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同一种国产试剂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7034人份ALT及酶免双试剂检测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分为A、B两组进行HBV、HCV、HIV三项联合核酸定性检测,试验均采用上海浩源生物试剂进行8人份混样核酸检测。A组:采用全自动加样仪、核酸提取仪和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B组:利用CHITAS及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分析比较两组的操作性、运行时间及阳性检出率。结果:A,B两组从操作上比较,A组的手工操作步骤多于B组,B组的自动化程度高于A组。如当天混样/单样测试数不大于48,则B组快于A组。如大于48且不大于96,则两者运行时间基本一致。两组的NA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30%,0.0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一种国产检测,分别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试验结果相关性良好,两者在使用性能、检测结果方面均较稳定;国产检测质量和检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和部分进口产品相比仍有些许差距,我们期待其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

  • 标签: 核酸扩增技术 血液筛查 国产试剂 检测系统
  • 简介:目的:确保血液检测盒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方法:2011年所购进的部分试剂批号变更时对外观、精密性、板底模式等项目进行质量抽检。结果:夏季室外温度较高,经物流运输时间过长,包装箱内冰块融化冷链失控导致2011年6月16日所购进的A厂抗-HCV试剂盒(批号2)和2011年6月7日所购进的B厂抗-TP试剂盒(批号3)精密性CV值均超出国家规定(CV≤15%)。同时抗~HCV试剂盒(批号2)板底不均一。均作退货处理。结论:我们在选择ELISA检验试剂时,不可以忽视使用前的质量抽检,要对每一批购进的试剂进行抽样检查,建立科学的接收标准,并及时和厂家进行沟通,以促进试剂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 标签: 检验试剂 质量抽检 冷链 精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第4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酶联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第3代酶联试剂和第4代试剂检测HIV10.5NCU/ml质控血清、卫生部HIV室间质评标本及7269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的HIV标志物。结果:对质控血清的检测显示第4代试剂灵敏度大于第3代;对72693例献血者标本HIV初筛检测,第3代试剂初筛阳性32例,阳性率0.0440%,第4代试剂初筛阳性为53例,阳性率0.0729%,显示2种试剂初筛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P〈0.05),但2种试剂的敏感性均为100%。在特异性方面,第4代试剂(99.94%)略低于第3代试剂(99.97%)。结论:未开展核酸检测的采供血机构,使用第4代HIV抗原抗体酶联试剂用于血液的常规筛查,能有效降低HIV传播风险,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检测试剂 质量评估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统计学方法对试剂评价的差异,为选择试剂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62416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双试剂初复检,并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差异对HBsAg2种试剂性能做进一步评价。结果:4项检测试剂符合率均大于99.8%;χ2检验分析显示,HBsAg2种试剂χ2=29.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项2种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4项检测均具有双试剂一致性,一致性程度均较高。为了排除样本阴性、阳性率分布差异,本文对Kappa检验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结果显示4项双试剂一致性均为极强。试剂性能试验显示,χ2检验唯一具有统计学差异的HBsAg2种试剂在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方面均相差不大。结论:χ2检验与Kappa检验结论矛盾,但反映了试剂性能的不同方面;Kappa检验对于试剂性能一致性的评价更加客观;对于不同试剂的评价应当结合性能试验和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 标签: 试剂评价 χ2检验 Kappa检验 综合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评价参考系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献血员抗-HCV检测策略。方法:使用Chiron的RIBAHCV3.0试剂确认献血员中筛查出抗-HCV阳性和阴性的血清标本,建立抗-HCV参比血清,评价8种国内外抗-HCVEIA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指标。结果:构建了抗-HCV诊断试剂评价质控体系,分别包括24份抗-HCV阳性标本、24份抗-HCV阴性标本及8份用于灵敏度评价的系列稀释标本;8种抗-HCVEIA试剂对参比血清的检测结果Kappa值分别为0.67、0.71、0.75、0.75、0.88、0.79、0.58。结论:自制抗-HCV试剂评价体系更适合各地的试剂评价工作,在制定筛查策略时,双抗原夹心法试剂优于间接法试剂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印迹 诊断试剂
  • 简介:目的:分析Anti-HCVELISA试剂确认结果,保证血液检测安全。方法:2个厂家各抽取2盒Anti-HCVELISA试剂,分别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参考品和做卫生部临检中心血清盘。结果:2个厂家Anti-HCVELISA试剂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AntiHCV国家参考品,有假阳性和漏检。2个厂家Anti-HCVELISA试剂做卫生部临检中心Anti-HCV临床科研血清盘都有不同程度漏检。结论:血站ELISA试剂确认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Anti-HCV国家参考品为试剂质量控制合格标准。卫生部临检中心Anti-HCV临床科研血清盘不宜作为试剂质量控制合格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 标签: ELISA试剂 确认 血清盘: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对抗-HIVELISA试剂进行动态质量评价,确保使用的试剂符合质量要求。方法:用国家参考品及临界值质控血清对抗-HIVELISA试剂进行考核。结果:抗-HIVELISA试剂有不合格的现象存在,国产试剂符合率优于进口试剂,不同厂家试剂的假阳性率及对弱阳性标本的检出能力存在差别、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盒质量也存在差异。结论:血站定期对抗-HIVELISA试剂盒监测并进行质量评价很有必要

