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提出优质护理模式,分析在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抽选94例,均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观察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同时能够增强科室护理人员准确识别风险的能力,从而强化患者住院疗养安全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保持护理期间的良好心情,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搭桥术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华法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长期预防血管栓塞发生的处方药物,因此,制定抗凝患者的系统教育计划,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几年来在临床开展抗凝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患者了解华法林的基本知识以及日常注意事项,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

  • 标签: 华法林 临床药师 抗凝管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方法 选取2020-2021年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实行常规的麻醉护理方法,后者实行优质麻醉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护理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关节置换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关节置换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含样本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探究组予以根本原因分析护理,观察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结果:数据分析:感染独立风险因素有年龄、合并症、术中管理人员、术后感染性疾病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探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感染发生率探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能够良好提升护理质量,还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但其仍会受多重风险因素的影响,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因素的影响,临床中需依据患者的状况应用。

  • 标签: 骨科 关节置换术 感染 独立风险因素
  • 简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是一项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新型微创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存在高危、中危风险或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本文总结了目前TAVR的植入路径、围术期影像学检查、TAVR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展。植入路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经心尖路径、经主动脉等。超声和多层螺旋CT是围术期的主要影像学依据。34mmEvolutR瓣膜和Sapien3瓣膜的新型设计,明显减少了瓣周漏的发生,并为髂血管异常的患者实施TAVR提供了可能。JenaValve获准应用于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拓宽了TAVR的适应证。最后对TAV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人工心脏瓣膜 起搏器 微创外科
  • 作者: 孙会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孙会芬心脏在身体各个器官当中是最重要的身体器官,在身体的内部具有协调性的作用,能够使身体各方面正常运作,从而展开一系列的重要活动。心脏有四个瓣膜,分别分为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肺动脉,这四个瓣膜分别协调运作,促使身体血液不断的产生循环,保证身体四肢能够正常活动,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承受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管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1.02-2023.06,选取此时段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45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抗凝管理意愿进行分组,20例予以门诊管理者归入对比组,25例予以延续性护理者归入观察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抗凝管理支出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比较抗凝管理支出费用,管理后观察组低于对比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管理后观察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抗凝管理时,应用延续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情况,降低抗凝管理支出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管理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脏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并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知信行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96例患者。依据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及实验组(知信行教育模式)各48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行为规范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知信行教育模式有利于其掌握健康知识,规范生活中行为。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知信行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改进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在术后DVT的发生率和在护理干预2周后静脉功能障碍(V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DVS评分良好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50例于2021年4月-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拆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前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后者实施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生理应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手术室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同温度阶段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变化。方法在术中不同时点诱导气管插管后10min(T136.5℃)、转流低温期(T232℃)、复温期(T334℃)、转流结束20min(T436.5℃),分别采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血样本行脑静脉血氧变化监测。结果在在体外循环开始后Hb、PaO2、CaO2、Cjv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温度降低PjvO2、SjvO2升高,O2ER、O2EI降低;复温后PjvO2、SjvO2下降,O2ER、O2EI升高,CjvO2持续下降。结论脑组织氧耗随温度下降而减少,温度上升而增加;复温时注意加深麻醉,缓慢复温以减少脑氧耗,保持脑氧供需平衡。

  • 标签: 体外循环 温度 脑静脉血氧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抗凝治疗、协助医师制订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用药方案的实践。方法:临床药师参与3例典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阐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三大常见原因及其CRRT抗凝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因制订个体化的CRRT抗凝方案,并跟进治疗效果,提供药学服务,调整治疗方案。结果:医师接受了临床药师的治疗建议,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根据自身掌握的疾病病理生理特点和药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协助医师确立更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急性肾衰竭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 简介:华法林作为临床抗凝治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的抗凝治疗中[1]。但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易受其他药物、食物、遗传、年龄、体重、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2],使其抗凝作用发生变化。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学服务
  • 简介:心脏瓣膜置换已成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治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收治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12例,均行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现总结分析本组手术患者的术前心功能分级与术后30d内病死率的关系,旨在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患者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人工瓣膜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功能分级 术前 预后 心脏瓣膜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