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用中药从五脏虚实辨证论治郁证50例用盐酸氟西汀片52例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和相关其它症状改善方面作比较,充分证实中药辨证论治郁证有效率高、症状改善好的特点,说明中医药辩证治疗郁证的优势。

  • 标签: 郁证 中医治疗
  • 简介: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易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相混淆。遗传系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发病,也可后天发病;而先天发病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如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等。遗传常为1个家系中多人发病,呈家族性,但也可能1个家系中仅有1例患者,呈散发性;

  • 标签: 神经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护理管理辩证思维是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管理观念相吻合。它将一般的哲理融会、渗透于护理管理之中,从中提炼出护理管理的辩证思维原则,是实施科学护理管理的方法论和理论思维的基础。

  • 标签: 护理管理 辩证思维 逻辑思维方法 现代护理 思维原则 理论思维
  • 简介: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弥漫性或多灶性脑白质改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这类白质改变通常表现脱髓鞘、反应性胶质增生和小动脉硬化,其严重程度放射学改变呈正相关。对于这种白质改变的命名还比较混乱,有人称之为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有人称之为白质脑(leukoencephalopathy)。

  • 标签: 理学研究 动脉硬化 神经病 影像学 反应性 放射学
  • 简介:细胞凋亡是AD神经细胞的死亡形式,它的启动和发展需要氧自由基和多种基因及其产物和调节剂的控制.β-淀粉样蛋白(Aβ)可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在AD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氧自由基诱导细胞早期立即反应基因及其表达而促发.同时,促进细胞凋亡的主要有:Bax,Fas,P53,C-fos,C-jun,P21,突变的App695,P75NGRF,突变的Prescnilins.抑制凋亡的主要有Bcl-2,Ced-9,V-raf,EBV-CMP1.

  • 标签: 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氧自由基 诱导 突变
  • 简介: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由人体多种组织包括脑组织合成。其参与多种生物学活性,在许多疾病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舒张血管、调节脑循环和血脑屏障在脑血管病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肾上腺髓质素 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抑郁症是睡眠障碍相关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约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的脑电图监测、神经生物学机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共病
  • 简介:帕金森为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强直以及姿势平衡障碍。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syndrome,RLS)系指出现在腿部的不适感导致难以控制的移动下肢的冲动,多发生在夜间并由此而产生睡眠障碍。早在19世纪,《震颤麻痹》一书中就已首次提出帕金森病患者在夜间会出现频繁的肢体运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帕金森病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提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姿势平衡障碍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 简介: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是脑小血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组累及颅内直径〈300μm血管的动脉血管,以单基因遗传方式发病,病理学表现为小血管纤维素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出血和狭窄或闭塞,而非粥样硬化性改变。由于临床发病率低,典型病例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践,应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结合文献检索复习方法,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有助于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 标签: 遗传性疾病 先炙胜 探究行为
  • 简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relatedprotein,LRP)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家族中的一员,属内吞性受体,能与多种配体结合发挥其病理生理学效应。文章就该蛋白基本特征、胆固醇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和AB沉积的关系及其基因多态性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基因多态性 ALZHEIMER病
  • 简介:脑梗死急性期因受到时间窗及适应证等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药物溶栓治疗,而且药物溶栓治疗的疗效有限。超声溶栓已逐渐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溶栓、助溶治疗以及恢复期治疗。业已证实,超声联合药物溶栓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文章就超声溶栓的机制及其发展做了综述。

  • 标签: 超声 溶栓疗法 脑血管病
  • 简介: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卒中的预后十分不利,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PSD急性卒中病灶的关系,结论不完全一致。近年来人们发现脑小血管(SVD)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且很多研究表明SVD为血管性抑郁的重要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标准。但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介绍SVD的相关知识及其在PSD发病中的作用,来探讨SVDPSD的关系。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卒中后抑郁
  • 简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37岁,一过性意识丧失、头痛、语言障碍1个月余入院.2003年2月5日无诱因出现言语混乱,去厕所时摔倒在地,言语丧失、咬牙,伴尿失禁,无抽搐,约20min后言语恢复.醒后全头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自觉言语欠流利,不能认字,说不出家里人名字,说不出物体名称,无视物障碍.……

  • 标签: 烟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特征和发病机制,2型DM阿尔茨海默、高胆固醇血症阿尔茨海默、2型DM高胆固醇血症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许多研究证据表明,在阿尔茨海默(AD)发病初期及病程进展中,海马在形态结构、神经病理、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有理由相信,海马的各种变化很可能在AD的发病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AD患者海马的影像学、神经病理学变化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AD的病因的探索以及AD的治疗开辟出一条有希望的途径.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结构 神经病理 CT诊断
  • 简介:卒中一直是神经科学家和神经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临床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有关卒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新观点和新进展不断涌现。本文将针对近年来国际上卒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讨论,希望从中获得更多启迪。

  • 标签: 脑血管病 诊治 临床研究 神经病学家 神经科学家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AIDS)合并神经系统(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患者并发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研究AIDSNS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6例分别表现为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PML)、带状疱疹、结核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脓肿,考虑AIDS所致NS机会性感染.6例患者中5例预后不良.结论HIV具有亲淋巴性的特点,可造成机体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和体液免疫缺陷,较易并发NS机会性感染,且多数预后不良.对NS感染久治无效时,应考虑AIDS可能.

  • 标签: 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系统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后可引起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减,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减可能为急性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本文将二者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目的:了解分析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其患者病程,服抗精神药物等因素关系。方法:调查分析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患者患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抗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变化。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发生率脸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16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16.4%,为普通人群患糖尿率2.5%的7倍。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会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病程长短,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等因素有关。患者的高血糖发生,服非经典经典抗精神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种以上抗精神药物联用者高血糖发生率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抗精神药物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其高血糖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可能是长期服抗精神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高血糖 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药物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120例使用传统抗精神药,120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药)进行入院及用药一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检查封比,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使用药物前后及两类药物之间肝脏转氨酶有无统计学改变。结果使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1个月后ALT为(52.49±36.87),t=2.218≥1.96;使用传统抗精神药物1个月后ALT为(69.73±49.62),t=3.358≥2.5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1个月后AST为(27.69±18.31),t=1.657≤1.96;使用传统抗精神药物1个月后AST为(35.56±18.73),t=3.746≥2.58。结论抗精神药物均对肝脏代谢产生影响,ALT尤为明显,但非典型抗精神药明显优于传统抗精神药。

  • 标签: 传统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ALT 转氨酶 肝脏 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