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在开机后1、3、6,12、18,24、30、36个月运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和言语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对患儿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相关因素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患儿开机后12个月内,CAPSIR得分与术后康复时间正相关(rCAP=0.884,rSIR=0.873,P〈0.05),个体间差异较大;开机12个月后,个体间差异减小。术前助听听阂(r=0.234,P〈0.05)、术前康复时间(r=O.736,P〈0.05)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与SIR分级显著相关(r=O.201,P〈O.05)。结论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育呈先快后慢趋势,术后1年内显著提高,术前助听听阈低、康复时间长患儿术后听觉发育较好,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言语发育。

  • 标签: 语前聋 儿童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年收治结肠息肉病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此类患儿术前术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487例结肠息肉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入组487例患儿中,经治疗后均愈后良好。经病理学分析,幼年息肉435例(89.3%),Peutz-Jeghers息肉17例(3.5%),幼年息肉病14例(2.9%),错构瘤6例(1.2%),家族性腺瘤息肉病1例(0.2%),炎息肉1例(0.2%)。讨论考虑存在结肠息肉时,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摘除息肉。此外,做结肠镜检查前后均进行全面、细致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

  • 标签: 结肠息肉 结肠镜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中TIgE、SIgE在非侵袭真菌鼻窦炎2个亚型(真菌球型和变态反应型)中表达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非侵袭真菌鼻窦炎患者23例,用Unicap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IgESlgE表达水平,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计算法对血清中TIgE、SlgE表达水平与各亚型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IgE阳性10例(43%),SIgE阳性7例(30%)。14例真菌球型中,血清TlgE阳性2例(14%),SlgE阳性1例(7%):9例变态反应型中,血清TIgE阳性8例(89%),SIgE阳性6例(67%)。血清TIgE和SIgE在非侵袭真菌鼻窦炎2个亚型之间表达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型真菌鼻窦炎中血清TIgE和SIgE表达明显高于真菌球型,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TIGE SIGE 临床意义 血清 回顾性分析
  • 简介:颅脑损伤也称创伤脑损伤(traumatjcbraininjury,TBI),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多因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致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创伤,有着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在我国年发病率已达1‰.

  • 标签: 脑外伤性失语 创伤性脑损伤 康复 BRAIN 外伤性疾病 颅脑损伤
  • 简介:人类耳蜗有内外两种毛细胞。内毛细胞把外界传人内耳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信号起到协调作用。听觉神经元把电信号进一步传人听觉通道,最后传人听觉中枢。不幸是,无论毛细胞或听神经元损伤都可导致永久不可逆转感音神经耳聋。占人类10%以上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感音神经耳聋,随着世界人1:3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觉神经元 治疗 预防 内毛细胞 信号转换
  • 简介:目的分析蒿属花粉分布对过敏鼻炎患者气道反应影响。方法我院工作人员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市城区进行选点,对蒿属花粉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180例蒿属花粉过敏鼻炎患者发病季节进行了调查,对其均进行气道反应测定,对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我市城区蒿属花粉飘散高峰期为8-10月份;蒿属花粉过敏鼻炎患者发病季节与蒿属花粉播散高峰期时间相吻合;患者气道反应与血清ECP水平变化一致,并且还与蒿属花粉浓度存在密切相对应关系。结论蒿属花粉是我市城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对蒿属花粉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对防治与蒿属花粉相关过敏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蒿属花粉 过敏性鼻炎 气道反应性 影响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中耳炎(e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五官科收治121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外耳道分泌物进行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培养得到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7株(53.27%),革兰氏阴性菌44株(41.21%),真菌6株(5.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8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50%;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90%,以上常见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敏感性较高。结论CSOM患者分泌物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上需根据具体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 抗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安全。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129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中63例联合应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6例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分析疗效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下降,ADL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负荷剂量
  • 简介:老年聋(presbycusis)是指因年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发生缓慢进行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生理现象。Pearlman[1]提出老年临床定义为: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听力损失,没有重振或呈不全重振,无噪声接触史,言语辨别率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听力减退常从高频开始,

  • 标签: 中的意义 听早期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监测护理要点。方法选取56例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IPPV治疗顺利开展,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性正压通气 监测 护理
  • 简介:1990年运用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首例女婴成功诞生,标志着PGD正式从实验室转化到临床应用。PGD是采用辅助生殖医学方法,通过遗传学诊断技术,挑选健康胚胎进行子宫移植,它可以对携带遗传致病基因夫妇或者患者夫妇进行孕前诊断,从而获得表型正常后代,且避免因产前诊断为致病胚胎而带来是否选择终止妊娠痛苦反复流产对孕妇心身伤害。

