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激光美容术对患者皮肤损伤以及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皮肤科接受激光美容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接受专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损复发、光敏反应、色素沉着、红肿导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激光美容 皮肤损伤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皮肤保护剂对预防老年人皮肤伤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电、心脏持续监测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每组50人。对于对照组,70%的乙醇用于清洁患者皮肤,并在患者皮肤涂上3M液体绷带后贴上电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小时治疗后,6小时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很大(p < 0.05);48小时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率(2.00%)低于观察组(20.00%),治疗效率(98.00%)仍然高于观察组(80.00%),生活质量分数高于观察组,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3M液体绷带可以减轻患者消除电极时的疼痛,减少皮肤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使用乙醇擦拭患者皮肤的比例为70%。

  • 标签: 皮肤保护剂 预防 持续心电监护 老年人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力损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ICU者80例,包含参照组、研究组,其护理模式分别是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每组患者各40例,本研究在2019年1月开始,在2020年12月结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更优,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压力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应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压力损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对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损伤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ICU危重症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前瞻性护理。对组间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实施前瞻性护理之后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皮肤保健操结合耳穴压豆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诊断并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护士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8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抽取到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设置详细的、有目的性的问卷对护士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并对工作中自我表现满意度进行评分,填写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度,统计分析,得出有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结论。结果:五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工作倦怠仅仅是五个关系中的一个环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工作倦怠,最终影响的都是护士的心理健康。结论:工作倦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护士生活压力、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之前起着桥梁的作用。

  • 标签: 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工作倦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本研究基于免疫学分析了刮痧对皮肤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皮肤对于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作用。方法:刮痧处理小鼠背部皮肤后,采用组织染色法对皮肤组织变化进行观察,对局部免疫细胞及重要细胞因子分别测定其含量变化,疫苗接种后采用测定抗体滴度方法,对人体免疫响应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皮肤组织刮痧后扩张了毛细血管,外渗的红细胞,促进局部微循环,增加了免疫活性细胞比例,对于上调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降低调节性细胞因子,表明皮肤经刮痧处理后可产生反应,诱导机体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使免疫应答具有Th1型倾向表现。结论:刮痧使皮肤增强微循环,免疫响应能力提高,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皮肤对人体免疫防线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人体免疫 皮肤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皮肤CT对诊断白癜风分期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癜风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临床特征、白癜风VIDA评分以及皮肤CT特征对白癜风分期进行确定,对比这三种方式的风气结果。结果:临床特征与VIDA分期的结果基本没有差异,皮肤CT特征与VIDA分期的结果相比基本没有差异,将VIDA分期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在灵敏度方面,皮肤CT特征诊断比临床特征更高,但是在特异性方面,皮肤CT特征诊断与临床特征基本无差异。结论:在诊断白癜风分期时,皮肤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特异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强,诊断的结果比较准确,在临床上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肤CT特征 白癜风分期 诊断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皮肤科面部痤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皮肤科面部痤疮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痤疮症状积分、满意度、痤疮消失时间、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间。结果:实验组痤疮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痤疮消失时间、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科面部痤疮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减轻症状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皮肤科面部痤疮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皮肤瘙痒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来我院就医的100名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进行了分型和分组处理,共分组了三组,第一组为“血热风燥形”,共有40名患者,第二组为“湿热内蕴型”,共45名患者,第三组为“血虚肝旺型”,共15名患者。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采用了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最后对各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100名患者共接受了4个疗程的治疗,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00%。治疗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托中医辨证分型理论来治疗皮肤瘙痒症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后续临床工作中,应当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做好这类治疗措施的应用实践,进而帮助存在这类病症的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皮肤瘙痒症患者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半月板具有稳定关节和传导负荷等重要作用,是膝关节功能实现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剧烈的运动、外伤等因素导致半月板受损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虽然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半月板功能的回复,但是仍然依赖术后康复护理的支持,否则无法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康复护理对于半月板损伤术后恢复的意义及影响,研究发现采取系统的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半月板的功能更好的恢复,并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肌肉萎缩、感染、血肿等并发症。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康复护理 功能障碍 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