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肺动脉高压合并肥大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自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肺动脉高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为肥大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肺动脉高压.结果3例右心导管结果,mPAP(33.33±10.06)mmHg,PVR(1015.00±606.66)dyn·s-1·cm-5,经治疗后复查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结论肥大致肺动脉高压行病因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波生坦口服安全有效.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肺动脉高压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具有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综合征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很高.过氧化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在糖脂代谢及动脉粥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PPARs激动剂则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和增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及稳定粥斑块等方面阻止或延缓AS的发生.

  • 标签: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 动脉硬化
  • 简介:通过查看《中国食物成分表》发现,红苹果、青苹果、黄苹果这三种苹果,在营养价值上除了胡萝卜素外,其他营养素成分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其实苹果对于人体的有益成分并不主要体现在胡萝卜素,所以对于“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什么品种、颜色的苹果都可以。当然,不同的苹果口感还是很不同的,不同年龄的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苹果。

  • 标签: 咀嚼能力 食物成分表 营养价值 消化吸收 蒸熟 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5年6月共92例行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给予正确的卧位指导,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手段,做好手术后的护理,特别是给予正确的体位指导及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眼内填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将尿道前列微创汽化电切术应用于前列增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就诊的200例前列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尿道前列微创汽化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导管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应用尿道前列微创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具有安全性可靠,能有效性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利用。

  • 标签: 尿道前列腺 微创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有位女读者咨询称,她平时在烹煮中较多使用芥花籽油,因为她了解这种油是对心脏健康的。但她的丈夫患有前列腺癌症,听说芥花籽油会使其状况恶化。这是真的吗?那是否要停用呢?这不是真的。虽然芥花籽油包含脂肪,而同时也确认了食物中的脂肪与前列腺癌症相关。但是一项20年前由哈佛大学完成并发表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的大型研究发现,

  • 标签: 前列腺癌症 动物性脂肪 读者咨询 心血管疾病 南部地区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动脉粥硬化是各种损伤刺激作用于动脉管壁引起的,涉及多细胞、多因素、多环节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约22个碱基),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基因表达。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血栓形成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反复胸闷1年余”于2006—06—28入院。无明显心前区压榨痛,无心悸史,无黑噱、晕厥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否认既往心肌炎及其他心脏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心脏病史。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 BRUGADA综合征
  • 简介:目的对脑淀粉血管病(CAA)和脑小动脉玻璃变的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以期了解不同的病理机制.方法利用ABC法对10例CAA、8例脑血管玻璃病变和8例非脑病患者尸检脑标本的脑小动脉壁血管间质以及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脑小动脉β-A4为阴性,Ⅰ、Ⅲ、Ⅴ型胶原呈阳性反应,Ⅳ型为弱阳性.病例组CAA患者中层细胞外间质β-A4为阳性,Ⅳ型胶原和层蛋白纤维型胶原明显阳性,外层改变轻微.结论CAA细胞外间质淀粉物质异常沉积,层蛋白和Ⅳ型胶原堆积及纤维型胶原缺失;脑小动脉玻璃变则是各型胶原层蛋白异常堆积于小动脉中层,且肌动蛋白减少.

  • 标签: 脑淀粉样血管病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细胞外基质
  • 简介:动脉粥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因而对AS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近20年来,大量的研究认为氧化修饰的LDL(Ox-LDL)在AS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Ox-LDL引起AS作用的深入了解,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将抗氧化剂用于抗AS发展的研究.本文将综述Ox-LDL在AS发展中的作用和抗氧化剂防治AS的进展.

  • 标签: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 氧化修饰 清道夫受体 内皮细胞 抗氧化剂
  • 简介:Ranbaxy是一间得到美国FDA许可的印度公司,其制造的仿制药阿托伐他汀片于2012年12月被召回,重新引起大众对仿制药安全性的担忧。尽管未有报告称该产品混杂的玻璃微粒造成伤害,但服用此药物的患者担心药片存在危险,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此次事件突出了一点事实,即美国人普遍对仿制药挣怀疑态度,认为仿制药劣于专利药。

  • 标签: 仿制药 专利药 安全性 FDA许可 阿托伐他汀 玻璃微粒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成人血清β淀粉蛋白(Aβ1-28)含量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为研究Aβ1-28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智能正常成人人群中血清Aβ1-28含量,其中青年组(20~35岁)l00例、中年组(36~59岁)100例、老年组(60~79岁)100例与高龄老年组(80~94岁)35例.结果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血清Aβ1-28含量分别为(0.77±0.16)μg/L、(0.77±0.17)μg/L、(0.68±0.20)μg/L、(0.67±0.25)μg/L.结论我国智能正常成人人群中血清Aβ1-28水平与年龄无直接关系.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年龄因素 放射免疫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的粥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动脉粥硬化模型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6只大鼠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3腹腔注射(6×105u/kg)后高脂饲养6周,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饲以高脂饮食,血脂康组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300mg·kg-1·d-1血脂康;另选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末,观察大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肝脏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活化物激活受体-gamma及小凹蛋白-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动脉粥硬化斑块形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物(MDA)明显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活化物激活受体-gamma(PPAR-gamma)蛋白表达下降(P<0.05),小凹蛋白-1表达增加(P<0.05)。血脂康组TC、LDLC、TG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PPAR-gamm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小凹蛋白-1水平下调。结论血脂康能降低动脉粥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上调肝PPAR-gamma的表达,下调小凹蛋白-1的水平,减少脂质进入肝细胞,从而减少肝脏氧化应激水平,对动脉粥硬化大鼠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血脂康 过氧化物酶体 模型组 应激水平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间腹腔镜胆囊切术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术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术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术,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腹壁
  • 简介:目的探究肠套叠行肠切除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8例患儿,皆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待,这些患儿经肠套叠手术治疗无效后行肠切除,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方法可行性与效果。结果18例患儿中6例结肠切除结肠端端吻合、8例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4例回盲部与部分结肠切除回结端端吻合:18例患儿术后恢复比较良好,伤口愈合良好17例,并无肠狭窄、肠瘘等发生,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其中5例较术前出现明显稀便、1例刀口感染(经换药与再次缝合痊愈)、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松解粘连带并痊愈)。结论肠套叠患儿若行手术治疗无效可采取肠切除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在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上都比较良好,并且皆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肠套叠 肠切除 患儿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粥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而入院的病人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病人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组(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所测得的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IMT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颈动脉粥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最新研究证明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可调节脂质及糖代谢,调控血管壁功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老化、凋亡以及血管炎症及免疫应答,从而影响动脉粥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lncRNA与动脉粥硬化关系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RNA 未翻译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心脑血管病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导致人类死亡的所有疾病之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为动脉粥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急性血栓栓塞。病理学上,AS易损斑块的主要特征包括:(1)大脂质核薄纤维帽;(2)斑块内出血(IPH);(3)纤维帽破裂或溃疡形成;(4)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或)新生血管化。近年来,作为易损斑块特征之一的IPH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卒中 类胰蛋白酶类 毛细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