  • 标签: 抗-HIV ELISA试剂盒 国家参考品 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基层输血科现有资源配制输血相容性检测验室内质控品,建立符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6-06配制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并与商品化室内质控品结果比较,评价自制室内质控品的临床可行性。结果: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与商品化质控品在批内稳定性及重复性检测、批间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批间差小,抗原抗体反应稳定性好,可以满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 标签: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量控制 质控品 均一性 稳定性
  • 简介:目的:在血液中心现行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的模式下,对核酸检测无效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的70231份血液标本进行核酸单人份检测(包括联合检测和鉴别检测)。结果:总测试数为78866,无效测试率为0.09%。2台仪器的无效测试率相近,但不同项目的无效测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鉴别检测的无效测试率显著高于联合检测(P〈0.01)。在无效结果的原因分布中,联合检测较平均,而鉴别检测分布不均,其中样品原因和其他硬件原因的出现频率,鉴别检测均高于联合检测。结论:核酸检测人员只有通过重视样品的检测前质量控制和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才能减少无效结果的出现,避免浪费。

  • 标签: 核酸检测 无效测试 联合检测 鉴别检测 错误信息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6年4月25日颁布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中对血液检测的隔离与放行做出了明确的要求〔1〕。根据规范的精神,我中心运用安全输血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对实验室检测的血液,实行检测结果批放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每一袋血液的检测结果真实可靠,进一步保证了用血的安全。

  • 标签: 血液安全 批次放行
  • 简介:2012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新版《规程》在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中规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方法,除现行的2种ELISA试剂检测外,还可选择1种ELISA试剂检测与1种试剂检测核酸的方法。

  • 标签: 核酸检测 质量控制 实验室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输血次数和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697例输注血小板制剂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697例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74例(10.62%);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输血次数呈正比(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等免疫因素刺激导致产生血小板抗体,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会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为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对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应尽量进行配合性输注。

  • 标签: 血小板抗体 阳性 输血次数 输注无效
  • 简介:如今大型医院的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为的干预越来越少,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也就成了必然趋势。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住院或门诊患者输注血液的总量和次数也是与日俱增。

  • 标签: 输血科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管理 安全用血
  • 简介:目的:探讨3种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改良hodge试验、CarbaNP试验、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CIM)筛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差异。方法:对23例待测菌株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录,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hodge试验17株阳性,阳性率为73.9%;CarbaNP试验19株阳性,阳性率为82.7%;mCIM试验20株阳性,阳性率为87.0%。结论:改良hodge试验步骤简单易行,结果稳定,阳性率高,但用时较长,可用于试验结果的再次验证,也可用于大量临床住院标本。CarbaNP试验前期准备及步骤复杂,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但它最短30min内出现结果,颜色对比显著,可用于实验初期的快速检验。mCIM试验操作简单,符合率和特异性高,结果易于观察,可用于常规实验室碳青霉烯类的检测

  • 标签: 改良HODGE试验 CARBA NP试验 mCIM试验 碳青霉烯酶
  • 简介: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农民无偿献血者与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为发展农民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帮助。方法:血液检测免疫用ELISA法和ALT用速率法,对2008-2011年本市农民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分别是2.17%、1.81%、0.26%、0.20%、1.02%。5项传染性指标不合格率比例依次为ALT〉HBsAg〉抗-TP〉抗-HCV〉抗-HIV。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5项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5.46%比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阳性率3.14%明显偏高。结论:做好农民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宣传工作及各项健康征询,建立农民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 标签: 农民 献血 结果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在常见的血液病中分布特征,探讨对血液病患首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价值。方法:用微柱凝胶方法对3742例血液病患者输血前抗体筛查和鉴定,分析不规则抗体的类型和特征。结果: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98例(2.62%),其中同种抗体53例(54.1%),以抗-E抗体最多;自身抗体45例(45.9%),以IgG型抗体最多。在所有血液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居首位。结论:血液病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对血液病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 血液病 不规则抗体
  • 简介:目的:研究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血液初筛过程中,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方法:运用瑞典进口CA62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集后1min、5min、10min及30min检测40例静脉血标本的血小板(PLT)和血小板体积(MPV)。结果:在标本采集后的1min、5min、10min及30min进行检测,PLT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PV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为10min。既可以满足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又能缩短献血者的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的献血体验。

  • 标签: 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 献血 血小板计数
  • 简介:目的:用微柱凝胶实验(MGT)检测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预防和减少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MGT技术对需要输血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初筛抗体阳性标本采用MGT技术使用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的1~10号谱细胞鉴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2者相符为抗体阳性。结果:MGT技术检测申请输血患者5692例,检出特异性抗体6例,全部为Rh抗体。阳性率为1.05‰,其中抗D2例,抗E2例,抗Ce1例,抗cE1例。结论:MGT技术检测受血者免疫性不规则抗体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有效预防ABO以外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MGT技术可以常规用于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

  • 标签: 微柱凝胶 不规则抗体 筛查
  • 简介: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可在人之间通过一定传播途径传播。由于具有极快的蔓延速度和极高的致死性,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其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尤为重要。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检测模式
  • 简介:目的:用全自动微孔法代替传统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并对改进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方法: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法与传统甲苯胺红卡片试验(TRUST)法对比检测了75例梅毒患者和1061份献血员的血清,不符合者用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法验证。对18000份献血员标本用改进的方法检测,并与传统方法对比,用TPHA法验证。结果: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75例梅毒患者血清均呈阳性结果,但改进方法比传统法的凝集颗粒大而均匀,更易判读。在1061份献血员血清中,用改进的方法检出2份阳性血清,并经TPHA证实,用传统方法则判为可疑血清。用改进方法在18000份献血员的血清中的7份标本呈阳性,TPHA方法亦为阳性,而传统方法3例呈阳性;2例可疑,2例阴性。结论:改进的全自动微孔板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标准化等优点,适合献血员筛查和临床大批量梅毒患者标本的检验。

  • 标签: 梅毒抗体 检测 全自动 微孔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