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GAS6在儿童下呼吸感染性疾病和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40例疾病组和5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GAS6、PCT和CRP水平。比较各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GAS6、PCT、CRP的差异。同时,绘制各诊断指标的ROC曲线。结果:脓毒症组、细菌性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患儿的血清GAS6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支原体肺炎组患儿的GAS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儿血清GAS6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此外,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GAS6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P〈0.05),但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患儿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诊断脓毒症还是细菌性肺炎,GAS6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PCT和CRP(P〈0.05),但诊断病毒性肺炎时,GAS6与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下呼吸感染性疾病中,患儿血清GAS6、PCT和CRP会显著升高。但GAS6对儿童下呼吸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不及PCT和CRP。

  • 标签: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脓毒症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PV)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TE)是采用多功能血细胞分离去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红细胞,以达到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我科2005年6月-2009年8月运用Mcs+血细胞分离进行红细胞单采治疗PV患者14例,短时间内让患者RBC、Hb、Hct接近正常水平,

  • 标签: Mcs+血细胞分离机 红细胞单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随着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快速推广应用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的完善与普及[1],近年来我国采血小板制品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满足采血小板制品的临床供给,同时减少不合理的过期报废,在国内许多地区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采供血机构实施采血小板的有效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构建一个有效库存管理的保障体系,来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有效库存管理的基础。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库存管理 初探
  • 简介:目的:通过对初次无偿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无偿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并发展为固定捐献者的影响。方法:对2006—2008年842人来本站初次捐献采血小板者实施献血前、中、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2006、2007、2008年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初次献血者保留为固定献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95%、72.33%、87.36%。结论:对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对稳定固定采血小板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保留 固定 机采血小板
  • 简介:临床检验水平关系到医疗质量,临床检验标准和规范管理是目前我国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加强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的标准建设,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根据省卫生厅制定的标准,对81所临床实验标准管理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实验室 标准化 管理
  • 简介:目的:建立并改良磁珠提取基因DNA的方法,以应用于HLA常规测序分型。方法:使用磁珠法自动提取系统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DNA定量仪测定DNA浓度与纯度,利用测序仪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相关的分析软件进行HLA分型结果分析。比较改良前后DNA浓度与纯度、HLA分型结果成功率、信噪比及测序胶图的反应格局。结果:改良后96份DNA浓度的均一性、纯度均优于改良前;32份HLA分型结果中HLA-A、B位点成功率改良后高于改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后32人份HLA-B第二外显子信噪比(N/S)合格率均高于改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后32份分型胶图反应格局均优于改良前。结论:改良磁珠提取DNA法能稳定、可靠地应用于HLA测序分型,具有快速、高通量化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脱氧核糖核酸 标本 基因分型 测序分型
  • 简介:目的:对台州地区采血小板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献血宣传方式,有效保留和招募采血小板献血者,确保本地区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对台州地区2009-2013年采血小板采集的情况(包括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性别、血型,淘汰原因等)通过officeexcel、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台州无偿成分献血人口比例高于2011年全国水平,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多分布于26~45岁,血型分布与台州地区人口血型分布基本一致,在各个淘汰指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全血白细胞计数的淘汰率较高。结论:台州地区无偿捐献采血小板的工作中,可加强对年轻人群及女性的宣传号召力度,继续提高献血者的主动屏蔽意识,以减少成分献血的淘汰率。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台州地区 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评估一种改良的血浆置换术在治疗成人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确诊的116例重型ITP患者随机分组进入A、B、C组,A组为改良的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43例患者,B组为传统的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37例患者,C组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治疗36例患者。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浆蛋白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提升及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比较,A组在提升血小板速度及幅度方面更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清除血小板相关抗体能力更强,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凝血时间、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浆球蛋白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置换后24h内浮肿、头晕、乏力症状发生率较B组有所升高,但A组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结论:改良的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成人重型ITP中疗效明确,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及传统的血浆置换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较传统血浆置换降低,不受血浆供给限制,随时可以开展,可节约大量血浆。但有可能发生低血浆蛋白血,尤其是低球蛋白血,需要积极预防。

