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称“五十肩”。肩周炎并非独立疾病,主要是由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和粘连而引起,其主要症状是肩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尚未有满意的治疗方案。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对不同发展时期的肩周炎运用以注射、针刀和手法松解为主的阶梯治疗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药物疗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三阶梯疗法 肩周炎 关节活动障碍 治疗方法 “五十肩” 关节周围
  • 简介:目的:经皮穿刺四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四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时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良。

  • 标签: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联微创疗法 保守治疗
  • 简介:为了促进中西医疼痛治疗技术交流、推广,提高疼痛工作者的临床水平,逐步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医疼痛系列技术研推工程”,疼痛学分会将于2011年4月在北京市举办疼痛微创疗法与药刀靶向治疗班。现将培训各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靶向治疗 微创疗法 疼痛 药刀 中华中医药学会 技术交流
  • 简介:疼痛是由于刺激造成的组织损伤以及伴随的情绪反应,急性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而慢性疼痛则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近年来,很多的研究都聚焦于慢性疼痛的治疗。脊髓神经刺激疗法(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已经被证实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就SCS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一综述。

  • 标签: 脊髓电刺激疗法 慢性疼痛 神经刺激疗法 疼痛治疗 情绪反应 组织损伤
  • 简介: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由外周神经或脊髓损伤、疾病所引起,并往往持续到原发损伤愈合后数月甚至数年,与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伤害性疼痛和炎性疼痛不同,普通镇痛药物往往效果欠佳,而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应又与疾病的病因学有关,某些药物叉神经后遗痛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幻肢痛却无效,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单一药物所有类型神经性疾病疾病都有效,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镇痛药物 治疗靶点 神经性疾病 脊髓损伤 神经后遗痛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 标签: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注射疗法 小针刀疗法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指数
  • 简介:女,4天,3.5kg,因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道瘦行肛门重建术。术前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示法鲁氏四症,心室水平存在双向分流,射血分数(EF)70%,血红蛋白(Hb)165g/L。术前30min肌注冬眠灵1mg/kg、冬莨菪碱5μg/kg。入室后患儿哭闹,口唇紫绀,HR122次/分。安抚患儿安静,连接监护仪,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法鲁氏四联症 小儿 麻醉处理 病例报告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娩镇痛已经逐渐被广大产妇及其家属接受。许多临床医生尝试着将麻醉性镇痛药物应用于临床静脉分娩镇痛。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镇痛 分娩
  • 简介:实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第一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由于工作压力和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最近被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一种降血糖药。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每周饮酒2—3次。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 标签: EASI 12导联技术 跨科室患者 数据传输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罗派卡因分别伍用芬太尼和吗啡对上腹部手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1例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RM组和RF组,接受PCEA治疗。RM组为0.2%的罗派卡因加吗啡50μg/ml,RF组为0.2%罗派卡因加芬太尼5μg/ml.每次启动PCA泵给药6ml。结果:RM组和RF组均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安静时RM组的VAS评分波动于27~38mm之间,RF组为28-39mm,活动时RM组的VAS为38~56mm之间。RF组兔36-58mm之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F组罗哌卡因的用量显著大于RM组(P〈0.01),RF组与RM组出现单侧或双下肢麻木的比例为5:1,恶心,呕吐、瘙痒.镇静评分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无一例呼吸抑制出现。结论:0.2%的罗哌卡因加小剂量吗啡或芬太尼对上腹都手术后PCEA的效果相当,RM组可明显减少罗哌卡因的用药量。

  • 标签: 罗哌卡因 硬膜外 镇痛 病人控制 吗啡 芬太尼
  • 简介: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目前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至今尚无一种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乙醇,甘油,阿霉素,亚甲兰等),经皮射频热凝术,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叉神经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冷冻疗法等)。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治疗 病因 发病饥理 药物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
  • 简介:为促进我市重症医学发展,提高重症诊治水平,规范基层ICU建设,重庆市医学会将于2012年在重庆召开第届重症医学大会。大会将介绍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研讨基层Icu的建设和规范问题,交流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中临床和科研成果。

  • 标签: 重症医学 医学大会 重庆 ICU建设 医学发展 医学领域
  • 简介: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佛山市水区人民政府、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第届基因技术产业大会,将于2009年12月1日至7日在广东佛山召开。

  • 标签: 基因技术 产业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医药生物技术 人民政府 佛山市
  • 简介:续上期4.神经破坏药的神经阻滞疗法使用神经破坏药治疗二三又神经痛己逐年减少,原因之一是神经血管减压术作为根治手术开始普及,而且高频热凝固法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特别是最近神经破坏药无水乙醇引起的并发症受到重视,有人主张不应使用无水乙醇阻滞。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治疗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破坏药 神经血管减压术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