  • 标签: 遗传学诊断 遗传性耳聋 临床应用 移植前 胚胎 DIAGNOSIS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分泌中耳炎早期诊断方法手术干预效果。方法将经226Hz1000Hz声导抗、听脑干反应、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颞骨CT检查诊断为分泌中耳炎,观察4~6个月未自愈43例婴幼儿,分为手术干预组(22例)继续观察组(21例)。手术干预组在全麻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继续观察组只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听觉语言康复。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复查听力,并统计12个月内合并急性中耳炎发生率。结果43例婴幼儿226Hz1000Hz声导抗、听脑干反应、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颞骨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手术干预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时复查听阈明显低于继续观察组,12个月内并发急性中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继续观察组。结论手术干预有助于减轻持续婴幼儿分泌中耳炎听力损害并降低急性中耳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诊断 听力损失 鼓膜置管 婴幼儿
  • 简介:传统助听器在技术上有很大改进,但是仍有以下缺点:①影响外观;②低频信号好,高频信号相对较差,患者常有不适感;③耳模使很多患者感到闭塞感;④可出现声反馈现象;⑤引起反复发作外耳道炎;⑥信号噪声比较差,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语言理解差:⑦造成多种生活不便。通过多年研究改进,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植入助听装置,其主要优点是:①体积小声音失真小,因此有更好音质;②没有耳模,外耳道是开放;③没有声反馈作用;④对外观影响小。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 植入性助听器(Implantable Headng Device)
  •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南通地区遗传耳聋病因流行病学情况。方法调查南通各市县五个聋哑学校202名学生,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筛查患者GJB2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结果19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儿中31例(15.9%)为GJB2235delC纯合突变,21例(10.8%)为GJB2235delC杂合突变,5例(2.6%)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913%。结论南通地区遗传耳聋发病率较高,尤其是GJB2235delC突变,突变率(2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此结果突出了本地区耳聋基因诊断重要作用,利用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在人群中(包括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是达到减少聋儿出生重要途径。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 简介:2015年3月3日是第16次全国“爱耳日”。为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噪声,特别是娱乐噪声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国残联等15个中央部委共同将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 标签: 职业性噪声 爱耳日 娱乐性 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 宣传教育活动
  • 简介:耳聋,即各种原因引起听功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疾病。我国普通病房新生儿耳聋合并发病率为0.20%(880/447604),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耳聋合并发病率为2.29%(79/3446)。导致耳聋因素归纳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两大方面。耳聋可有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母系遗传)。而环境因素包括噪音接触、耳毒性药物应用、感染创伤等等。

  • 标签: 线粒体遗传 发病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遗传性聋 修饰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从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师角度看变应鼻炎与哮喘关系,比较明确现象是很多变应鼻炎患者同时或曾经患有支气管哮喘。有的患者,其中男性多见,幼年时有典型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成年后哮喘得到了控制,但是变应鼻炎仍然存在,症状严重时偶尔还会诱发哮喘。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生率为20%~38%,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8%:而哮喘患者中60%~78%合并变应鼻炎。临床上还可观察到变应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相同发病季节和相同诱发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患者 支气管哮喘 治疗相关性 临床医师 诱发因素 耳鼻咽喉科
  • 简介:目的初步评估老年聋患者助听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nternationaloutcomeinventoryforhearingaid,IOI-HA)对云南某医院60例单耳配戴助听器老年聋患者助听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60例老年聋患者IOI-HA总分平均值为25.60±3.66。高中以上学历者与初中以下学历者、助听器配戴时长≥1年者与〈1年者、中度中重度耳聋患者与重度患者之间IOI-HA总分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IOI-HA问卷是评价老年聋患者配戴助听器效果简便有效工具。老年聋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其社会心理学多方面均有较大获益。应通过健康教育、增加随访等方式使其更早、更多地使用助听器,从而改善助听器配戴效果。

  • 标签: 老年性聋 助听器 国际性助听器效果问卷
  • 简介:目的探求不同类型外中耳畸形与传导耳聋相关,以利于术前术式选择.方法180例外中耳畸形通过手术证实分为3组听骨异常,并与术前纯音听阈均值(dBHL)经t检验以观其相关.结果1外耳道狭窄组中上鼓室狭窄(锤砧骨活动不良)与镫骨卵圆窗畸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外耳道狭窄组与外耳道骨闭锁组间有微弱差异,根据术前外中耳畸形听阈均值尚不能准确预估其听骨畸形之类型,但对外耳道狭窄组听阈均值则有参考意义.结论外中耳畸形其听力损失关键不仅在于听骨链完整与否而更应强调中耳畸形所涉及部位如镫骨固定或缺如,卵圆窗封闭等.

  • 标签: 外中耳畸形 传导性耳聋 手术 诊断 鼓膜 听骨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隐匿不全骨折分布特点与MS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组技术对隐匿不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0例胸部外伤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运用工作站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总结肋骨隐匿不全骨折分布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肋骨隐匿不全骨折诊断价值。结果40例胸部外伤患者发现隐匿不全骨折25处,其中22处分布于肋骨前段或腋前段,1处分别于后段,2处位于腋段。结论肋骨隐匿不全骨折主要分别于肋骨前段或腋前段,MSCT容积扫描并后重组技术能有效提高肋骨隐匿不全骨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肋骨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