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NeppleKG,etal.JUrol,2012,187(1):32-38〕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5000例患者诊断出肾癌,肾癌已成为男性第七大、女性第九大常见恶性肿瘤。研究显示肾癌发病近年呈稳步上升趋势,而总发病升高却可能掩盖肾癌发病年龄差异性。

  • 标签: 癌发病率 发病年龄 特异性 肾癌 基础数据 美国
  • 简介:《医方类聚·养生门》说:“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者,立可致死。”正确认识性生活生理性危害性很有必要,正确、健康、和谐、融洽生活,不但可以使夫妻感情加深,成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源泉,更重要正确生活夫妻身心健康、怡心养体、延年益寿保障。

  • 标签: 身体健康 男性 性生活标准 性交频数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阴茎疣状癌患者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5岁。肿瘤均为菜花状、外生型,最大径2~6cm,局限于阴茎头4例,侵犯至冠状沟近侧2例。3例在术前经病理活检确诊,另3例为术后病检证实。2例肿瘤侵犯冠状沟近侧者2例位于阴茎头肿瘤较大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1例局限于阴茎头与冠状沟之间者给予包皮环切术,1例局限于阴茎头者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分化好,标本切缘均阴性。6例术后随访2~4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6例阴茎疣状癌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未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选择手术方式合理,预后良好。

  • 标签: 疣状 阴茎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透前教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血肌酐〉442μmol/L、内生肌酐清除〈20ml/min慢性肾衰竭患者138例,随机分实验组73例对照组65例。实验组行透前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状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就业、临床指标),以及开始透析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就业、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均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前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透析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透前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血液净化技术并得到普及发展,对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做出不少贡献,但目前很多血液透析中心仅停留在延长患者生命上,对于如何控制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或多或少管理缺失。很多长期透析患者存在面色晦暗、皮肤瘙痒、高磷血症、肾性骨病、肌肉痉挛并发症,我们研究旨在阐述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及各种并发症改善情况。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通量透析 生活质量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中心 长期透析患者
  • 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血液透析治疗过程漫长,加上饮水、饮食受限,透析相关费用昂贵因素,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及精神负担。抑郁作为MHD患者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MHD患者抑郁患病明显高于正常人。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透析治疗过程 终末期肾脏病 maintenance 抑郁状态
  • 简介:自从Popovich1976年提出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概念以来,腹膜透析(PD)方法临床使用率得到较快增长,临床效果也明显提高。目前CAPD患者已占世界透析总人数14%。根据连续观察5年以上结果,CAPD与HD对于患者存活尚没有明显差别。另外,腹膜透析技术存活也在不断提高,资料表明,虽然持续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达到10年以上报道还不多.但是随着透析技术不断改进。

  • 标签: 腹膜透析 患者 CAPD 存活率 治疗 卧床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急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腹膜超滤功能、腹膜对小分子物质转运变化以及急性腹膜炎对患者血清白蛋白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3月期间因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住院22例CAPD患者(男12例,女10例)进行研究,收集腹膜炎发生后第1、3、6、9、12天腹透液标本,分别检测血腹透液常规及肌酐、糖、白蛋白、Na^+、K^+。同时记录每天腹透超滤量,并查看患者腹膜炎发生前最后一次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腹膜炎发生前2周每日超滤量并计算其均值,分别作为腹膜炎发生后腹膜对肌酐转运及腹膜超滤情况基线对照组。腹膜溶质转运计算通过同一时间点该溶质腹透液与血浆比值(D/P)测得。结果:与腹膜炎发生前腹透超滤量相比,腹膜炎发生后第1、3天超滤量明显减少,呈负超滤(P〈0.01);腹膜炎发生后各时间点肌酐D/P值均较腹膜炎发生前肌酐D/P值明显升高(P〈0.05);腹膜炎发生后第3、6、9、12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腹膜炎发生1天(P〈0.05)。结论:CAPD合并急性腹膜炎时腹膜超滤功能降低,尤以腹膜炎早期更明显;急性腹膜炎导致腹膜对肌酐转运增加及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

