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新华网自英国布赖顿报道,在老鼠身上进行最新实验表明,母亲对子女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母亲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基因活动。

  • 标签: 母爱 婴儿 基因活动 心理健康
  • 简介:背景:维生素D是骨钙化所必需,其缺乏可能会导致骨折和骨软化症。地域或种族因素可能会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作者假设角质化主要变化同样可能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目的:为了探讨9例非大疱先天性鱼鳞病患者钙调性激素、骨再造参数和骨密度(BMD)。患者和方法:6例欧洲患者和3例北非患者。4例长期接受阿维A治疗。所有患者在冬季作了一个全面的生物学检查包括血清和尿钙、磷和钙调性激素犤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犦,骨形成和再吸收标记,其中4例患者在夏季重复这些检查。所有患者尚测量BMD。结果:所有患者25-(OH)D显著缺乏,明显低于域值下限25nmol/L。北非患者缺乏25-(OH)D比欧洲患者更严重,可能是由于皮肤色素沉着差异。欧洲患者iPTH正常,而北非患者iPTH升高。日光照射后仅有1例患者维生素水平升高。骨形成和再吸收标记保持在正常水平。股骨颈骨密度测定显示2例年轻北非女性患者接近骨病域值。未发现维甲酸影响维生素D代谢。结论:先天性鱼鳞病患者,尤其是皮肤色素深患者有严重维生素D缺乏。未来对这些患...

  • 标签: 患者羟基 显著缺乏 维生素显著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安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60例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血清IL-2、IL-10、IgE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Ig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血清IL-2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0、Ig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试验组IL-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能通过调节Th1/Th2失衡降低血清IgE水平而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症状,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而安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 疗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自身免疫病。近年SLE治疗有较大进展,2017年英国风湿病协会(BSR)推出了成人SLE管理指南,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两大协会发布了狼疮肾炎管理指南与推荐,为SLE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结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SLE诊治指南,对上述国际指南治疗部分进行解读,并简单介绍疾病活动判断方法,为临床治疗SLE提供参考。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治疗 指南解读 疾病活动性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涉及到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反复,治疗疾病管理非常复杂。首先需要控制包括疾病复发在内炎症反应,其次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因炎症控制不足导致不良后果以及长期药物治疗(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带来不良反应。在患者整个生存期进行复杂而多样疾病管理是一种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医师们要考虑不仅是治疗原发疾病,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疾病长期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肾脏疾病、预防和控制感染等。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预后 疾病管理
  • 简介:患者女,60岁,因全身出现褐色斑疹伴瘙痒30年余到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全身可见大量散在离心性环状褐色斑疹,皮损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呈脊状隆起,表面覆有鳞屑,部分融合成片,四肢为甚。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质层见角化不全柱、残留细胞核,下方表皮凹陷处颗粒层细胞减少,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炎细胞浸润。家族4代59名成员,12名患病。根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和病理结果诊断为播散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病。给予口服羟氯喹、外用维A酸皮质醇激素软膏治疗3个月,瘙痒减轻,部分皮损鳞屑减少。

  • 标签: 汗孔角化病 显性遗传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在子宫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对比和分析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可行和安全。方法:抽取86例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拟治疗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全子宫切除方案治疗,而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探讨和研究两种不同取石方式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耗时、术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住院天数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疾病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方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且降低了手术中各种风险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 楔形切除 子宫全切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报告1例家族良性慢性天疱疮,并对患者家系进行疾病调查。先证者男性,40岁,自10余岁起腹股沟、腋窝反复出现小丘疹伴少量水疱,自觉微痒,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糜烂。皮肤科检查见双侧腋窝、腹股沟、肛周、双侧腘窝散在分布大量红色、褐色扁平丘疹,部分丘疹顶端糜烂。皮损病理示基底细胞上裂隙和水疱,其内散落棘层松解细胞,如倒墙砖样。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共调查家族成员4代22人,其中患者4人,呈连续垂直遗传,显示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标签: 家族性 天疱疮 家系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和临床表型情况。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并使用韦恩图统计药敏交叉耐药数据结果。结果: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中,17株对四种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全敏感,余139株对四种抗生素单一或多重耐药。其中二重耐药率为19.4%(27/139),三重耐药率为5.7%(8/139),四重耐药率高达28.1%(39/139)。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存在多重、交叉耐药,可能与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作用机理相似有关。

  • 标签: 痤疮丙酸杆菌 抗生素 交叉耐药
  • 简介:水源呜管肢端角化症是一种罕见获得性疾病,特征表现为短暂接触水后出现手掌和手指侧面对称肿胀和色素减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可能由于外泌汗腺结构异常而致病。“水桶手征”,即患者就诊时为了更容易表述其皮损而将手放入一桶水中,是此病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具有特征。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作者报道1例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男性水源鸣管肢端角化症患者.

  • 标签: 组织学特征 水源性 角化症 病例报道 肢端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过敏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主要侵犯全身毛细血管疾病,多发生儿童成人。病因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发现可能与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相关。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内皮素-1、Toll-like受体2、Toll-like受体4、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三烯和脂氧素A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因学 发病机制
  • 简介:有人说性欲出现时,男人表达用行动,女人表达用暗示,这话有道理,但不绝对。“趣”表达方式实际是人格特征一种本能流露,它不会独立于基本性格之外。试想,一个绝对内向、木讷的人,在表达性欲时是做不出丰富姿态,也绝对不会使用夸张言语;一个绝对外向、张扬的人,也不可能在做爱时过分矜持,就像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树叶一样。如果把不同性别间一些比较有代表“趣”表达方式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 标签: 异同 人格特征 性欲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维A治疗角化性湿疹疗效、用药安全。方法:将236例角化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H。和H: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西替利嗪(10mg/次,每天1次)、赛庚啶(2mg/次,每晚1次)、甲氰咪呱(0.2g/次,每天3次)三联治疗,局部外用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维A胶囊20mg,每日随中餐顿服,2周后疗效不显著者加至30mg/d,皮损消退后改为10mg/d。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停药4周、8周后疗效。结果:停药后4周、8周,观察组在症状体征总积分、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维A治疗,能有效增强角化性湿疹疗效,并有一定预防复发作用,且安全好。

  • 标签: 小剂量 阿维A 角化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