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ICU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瓣膜置换术治疗,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6例与试验组46例,参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护理以ICU综合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在护理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护理后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效果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参照组为50.00%,试验组较参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参照组为73.91%,试验组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经ICU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ICU综合护理 瓣膜置换术 重症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 2017.2至 2018.7的 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综合护理模式组开展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心脏瓣膜置换知识的认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护理认知;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水平;心脏瓣膜置换并发症概率。结果:综合护理模式组满意度、生存质量水平、心脏瓣膜置换知识的认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护理认知、心脏瓣膜置换并发症概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 术后生存质量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手册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该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传统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结合专门制作的健康管理手册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内INR达标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1年后观察组INR达标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 心脏瓣膜病 健康管理 延续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并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共有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68 例在本院接受瓣膜置换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患者术后肺不张、低心排、心律失常、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乙组比较更高, P<0.05 。 结论: 针对接受半膜置换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本科收治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 45例,对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焦虑,护理后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被临床使用。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脏超声诊断对老年钙化瓣膜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50 例确诊老年钙化瓣膜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50 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同意进行实验,并且两组人员均行超声检查诊断。对两组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老年钙化瓣膜病观察组的心脏各项形态变化,根据临床资料分析病情,收集并统计观察组的老年钙化瓣膜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主动脉瓣膜钙化有 35 例( 70% ),二尖瓣膜钙化有 9 例( 18% ),主动脉瓣膜钙化联合二尖瓣膜钙化有 6 例( 1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脏功能、形态变化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心脏超声诊断老年钙化瓣膜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患者的心脏的形态、病变部位以及功能变化情况等,对临床上对老年钙化瓣膜病的治疗和病情进展提供很好的资料援助,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钙化瓣膜病 心脏超声 主动脉瓣膜 二尖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皮下注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62例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使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 4h、 6h和 8h的疼痛评分都要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皮下注射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镇痛的镇痛效果良好。

  • 标签: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膝关节 置换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X线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混合型瓣叶、瓣叶钙化、瓣叶增厚且粘连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0,P=0.035;χ2=4.330,P=0.038;χ2=4.670,P=0.031)。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心脏瓣膜病的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反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检出率较高,且能够有效探查患者的病变位置,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病 诊断效果 病变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人出现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在我院选择164名心血管内科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对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实际状态。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参与研究的164名心血管科老年患者中,出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数量为13人。检出率达到7.32%。13名患者中出现二尖瓣膜病变的患者达到5人,占比38.46%,出现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数量达到3人,占比为23.08%。同时出现二尖瓣膜与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有6人,占比为46.1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情况进行诊断,有比较高的诊出率且能够对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初步的准确判断。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老年患者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应用彩超心动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70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彩超心动图对其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心动图在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检出率为 97.1%,与临床病理结果 100%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彩超心动图在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且彩超心动图操作简便、无创伤,能清晰显示患者的心脏结构及瓣膜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心动图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冠心病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冠脉管腔狭窄或堵塞,会降低患者心肌供氧供血能力,导致心肌组织受到损伤。有资料表明,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群体逐渐低龄化。目前临床上在对冠心病进行治疗时,介入治疗为新型有效方法,可使狭窄或堵塞的心血管被疏通,同时创伤小,符合微创理念。但心脏介入手术仍属于侵入手术,因此患者的心理状况易受影响,同时可能对患者的手术预后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就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50例,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与手术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手术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术后研究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有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零缺陷护理模式 髋关节置换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术后研究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有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零缺陷护理模式 髋关节置换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术后研究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有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零缺陷护理模式 髋关节置换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又被称之为循环系统相关疾病,主要包含动静脉血管、心脏、微血管疾病类型,例如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中风等,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心悸、紫绀、呼吸困难等。大多心血管疾病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由于患者体质较差,合并基础性疾病类型较多,其机体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心导管介入术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创伤性小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开始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降低病死率地理想效果。但是由于心脏介入术治疗期间,外界因素对治疗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为此,在本次研究实验中以74例符合研究需求,行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在其围手术期接受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心脏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2月到 2019年 8月的 80例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 40。常规护理组以及心理护理对策组。比较两组护理态度和心脏手术配合技能满意度;心脏手术实施时间;护理前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对策组护理态度和心脏手术配合技能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心理护理对策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心理护理对策组心脏手术实施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心理护理对策组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不良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实际效果作研究深入分析。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医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6例,任意分成参照组33例行基本护理管理,研究组33例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后醒过来、摘管、下床活动和住院治疗时长,及其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后醒过来、摘管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参照组早,住院治疗时长较参照组短;护理管理满意率96.97%较参照组的81.82%高,组间差异(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脏外科手术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组收治的 40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0 例 ) 和对照组 (20 例 ) 。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 AK SS(膝关节功能 )评分 。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AK 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