  • 标签: 腹膜炎 超滤 溶质转运 肌肝 白蛋白
  • 简介:目的:评估螺内酯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安全性。方法:经2月观察期后,29例维持性腹膜透析及31例肾功能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入选并完成研究。基线前观察期给予包括ACEI、ARB基础用药。治疗开始所有入组病人均予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治疗6月。测定基线、治疗1周及此后每月血钾浓度,测定基线、治疗后3月、6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B型钠尿肽(BNP)血醛固酮(ALD)浓度。结果:(1)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治疗6月后腹膜透析组LVEF、LVMI、BN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基线值比较,腹膜透析组治疗6月后LVEF明显提高[(52.42±4.71)%vs(40.12±5.11)%,P〈0.01],LVMI明显降低[(120.42±19.72)g/m^2vs(135.93±22.75)g/m^2,P〈0.05]。BNP明显降低[(3898.2±1052.7)pg/mlvs(1535.4±1044.2)pg/ml,P〈0.05]。(3)与治疗前比较,腹膜透析患者治疗后血醛固酮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所有腹膜透析患者治疗期间血钾浓度均未超过6.0mmol/L,但与基线值比较,治疗1周时血钾水平升高[(4.78±0.75)mmol/Lvs(4.35±0.54)mmol/L,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应用于腹膜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同样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对血钾影响小,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螺内酯 腹膜透析 心力衰竭 高钾血症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2~4期未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对肾功能进展影响方法对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138例CKD2~4期患者规律随访2年并定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及血肌酐测量,同时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比较CKD2~4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将138例患者根据肾功能进展情况分为肾功能进展组与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2组基本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结果①CKD2~4期患者生活质量10个维度得分比较,CKD4期组均较CKD3期组、CKD2期组低,且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功能进展组与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肾功能进展组体质量指数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10个维度中,肾功能进展组得分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肾病负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社会情感、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症状影响身体功能、情感状况为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肾小球滤过下降而降低,且肾功能进展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中症状影响身体功能及情感状况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提示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加速病情进展恶性循环,关注其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在保护残余肾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及中分子物质清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D患者日趋增加,降低PD患者病死,使其获得良好长期生存,一直大家共同关注课题。本文将影响PD患者病死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病死率 终末期肾脏病 残余肾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性内分泌治疗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29例采用持续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发生激素非依赖或疾病进展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进展至终点时间,生活质量评价以量表EORTCQLQC30及子量表QLQPR25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持续内分泌治疗组平均治疗期20.4个月,最低PSA平均值为0.025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第一周期,平均治疗9.7个月,间歇8.7个月,最低PSA平均值为0.026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平均进展时间为26.6个月,持续内分泌治疗组为22.4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生活质量、治疗相关症状等方面评分均无差异。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持续治疗在延迟疾病进展至激素非依赖时间上没有益处,但能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在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上两组比较无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癌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MMP-3TIMP-1表达水平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A组)、假UUO组(B组)、UUO组(C组)、苦参碱低剂量治疗组(D组)、苦参碱高剂量治疗组(E组)福辛普利对照组(F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第7d、14d各组大鼠MMP-3TIMP-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方法分析二者在C组中相关性。结果:在C组各药物组中。MMP-3表达水平在第7d、14d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但各药物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TIMP—1在A组B组表达最低,各药物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MMP-3TIMP-1在E组与F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3与TIMP-1在C组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苦参碱可部分恢复肾小管间质MMP-3表达,降低TIMP-1表达,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

