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作者: 王吉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云南 昆明 652200
  • 简介:目的 探究对特发性肺纤维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后其疾病恢复情况与整体成效。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在院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患者50例,依据奇、偶数列数字法分成探究组(n=25,补肾活血方治疗)与对照组(n=25,常规西药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疾病恢复情况与整体成效。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干咳、呼吸受限、口唇发绀、杵状指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胸部CT影像学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接受补肾活血方治疗后,可显著提升肺通气功能,增强动脉血的载氧量,有效改善氧化或抗氧化失衡问题,减小炎性反应, 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提升痊愈速度,效果较佳,可在临床相似病例中普使用,其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补肾活血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板式抗结核药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抗结核药损害病例。结果板式抗结核药更易引起损害。

  •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临床观察 板式
  • 简介: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而阿米巴脓肿是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由肠腔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溶解坏死而成为脓肿,因而称为阿米巴脓肿。本文报告巨大阿米巴脓肿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 标签: 阿米巴肝脓肿 胸腔积液 误诊 阿米巴滋养体 阿米巴病 阿米巴原虫
  • 简介:目的对我所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损害165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抗结核药致损害的最佳疗效。方法对于ALT在80~150单位之间且无临床症状者继续使用原治疗药物,并加用护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ALT升高在150单位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害大的药物,并辅以保降酶治疗,待ALT转为正常时,再逐渐加用抗痨药物,每周复查肝功能。结果本组165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虽然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严重损害,但只要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适当处理是可以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并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的。临床上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性损害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对完成抗结核全程化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男性近年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女性的第二位死因。肺癌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而女性肺癌的增高趋势尤为明显,因此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二十年来,由于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纤支镜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近3年来,每年进行纤支镜检查2000例次以上,病理科每月新诊断肺癌病例近60例,其中63%依靠纤支镜检查确诊。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572例资料完整的女性肺癌纤支镜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女性肺癌在纤支镜下的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疑似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胸部影像学表现疑似结核病变特点的59例痰菌阴性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观察病变,同时行活检、刷片及灌洗液等检查,通过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分析结果。结果59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结核49例,2例确诊为肺癌,其中刷片找到抗酸杆菌者32例,活检确诊结核的34例。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 结核 诊断
  • 简介:患者,男性,22岁,农民,未婚。2009年2月16日因咳嗽、发热半月。胸片示右肺第四前肋以下可见外高内低抛物线影。初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入院。患者人院前曾在综合医院按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异烟肼片0.3/日,利福平0.45/日口服10天。查血沉40mm/h,肝功能:谷丙转胺酶123U/L,谷草转氨酶69U/L,PPD试验阳性。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昏迷 结核性胸膜炎 谷草转氨酶 死亡 板式
  • 简介:介绍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空洞4例。病例1:患者某男,25岁。2002年8月胸部CT见:双肺上叶可见斑片状、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右肺上叶空洞形成,可见支气管扩张。2002年10月(口服抗痨药治疗2月后)胸部CT复查见:双肺病灶范围缩小,空洞缩小,支气管扩张无变化。2002年10月5日开始加局部用药,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治疗共计6次,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肺结核空洞 支气管扩张 介入手术治疗 胸部CT 右肺上叶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采用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采用钳夹、刷检、灌洗联合取材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比较三种不同取材方法及联合取材方法获取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钳夹、刷检、灌洗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82.02%、69.44%、55.96%,三种方法联合后总阳性率为98.86%,联合取材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取材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239例肺癌,对其病理类型与纤支镜下病变特点、病变部位、年龄、性别、吸烟等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39例肺癌中,鳞癌占46.0%,腺癌占23.0%,腺鳞癌占2.1%,小细胞癌占16.7%,其他肺肿瘤占12.1%;管腔生长型改变是最常见的肿瘤生长方式,占63.6%,且多为鳞癌;肺癌多侵犯1个部位,占93.7%,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侵犯肺上叶多于下叶;男性鳞癌的发病率最高,占50.3%,女性腺癌发病率最高,占45.2%;肺癌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后开始下降;男性鳞癌患者吸烟率达75.8%,腺癌吸烟率为69.4%,小细胞癌患者吸烟率最高,占80%。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均有所不同,但存在一定规律。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肺不张的原因,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80例肺不张病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肺不张形成原因、不同疾病肺不张的好发部位及分布。结果肺不张形成的疾病以肺癌71例(39.44%),炎症56例(31.11%),结核31例(17.22%)多见。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了解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肺不张 检查结果分析 不同疾病 好发部位 回顾性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麻醉途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用2%利多卡因,分别经鼻腔和咽喉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经不同途径麻醉后,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程度及各时点(麻醉后检查前(T0)、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1)检察时(T2)及检查后0.5h(T3)的HR、MAP、SpO2的比对。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达82.5%,显著优于对照组(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不良反应率达19%,对照组为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实验组各时点各项生命体征均比B组平稳,两组在T1时点HR及MA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时点MAP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鼻腔喷射麻醉优于咽喉部喷雾麻醉。

  • 标签: 麻醉 途径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引起损害的疗效。方法在我所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486人,分为观察组,238例,对照组248例,两组均给予2RHZE/4RH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西利宾胺治疗,对照组加服肌苷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损害21例(21/238)占8.8%,对照组发生损害64例(64/248)占25.8%两组比较P〈0.05。结论西利宾胺能较好预防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损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西利宾胺 抗结核药 肝损害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193例肺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研究193例肺癌病人胸部CT、纤支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本组193例肺癌有28例直径2cm以下早期肺癌,其胸部CT常见恶性征象出现率:分叶征57.1%、毛刺征39.3%、空泡征25%、胸膜牵拉征28.6%;2、193例肺癌纤支镜下形态特征共分四型:腔内增生型40.9%、管壁浸润型21.2%、管外压迫型33.6%、未见异常型13.5%。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主占50.7%;管外压迫型以腺癌为主占58.5%;3、管内增生型肺癌的钳检检出率高达97.2%,与刷检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部CT、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 标签: 肺癌 胸部CT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病理
  • 简介:目的对肺栓塞再发与不同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经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初次肺栓塞患者56例,以及再次发生肺栓塞的患者17例,进行血浆蛋白原水平进行监测,研究与分析.结果初次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肺栓塞再发患者(P〈0.05).未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P〈0.05).结论肺栓塞的再发与否与患者的血浆蛋白原水平的高低有关,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越高肺栓塞患者再发的机会越大,对肺栓塞的再次发生有预测意义.

  • 标签: 肺栓塞 肺栓塞再发 血浆蛋白原水平
  • 简介: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肺泡灌洗联合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内科常规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标签: 肺泡灌洗 纤维支气管镜 吸入性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抗结核药物性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n=60)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9.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损害安全有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复方甘草酸苷 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患者为18岁,男性,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9年,加重1周,于2007年11月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年前,玩耍时不慎将针头吸入气管内,当时无明显不适,未予治疗,9年前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受凉后尤著,无咯血、胸痛、胸闷等不适,经服用药物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一直未予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入院前1周受凉后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在当地县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左肺下叶金属异物(如图1,2),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入院查体:T36.8℃,P80次/分,R16次/分,BP105/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啰音。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滞留支气管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