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虽然护理费用与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表示护理成本高就等于有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有责任去控制护理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然而,如何做到呢?本文所述的护理成本控制的方法,如果护理人员能控制成本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必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护理成本控制
  • 简介:摘要医院项目成本控制是医院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有效控制成本,是医院项目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医院项目整个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影响,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 标签: 医院项目 医院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的医院大部分属于公立的医院,因此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是提高我国医院在管理方面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加大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的举措。通过对医院的改革管理,减少公立医院的成本支出,从而达到有效的节约医院成本,以此实现社会和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医院服务的不断提高。

  • 标签: 公立医院 成本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运动控制理论是当前康复学届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运动控制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康复治疗方法、技术和手段将会为临床治疗和康复带来全新的进展。从运动控制理论的角度对动作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对脑瘫儿童动作训练,从而提高其康复治疗的效果。本文则是对运动控制在脑瘫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而为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脑瘫 运动控制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环负反馈控制模式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04%,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能够有效规避管道滑脱风险,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闭环负反馈控制 手术患者 术后管道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肾衰胶囊,观察其在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人参、紫河车为主药,加工制成硬胶囊。结果与结论肾衰胶囊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单,稳定,易于掌握。治疗慢性肾衰竭尤其对氮质血症期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肾衰胶囊 肾功能衰竭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笔者所在社康中心从2011年开始加强社区风险管理,建立与完善社康中心感染监控体系,督查措施落实率,并加强社康中心感染监测,为感染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对比分析未强化社区风险管理时(2010年)与实施社区风险管理后(2013年)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2013年我社康中心感染率明显低于2010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做好社康中心感染控制,加强社区风险管理,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社康中心借鉴。

  • 标签: 社康中心 医院感染 控制 风险管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按照损伤控制策略对患者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记录患者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3.95%(3/76),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3±4.5)d,骨折均一期愈合94.74%(72/76),延迟愈合5.26%(4/76);骨折愈合平均(3.5±0.6)个月,优良率为90.79%(69/76)。结论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损伤控制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收治的住院治疗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强护理管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13.3%(16/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30/1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降低医院感染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指导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有效性,旨在为临床提高检测合格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常规尿检样本128例为实验对象,现将其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统计两组患者不合格率,总结检测尿常规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对照组64例尿液检测不合格9例,不合格率为14.06%,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样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当、容器不合格、未经审核等,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保证仪器与材料合格、检测员操作规范、审核记录准确,研究组检测不合格率为3.13%,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尿常规检测工作的各个时间段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为临床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分析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一些基层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提出改进方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也适用于基层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PDCA循环管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通过DCS方法对其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达92.9%。结论DCS原则可根据损伤程度及患者特点进行合理的治疗选择,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损伤控制 腹部创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骨科患者疼痛原因及疼痛控制在骨科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4例。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且各52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疼疼痛控制管理和专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状况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疼痛控制在轻度33例(63.5%),中度14例(26.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 标签: 创伤骨科 疼痛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检验,采用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生物检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同程度感染率,有效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诊断结果进行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并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感染情况进行及时再检测和控制。比较两组感染情况和程度。结果观察组有感染患者3例,未感染患者37例,其感染率为7.5%,其中有1例为轻度感染,2例为中度感染,无重度感染患者;对照组有感染患者10例,未感染患者30例,其感染率为25.0%,其中有3例轻度感染,3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可见,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用于感染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病原体诊断准确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护理部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结果护理部于2009年至2012年坚持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有了逐步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量化评价 持续质量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院内感染控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500例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择取时间选在2013年2月2日至2014年2月2日,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院内感染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4.00%和2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内感染控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院内感染 优质护理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微生物检验可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病情和预后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对于临床诊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出于对临床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从人员资格、操作手册、仪器设备、培养基、试剂等几个方面对质控工作进行具体阐述。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小组,制订相关的工作流程以及实施相关的环节质量控制。结果实施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后对于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和存发等环节比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前的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制订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对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及做好各项消毒供应中心的监测是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开展三级护理质控体系的效果;方法病区采取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全体护士是护理质量的操作者也是自我管理责任人,按照护理工作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严格遵守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按护理质量标准做好自我管理,自查、自纠、互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工作符合质量要求。结论病区实施三级护理质控体系,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能最大限度消除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护理质量呈阶梯式提高。

  • 标签: 三级护理质控体系 过程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