  • 标签: 苦参碱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MMP-3 TIMP-1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对其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12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79%(26/33)、80.00%(28/35)、60.98%(25/41)、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6%(18/31)、63.64%(21/33)、48.89%(22/45)、80.00%(48/60)(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后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甲状旁腺素、血β2-微球蛋白)均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组分别为(234.7±58.9)μmol/L、(10.3±3.1)mmol/L、(1.1±0.8)mmol/L、(98.5±59.1)pmol/L、(15.4±6.5)mg/L],对照组分别为(461.5±184.7)μmol/L、(18.1±7.3)mmol/L、(2.8±1.0)mmol/L、(275.8±138.7)pmol/L、(28.0±7.1)mg/L],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HO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分别为(63.8±5.3)分、(64.7±4.7)分、(65.1±5.4)分,对照组分别为(59.8±6.1)分、(58.7±4.1)分、(59.1±4.2)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结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HD+HP+HDF

  • 标签: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血液净化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生活质量状况影响方法选择60例首次进行PDHD治疗住院患者(PD组30例,HD组3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方式,运用肾脏疾病相关生活质量1.3量表(kidneydiseasequalityoflifeshortform,KDQOL_SFml.3量表)进行相关调查。每月发放1次,连续发放8个月。共发放问卷480份,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100%。结果症状因子(symptom/problemlist,SPL)明显随治疗时间变化而持续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SPL在持续增高后第6、7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以后基本持平;PD组SPL在趋于平稳增高过程中第8个月达到PD组最大值。肾病影响因子(effectsofkidneydisease,EKD)随治疗时间变化变化,其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PD组EKD增高后第3、5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后基本持平;HD组EKD增高过程中趋于平稳,第8个月时达到了HD组最大值。睡眠状况随治疗时间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HD组睡眠状况在持续增高后第6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PD组睡眠状况第3个月时达到了PD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躯体功能因子(physicalfunction,PF)明显随治疗时间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PF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8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PD组PF也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78个月时达到了PD组最大值。活力、精力因子(vitality,VT)明显随治疗时间变化而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均在明显持续增高,第3个月达到最大值后明显持续下降,呈先增加后减少现象。结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初期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家庭社会情况,正确指导帮助患者,为患者选择更加�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为评估中低风险(G1~G2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远期复发进展,开展了一项704例患者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入组为经尿道切除术后原发性TaG1、TaG2、T1G1T1G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通过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确定无并发原位癌,并通过膀胱镜检查上尿路成像进行随访监测。中位随访时间为64.9个月(最长120个月),结果显示,在所有的患者中,59.3%无复发.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长期随访 复发率 进展率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PEW)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9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5岁-78岁,透析龄3-36月。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M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白蛋白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中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入组标准:按照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协会(ISRNM)专家组制定PEW标准进行筛选,分为PEW组35例及非PEW组61例。结果:(1)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36.5%(35/96),其中大于65岁患者22例,占62.9%(22/35),糖尿病肾病患者14例,占40%(14/35);(2)两组比较,在原发病方面,PEW组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非PEW高(P〈0.05);PEW组年龄、透析时间、Hs-CRP明显高于非PEW组(P〈0.05);而BMI、TP、Alb、PA、Hb、TC、MAC、MAMC比例明显低于非PEW组(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5岁)、透龄长、Hs-CRP、Alb导致PEW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高,其中高龄(〉65岁)、糖尿病患者发病高,高龄(〉65岁)、透龄长、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PEW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腹膜透析 蛋白能量消耗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MQMGA
  • 简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为低血压。反复发作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充分性患者生存质量,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 发生率 心脑血管并发症 品管圈 应用
  • 作者: 唐强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5
  • 出处:《中国全科医学》2021年第25卷第35期
  • 机构:安顺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以此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电脑抽检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51例,给予开展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51例,给予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肾功能、血液净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参照组发生11例,其前者总发生5.88%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21.57%,经过卡方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指标、肾功能指标、血液净化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炎性指标结果(TNF-α、CRP、IL-6)均低于参照组结果,试验组BUN、Cr指标均低于参照组,Ccr指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β2-MG、Hcy、PTH血液净化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联合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其肾功能与炎症反应均可有效缓解,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较低,血液净化效果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血液透析;安全性;慢性肾衰竭;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