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跖附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跖附关节损伤2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8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协会(AOFAS)评分平均86分。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能有效治疗跖附关节损伤。

  • 标签: 跖跗关节损伤 克氏针固定 闭合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颅压增高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抗脑水肿降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40例颅压增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治愈20例,病残12例,死亡8例。结论快速降低颅压,控制温度,及时止惊,兴奋呼吸,保护脑功能,提高对症治疗症状,争取机会得到缓解,尽早明确病因与颅压增高的原因是早期的消除治疗选择。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降低颅内压
  • 简介:目的观察鼻镜下联合应用光导纤维引导,电刀、丝裂霉素C、耳脑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效果。方法98例(106眼)在鼻镜下联合应用眼光导纤维、电刀、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耳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泪囊造1:2术(不置管),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12个月有效率分别是94.59%、89.19%。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的训练,术后定期护理随访,进行有效泪道冲洗及鼻腔冲洗清理,保证了造孔口的通畅。是提高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的关键。

  • 标签: 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口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资料。方法:对95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采用EMR进行息肉切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和镜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成切除,1例术后出血,经镜下止血后好转,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息肉复发。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提供较为完整的病理标本。

  • 标签: 内镜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 息肉
  • 简介:1例45岁男性患者,以“左侧桥小脑角区(CPA)占位”入院,行左CPA肿瘤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痰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后仍有发热,症状未缓解,脑脊液检查示颅感染。临床药师依据病原学检查、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抗感染治疗方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建议临床医生将替考拉宁替换为万古霉素,并在病情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调整万古霉素给药剂量,患者治疗6日后,感染得到控制。

  • 标签: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耍:目的观察75%乙醇湿敷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修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加用75%乙醇湿敷,对照组常规外科换药,观察两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75%乙醇湿敷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换药的疗效、止痛、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常规外科换药,可减轻患者局部肿胀及疼痛,对起搏器术后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75%乙醇湿敷 起搏器植入术 伤口换药
  • 简介:目的:建立玳玳黄酮提取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玳玳黄酮提取中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玳玳黄酮提取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玳玳黄酮提取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紫外分光光度法新橙皮苷在4.44~26.64μg·mL-1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1.65%);HPLC法柚皮苷在1.988—13.916μg·mL-1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1.56%),新橙皮苷在1.992~13.944μg·mL-1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1.89%)。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玳玳黄酮提取的质量。

  • 标签: 玳玳黄酮提取物 薄层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称量是分析实验过程中最普遍的操作之一,也是最关键的操作之一,如何做好正确的称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要做好最小称量的工作,这是准确称量的下限。在现有的文献报道中未见有最小称量概念的详尽分析,本文结合现行版本的《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我国的电子天平以及砝码的检定规程∞圳、国际法定度量衡组织(OIML)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的相关法规¨刮对药品分析领域内有效称量以及最小称量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为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药品分析 《美国药典》 《中国药典》 实验过程 检定规程 电子天平
  • 简介:目的研究温郁金生真菌的抗炎抗氧化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炎抗氧化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炎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动物模型对已分离的50株温郁金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采用DPPH法测试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有21株生真菌能够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并且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降低作用,其中菌株E3、E8、E17、E24、E37、E46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作用与萘普生相当;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8株。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中活性菌株E2、E17、E37在质量浓度为14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在90%以上。结论温郁金含有抗炎抗氧化活性的生真菌,菌株E2、E3、E8、E17、E24、E37、E46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效果,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前景。

  • 标签: 温郁金 内生真菌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厄贝沙坦中氰化的含量。方法采用IonPacAS7(250mm×2mm)离子交换色谱柱,淋洗液采用0.1mol.L^-1氢氧化钠和0.2mol.L^-1乙酸钠,流速为0.3mL.min-1。结果氰根离子在0.008~0.12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检测限为0.002μg.mL^-1。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氰根离子与各常见阴离子之间的分离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作厄贝沙坦中氰化的含量的检测。

  • 标签: 厄贝沙坦 氰化物 离子色谱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瓜提取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骨瓜提取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瓜提取致不良反应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30min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骨瓜提取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骨瓜提取物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 分析
  • 简介:木脂素(lignan)是由苯丙素单位(C6~C3)聚合而成的一大类化合,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WhitingD等[1]对于1999年之前发现的木脂素和新木脂素做了相关综述,从化合的结构、生物活性、生源以及代谢方面对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类化合做了详细的介绍。LeeNa等[2]对于2008年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木脂素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研究进展
  • 简介:1例40岁男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3年,加重6h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支架置入术后。入院后急行冠状动脉造影+PCI术,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考虑到辛伐他汀可能与氯吡格雷存在代谢酶竞争,从而导致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不充分,临床药师建议将辛伐他汀调整为经CYP2C9代谢的氟伐他汀,或极少经CYP2C19代谢的瑞舒伐他汀;同时,对患者服用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或出血症状,以及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分析患者PCI术后支架血栓形成的原因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充分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据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督促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1病例资料男,59岁,主因发现会阴部肿块伴发热2周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因后尿道狭窄行尿道狭窄冷刀切开术,术后留置16F双腔气囊尿管,拟1个月后拔除尿管。2周前发现会阴部出现一鸡蛋大小肿块,伴低热,门诊以会阴部炎性肿收入院。查体:阴囊后方可扪及一约4cm×4cm×3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与皮肤及阴囊内容无粘连,

  • 标签: 泄殖腔 误诊
  • 简介:颞叶脑血肿增大是颅脑创伤中比较严重的情况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病情紧急。即使通过手术治疗手段挽救患者生命,部分患者仍有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高,尤其左半球颞叶脑血肿后遗症更重,本文对52例颞叶血肿增大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来研究颞叶血肿增大的临床特点。

  • 标签: 颞叶脑内血肿 血肿增大 外伤性 颅脑创伤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在做胶囊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对胶囊镜检查的诊断率、胃肠转动时间及检查完成率的影响,以及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77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8例。在做胶囊镜检查前,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而实验组患者在做胶囊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新络纳),药量为10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胶囊镜检查中的胃肠转动的时间,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全小肠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完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胃排空时间较比对照组短,检查完成率和诊断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能有效的提高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和诊断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在胶囊镜检查技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 胶囊内镜检查 胃肠转动时间 疑似小肠疾病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甲磺酸伊马替尼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1%三乙醇胺溶液=55:45(pH=6);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5nm;并用该液相方法测定伊马替尼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20~20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日内、日间RSD均〈15%,提取回收率在82.1%~87.5%。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给予伊马替尼(10mgkg-1)后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67.4±127.5)ngmL-1;t1/2(15.6±3.5)h;MRT(17.9±4.6)h;Vd(27.3±6.9)L;AUC0~24h(2267.4±109.6)nghmL-1;AUC0~∞(3308.2±208.2)ngh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伊马替尼临床用药时的药动学数据补充。

  • 标签: 伊马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龟板提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ofdifferentiation1,Id1)的作用。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24、36h,选取作用最为明显的36h,每组分别加入0、1、3、30、100μg/mL龟板提取,药物作用36h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Id1的表达。结果早期、小剂量龟板提取对Id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Id1的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结论龟板提取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Id1的表达,剂量越大,作用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

  • 标签: 龟板提取物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抑制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