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偏头癫痫神经系统常见病症,它们临床表现、发作特点以及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偏头癫痫具有高度共病性。这使得医师有时很难做出诊治。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上对两种病症及其相关病症进行比较,作一综述。

  • 标签: 偏头痛 癫痫 头痛
  • 简介:目的评价脑力隆在偏头治疗中对脑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影响及与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将83例偏头患者,分为脑力隆治疗组42例,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41例.治疗前后观察TCD、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对头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MCA、PCA、ICA血流速度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MCA、PCA、IC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力隆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治疗偏头中疗效更显著,这可能与其对血液粘度明显改善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脑力隆 经颅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神经内科
  • 简介:偏头临床最常见原发性头痛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偏头患者没有明显脑器质损害,不影响认知功能。但近年研究发现在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都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异常,常伴或不伴有脑血流低灌注、脑白质(灰质)损害变化

  • 标签: 偏头痛 认知功能 认知障碍
  • 简介:偏头眩晕神经科临床常见症状,有证据表明,与偏头相关复发性前庭系统症状一种独立临床病症。偏头是以发作性严重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一种常见慢性病症,一些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先兆症状。偏头患者常伴有前庭系统症状,其表现程度不等,既可以是明显眩晕,也可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不能耐受头部活动特异性较低症状。

  • 标签: 偏头痛患者 眩晕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病症 常见症状 系统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尼麦角林对成人偏头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56例偏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对照组(80例),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尼麦角林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治疗,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测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变化。结果(1)156例偏头患者服药前头痛侧与非头痛侧比较,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有显著差异;两组头痛侧之间及非头痛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明显,试验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头痛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56倒患者服药前头痛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增快。治疗后: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试验组头痛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且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尼麦角林可明显改善偏头患者脑血流,防止偏头发作。

  • 标签: 偏头痛 尼麦角林 脑血流
  • 简介:目的观察偏头患者血装饰品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38例无先兆型偏头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CGRP含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偏头ET、CGR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TCGRP比值升高(ET/CGRP)与偏头严重程度有关,重度者显著高于轻中度者.结论偏头发病可能与ET、CGRP水平失衡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肽 血浆 CGRP含量
  • 简介: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偏头发病为13%,女性发病男性3倍,且60%~80%具有家族遗传性,其发作多在20~64岁之间。由于偏头发生在生产力最旺盛年龄段,因此,其对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精神负担。无论有无先兆,偏头都是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偏头痛性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 家族遗传性 缺血性卒中 发达国家 精神负担
  • 简介:儿童偏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一直缺乏客观而实际可行实验室指标.近年,利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诊断成人偏头有了较大进展,但对儿童偏头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国内较少有专题报道,且观察结果迥异.为此,笔者对102例偏头患儿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系统
  • 简介:偏头一组由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所引起头痛,紧张、焦虑、抑郁占其诱发因素56%~75%[1];而40%~68%[2]偏头发作伴有焦虑不安、恐惧、抑郁异常情绪,发病过程中,相互促进,形成恶生循环,致使偏头反复发作.笔者采用黛安神加尼莫地平治疗偏头,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偏头痛 治疗 黛安神 尼莫地平 抑郁 焦虑
  • 简介:目的探讨偏头病人特异脑血流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过度换气试验对66例偏头病人进行检查,以评价病人脑血管CO2反应性.结果过度换气后,偏头病人TCD各项指标的变化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其CO2反应性增高.结论增高CO2反应性可能在偏头发病中起作用,同时这种特异性TCD变化也可以作为偏头一项诊断指标.

  • 标签: 偏头痛 二氧化碳反应性 脑血流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过度换气试验
  • 简介:目的探索在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有效措施.方法在"八五""九五"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两个街道约9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9年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总发病呈波动性下降,2000年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为130.2/10万,与1991年相比下降了25.8%.而监测社区脑卒中总发病呈波动性上升,2000年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为187.4/10万,与1991年同组相比上升了13.2%.1996~2000年脑卒中平均发病与同组1991~1995年相比,干预社区下降了13.0%,而监测社区上升了11.0%.干预社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变化趋势与程度不一致,其中以75~84岁人群下降最为明显.结论以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发病效果明显.

  • 标签: 脑卒中 发病率 综合性干预 健康教育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索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关系;抗焦虑抑郁药物在原发性头痛治疗中疗效评价.方法在门诊及病房工作中收集原发性头痛患者,以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黛力新组(黛力新、西比灵)对照组(西比灵),分别于治疗初作焦虑抑郁评分及头痛程度评定,然后于治疗后2周、4周复查焦虑抑郁评分及头痛评分.结果(1)原发性头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参差不齐,也即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不一,以轻中度为多.主要与发生焦虑抑郁时距有关;(2)原发性头痛经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其头痛发作频率、程度皆见明显改善,服药2周即显有效.4周时疗效已非常明显;(3)抗焦虑、抑郁药物对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明显.结论头痛发生可能与既往焦虑、抑郁有关;经抗焦虑、抑郁治疗能使原发性头痛治疗更加有效.

  • 标签: 原发性头痛 焦虑抑郁 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 简介:共患病(comorbidity)亦称共病、同病或合病,指同一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且相互难分主次、缺乏必然因果关联疾病。某些疾病易癫痫共存于同一个体中,不同疾病之间难分主次、相互影响,称为癫痫共患病…。癫痫相关头痛较常见癫痫共患病,影响生活质量,两者间关系复杂,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有时颇为困难。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现将癫痫癫痫相关头痛相互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癫痫 头痛 流行病学 机制 临床特点 预防与治疗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3岁。主因体位性头痛1月余,于2011年4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体位性头痛,表现为下蹲或平卧后站起时头痛加重,平卧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呈后枕部胀痛,发作1~2次,d,每次持续约数分钟,伴鼻塞,无流涕、咳嗽,无发热、盗汗,无视物模糊,无肢体麻木、乏力,无恶心、呕吐。

  • 标签: 颅内低压 综合征 头痛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影响方法:88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43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患者入组时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评价运动功能Barthcl指数(BI)评价ADL。结果:康复组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康复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ADL。

  • 标签: 卒中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1病例介绍患儿,女,10岁,因“3个月内抽搐2次”于2010年10月23日入本院儿内科。患儿于入院前3个月(2010年7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痛后出现抽搐,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紧闭、头后仰、全身僵直、双手握拳屈曲、小便失禁,持续约1-2分钟后白行缓解,缓解后意识清楚、全身发软,

  • 标签: 血管 脊髓 畸形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抽搐
  • 简介:  1文献检索  根据研究检索策略共筛选出6项关于脑出血(ICH)降压治疗研究,其中4项为非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被剔除.仅有2项回顾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见表1),这2项前后对照研究分别于1993年2000年发表,虽然均未能前瞻性地回答目前临床存在问题,但却有助于我们选择相关替代品及安全措施.  ……

  • 标签: 脑出血 降压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发病机制患者发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E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25例首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d内血清hs—C&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IschemicStroke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不同病因中,心源性卒中组hs—CRP水平最高[(8.09±4.4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5.89±4.02)mg/L]、其他病因组[(5.21±4.64)mg/L]、穿支动脉疾病组[(5.67±3.47)mg/L]、病因不明确组[(2.85±4.4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905,P=0.015);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发病机制不同,hs-CRP水平亦不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组[(7.88±3.35)mg/L]、混合机制组[(5.88±5.50)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5.15±4.56)mg/L]、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4.47+3.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821,P=0.013)。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CISS亚型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评定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46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54例,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92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Barthel指数fMBI)、生活质量指数(QLI)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HAMD量表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量表评分QLI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