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院内感染防控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微生物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Ⅱ级+Ⅲ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利于及时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易感人群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实行微生物检验控制,观察组患者运用微生物检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重度感染率为18.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3%,P<0.05;对照组患者中中度感染率为38.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43.33%,P<0.05;对照组患者中轻度感染率为4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3.33%,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并且针对病原菌的监测和预测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早日获得健康的身体,因此,此方法值得更深一步的应用和研究。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糖控制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与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加血糖控制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优劣。结果①B组SOFA、APACHE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优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住院时间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将血糖控制运用在重症监护室中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还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 血糖控制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4例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7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92.38±3.47)分和院内感染发生率(2.36±1.42)分均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85.52±1.96)分和院内感染发生率(5.45±1.86)分(P<0.05)。结论将外科护理管理运用于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的疾病护理过程中,有利于避免患者受到医院感染问题的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减少护理出现的并发症,让病人早日康复,找出相应的护理依据。方法按照病人的身体病症提出相应的问题,循证支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方法正确,措施得力,不仅有效的提升病人的救治率,还可以减少出现的病残率,并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实践更具有科学性,同时有效的推动了护理理论的发展。

  • 标签: 循证护理 颅脑损伤 救护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创伤控制应用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重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并应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作为本次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4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选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的42例患者选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调查走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1.9(5/42),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1.42%(9/42)。对照组术后随访两年死亡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相关资料表示,选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内固定治疗方式,且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创伤控制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点环节管理在运行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第四季度9000份,2017年第一季度9500份运行电子病历的质量进行检查,根据《环节病历质量评价标准(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评价每个季度的病历质量。采用重点环节管理的办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监控。结果2017年第一季度的电子病历的质量明显的比2016年第四季度的电子病历质量高(P<0.05)。结论对电子病历的质量不断的加强重点环节监控,可以使病历整体的质量显著的提高,值得在电子病历管理的工作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重点环节管理 电子病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常规组75人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75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是98.67%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3.33%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更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能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质量管理 血液净化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信息化管理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前后的医疗质量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医院的医疗信息质量控制缺陷大幅度降低,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医院提升医疗质量和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管理 医疗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根据本次论文的要求,选出了符合要求的100名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00名符合要求的患者被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100名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根据研究要求,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干预方式后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8%),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3.68±2.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6.82±2.42),两组患者的数据分析后,(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疾病好转,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上述方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控制工作 手术室 细节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控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干预,预防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预防控制。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评定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中临床控制共41例,预防组总有效率为83.37%。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控制共4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预防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控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预防控制 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投诉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投诉事件发生比例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更高,组间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模式能够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与投诉发生比例,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馈控制 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控制ICU感染,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的68名ICU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感染概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感染的比例(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ICU感染 规范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理念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重症高处坠落伤病患5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急诊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分析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体温、狼疮抗凝物质和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为(11.3±0.3)s,明显比对照组的(16.1±1.5)s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重症高处坠落伤病患的急诊救治工作当中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促进生命体征改善。

  • 标签: 重症高处坠落伤 应用价值 损伤控制理念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眼科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90例实验组(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及感染率为7.50%;参照组患者投诉率为1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1.25%、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及感染率为21.2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馈控制 眼科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盆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严重盆骨骨折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即实验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实验组的25例患者行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严重骨盆骨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对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进行控制应用PDCA循环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接收的50例需要采取消化内镜进行检查的患者,并依据随机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24例对照组与26例实验组。将应用常规内镜检查护理干预组作为对照组,将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护理后两组心率、呼吸、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心率、呼吸、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改善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消化内镜检查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情况,稳定呼吸与心率指标,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 临床应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特重度烧伤合并多发伤临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以70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策略,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死亡1例(2.86%),并发症3例(8.57%),致残率为40%,漏诊误诊率为0;对照组6例死亡(17.14%),并发症18例(51.43%),致残率为74.29%,漏诊误诊率为28.57%。实验组的死亡率、并发症率、致残率、漏诊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无太大差异。结论针对特重度烧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策略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特重度烧伤 合并多发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在重型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及Barthel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预后情况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可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高的Barthel评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 重型脑外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内镜中心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实施内镜清洗消毒的99份资料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的99份资料(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内镜外表面、内腔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内镜监测合格率为100%,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应用护理干预举措,能有效提升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预防医源性感染。

  • 标签: 内镜清洗消毒 质量控制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