  • 标签: 血浆置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以便监测和控制,使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方法:对我站2013年3月330例献血者整个采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等血液参数,以及性别,体重,血管,环境温湿度,采血技术等与采采集过程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采前宣教,认真筛选合适献血者;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全程服务质量。能使采过程顺利进行,缩短采时间,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巩固和扩大采献血者的队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 影响 因素
  • 简介:近年来,核酸检测技术在我国得到逐步的推广和应用[1-4],并已成为血液筛查实验的重要试验手段,但因其灵敏度高的特点,同时实验也容易导致污染,笔者结合工作中实验污染发生和处理案例,探讨核酸实验污染的监测和处理策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核酸检测 实验室污染 污染监测
  • 简介: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改良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来评估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贮存式自身输血(PABD)的临床疗效和实用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PABD实施方案,有效节约血液资源,为临床贮存式自身输血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自愿进行PABD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经过PABD适合度的评估,以评估级别,采用随机法,随机分配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为PABD组,对照组为异体输血组。用改良的质量调整生命年(IQALY)来分析2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术后感染及预后情况。评估PABD的临床疗效和实用性,为临床开展贮存式自身输血治疗提供科学可靠有效的依据。结果:在IQALY的分析应用中,我们将较小的值定义为较为优良的生活质量;用IQALY计算得出值:IQALY试验组=16.67;IQALY对照组=34.00。结论:进行PABD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平均住院天数更少,在手术后输血不良反应和感染少,临床医生在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建议考虑这些后续的效应和作用。

  • 标签: 改良的质量调整生命年 贮存式自身输血 择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PE)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MC)临床疗效。方法:应用HeamoncticsMCS加全自动细胞分离对7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共行血浆置换术23人次,置换出自体血浆20400ml。结果:7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中有5例行3次血浆置换术;2例行4次置换术后脱离呼吸自主呼吸恢复,经对症治疗康复出院。结论:血浆置换术在抢救MC的患者过程中疗效迅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肌无力危象 血浆置换术
  •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献血者捐献采血小板低钙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对高危群体进行积极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大连血液中心2015-01-12月采血小板8542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献血次数及捐献量不同,分成3组进行χ~2检验。结果:3组数据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女性,初次,捐献2个治疗量献血者更易出现低钙反应,采血前做好充分的宣教工作,并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采血中使用加热毯,覆盖穿刺手臂,可预防及减少低钙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低钙反应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迅速的发展,人们对血液质量、输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国血液供应短缺,但每年过期报废的血液却高达十几吨,这主要是血液库存管理不善导致的。要实现安全输血,即血液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血液库存的安全必不可少。本文就血液在库存时的标签、性质、入库信息、

  • 标签: 血液库存 标准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 实施过程
  • 简介:按照卫生部卫办发[2002]116号关于《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通知,医院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采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患者医疗信息及相关的管理信息而建立的人机系统。数据的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信息 输血 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如今大型医院的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程度越来越高,人为的干预越来越少,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也就成了必然趋势。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住院或门诊患者输注血液的总量和次数也是与日俱增。

  • 标签: 输血科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管理 安全用血
  • 简介: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疗效好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血小板输注是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注血小板对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和功能障碍性出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采集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健康和心理素质有严格要求。同时还需要特殊设备、先进的采集技术及特殊的服务,因此每一步工作的细致与谨慎对保证血小板的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 机采血小板 解聚 处理对策
  • 简介: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在这支可贵的献血队伍中,少部分志愿者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精神、身体、采血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周围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献血后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甚至献血不成功。

  • 标签: 无偿献血 人性化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输血管理在ISO15189实验认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检验科2008年1—12月的输血情况。结果:2008年全院用血量5742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23.1%。全血用量减少40%,冰冻血小板用量增长103.8%,血浆用量增长92.30%,悬浮红细胞增长19.10%。结论:加强临床用血的监控,有助合理用血,有利于ISO15189实验认可。

  • 标签: 检验科 临床输血 ISO15189实验室认可
  • 简介:目的:对妇科患者生殖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80例妇科门诊患者,用一体试剂盒进行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培养和检测。结果:580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有315例,检出率为54.3%(315/580),其中Mh和uu的检出率分别为4.7%(15/315)和61.0%(192/315),Mh和Uu的混合感染率为34.3%(108/315),uu的检出率和Mh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O.05)。对于单纯的Uu感染,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性最高,均超过75%,其他10种药物耐药性均小于50%;单纯Mh感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均有较高耐药性,超过70%。Mh和uu的混合感染对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超过70%。结论:女性生殖内支原体检出率较高,且以单纯uu感染为主;治疗方面,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线药物进行仲用.

  • 标签: 支原体 女性生殖道 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