案吡嗪酰胺(PZA)对PZA的再认识,进一步缩短了化疗疗程,成功地建立了6个月治疗的疗法。短程化疗结核菌学的进展,明确了RFP、PZA对特殊菌辟的杀菌作用,使6个月的两期化疗方案的构成,更为合理,使各类药物在方案中能发挥其最大功能。

  • 标签: 人类 结核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