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物置入“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简称控制装置)后控制粪便排泄的效果。方法采取类似于Miles手术方式,切除猪的直肠、肛管、肛门括约肌,将全置式人造排便装置置入猪的体内,将末段结肠与会阴部皮肤创口吻合,测试12头实验猪的术后排便控制效果。分别进行装置功能测试、控制装置的安装调控与更换试验。结果11头实验猪在术后2wk,1头猪在测试后3wk达到了理想排便控制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控制装置能简捷有效地控制粪便的排泄:控制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

  • 标签: 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 动物 手术方式 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输对脑膜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全麻诱导后30min内输入琥珀酰明胶15ml/kg。手术开始时用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65±5)mmHg,并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并回输术野出血。对照组除未行控制性降压外,其余操作均同观察组。两组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时间,并分别于AHH前后、术毕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pH值、碱剩余值。结果观察组失血量[(837±245)ml]和自体血回输量[(405±123)ml]均低于对照组[(1197±295)ml]和[(593±247)ml](P<0.01)。两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两组各时点pH值、碱剩余值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5例输入去白悬浮红细胞2U,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ml。两组均未发生创面异常出血、肺水肿及心衰等并发症。结论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脑膜瘤手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技术可减少输血反应。

  • 标签: 脑膜瘤 血液稀释 外科手术 降压 控制性 自体血回收
  • 简介:1.质量控制的必要性X-刀是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进行病变定位,用小野集束单次或多次大剂量照射颅内不能手术的病变。从早期的治疗脑静脉畸形(AVM)等良性病变扩展到治疗小体积的恶性肿瘤。由于它不开颅也能治疗颅内病变,因此,受广大患者和神经外科医生的青睐。X-刀治疗一般要经过病变定位、计划设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技术 X刀 质量控制
  • 简介:随着对盆腔解剖和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保留肛门,保肛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术式。高质量的手术需要同时在肿瘤学和功能学方面使患者受益,因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需兼顾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原则、安全的远切缘和环周切缘是保证肿瘤学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而保留更多的肛门括约肌以及术中对盆腔植物神经的保护则是改善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功能
  • 简介:背景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手术前给予醋酸乌利司他(ulipristalacetate)与醋酸亮丙瑞林等相比,其治疗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尚不清楚。方法研究者采用双盲非劣效性试验,将307例有瘟状的子宫肌瘤和子宫出血过多的患者随机分配入接受为期3个月每日口服醋酸乌利司他(剂量为5mg或10mg)的治疗组或者每月1次肌肉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剂量为3.75mg)的治疗组。主要研究目标为评估在第13周时子宫出血已控制的患者比例。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 子宫肌瘤 出血过多 治疗疗效 非劣效性 肌肉注射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血压脉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晚期肺癌 疼痛 护理
  • 简介:现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迅速应用到放射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简要介绍MRI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与放疗相关的内容:肿瘤可视化和成像特点、模拟定位以及外放疗中的影像引导作用。关注点在于还原放疗中MRI技术的最新进展。

  • 标签: 放疗 成像
  • 简介:人体的肝回韧带是胚胎时期左侧脐静脉的残留组织、呈条索状结构.肝圆韧带连于脐和门静脉左支之间,可分为腹膜内位段和腹膜外位段面部分,按其行程可分为腱膜下段、游离段、裂隙段和脐门连接四段[1].肝外段和肝内段分别长约(14.51±3.44)cm和(5.75±0.99)cm[2].

  • 标签: 临床应用 圆韧带 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对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肺癌患者18F-FDGPET显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V)均以2.5界定为肺癌病灶.结果PET用于肺癌临床:①敏感性92.8%;②特异性89.3%;③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91.O%;④假阳性率5.4%,假阴性率3.6%;⑤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稍高于CT,分别为85.0%和70.0%;⑥PET在评价传统的三维定位适形放射治疗及局部病灶消融疗法的疗效以及随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18F-FDGPET可用于肺癌的诊断、分期、评价疗效及随访.

  • 标签: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指示性摘要】本文就常用激光在喉癌治疗中的特点,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手术切除的最大安全范围,疗效等作一综述。

  • 标签: 激光 喉癌 治疗
  • 简介:放射性核素唾液腺显像能很好地显示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功能,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并有其特有的优点。随着核素显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唾液腺显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近年来唾液腺显像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唾液腺 显像 临床应用
  • 简介:1990年~1993年,我院对30例乳房肿块的患者采用GE9800CT机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淋巴结有无转移,特别是临床不能触及的内乳淋巴结有无转移,乳腺组织内、外肿块的鉴别,皮肤及乳腺后间隙有无改变,能提示明显影像学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现结合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CT 乳房肿块 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超声造影技术,亦即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是本世纪初在欧洲发端、2004年引入我国的一项超声诊断新技术。CEUS使用的造影剂主要成分为惰性气体,以迄今惟一在我国上市的SonoVue(声诺维)为例,

  • 标签: 肝脏肿瘤 超声造影 诊断治疗 应用
  • 简介:超声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radiationtherapy,IGRT)是通过采集靶区二维超声断层图像或三维重建技术,辅助减小分次治疗的摆位误差、分次治疗间的靶区移位和变形以及同一分次中的靶区运动的技术。本文将系统回顾三维超声成像作为日常图像引导工具在放疗中的应用,并讨论这种成像技术在多种部位(如前列腺癌、妇科肿瘤和乳腺癌)中包括详细的扫描、采集技术及使用步骤的运用。最后,简要回顾放疗中用于靶区定位的其他成像技术,并比较这些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

  • 标签: 超声成像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方式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里程碑式的INT0116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该文就目前胃癌中放射治疗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癌 放射治疗 靶区 D1/D2清扫术
  • 简介:健择(Gemcitabine吉西他滨)为抗嘧啶代谢类抗肿瘤新药,是阿糖胞苷类似物和核糖核苷还原酶抑制剂,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我院1999年9月用其治疗肺腺癌患者5例,胰腺癌和乳腺癌患者各1例,现将其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39~68岁;肺腺癌5例,胰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1例.病期均为Ⅳ期,伴有脑转移、多发骨转移各2例.患者在使用健择前,均有使用多方案、多周期化疗史.

  • 标签: 腺癌 药物治疗 健择 抗嘧啶代谢类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成像序列在乳腺肿瘤MR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乳腺肿瘤MR受检者进行T2WI、DWI、T1WI动态增强扫描和T1WI延迟扫描,分析各种成像技术的应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组75例患者的扫描图像中达到优良的百分比T2WI为93.33%,DWI为18.66%,T1WI动态增强扫描为72.00%,T1WI延迟扫描为97.33%。结论减少运动伪影,序列优化缩短检查时间,合理应用脂肪抑制技术,对DWI序列b值的正确选择,以及充分应用并行采集技术等均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MR检查的图像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胰胃吻合术的术式合理性及预防术后胰瘘的作用.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8年8月间,25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胰瘘、胆瘘、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例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众多方法中,胰胃吻合术能够有效预防胰瘘的发生,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 胰液漏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