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临床上陆续出现了一些缓释、控释制剂药品。引起临床关注,受到医师与病人重视。例如镇痛药24h服药1次的诺福丁(双氢芬酸钠缓释胶囊),12h服药1次的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感冒药康泰克和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因为缓释制剂改变了普通剂型多数药物需要每日服用多次才能满足治疗要求的问题,减少了服药次数,降低了毒副反应.血药浓度波动小.具有高效、长效、毒副作用低的优点。尤其适合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病人.

  • 标签: 控释制剂 药物疗效 病人 临床 服药 缓释
  • 简介: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发生的化学或生物学反应。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提供临床医生和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指导

  • 标签: 药物相互作用、疗效、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 简介: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黏膜,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饮食和说话,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药物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

  • 标签: 药物治疗 口腔溃疡 疗效分析
  • 简介:一般来讲,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大体上可分为三方面,一方面是医学因素,主要在于临床诊断的正确与否;第二方面是药物因素,主要看药物的质量和对症情况;第三方面是社会因素,这比前两方面要复杂得多,包括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医生的用药心理、用药习惯等等。社会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作用无法量化,难以干预,但却是影响药物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它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药物本身的有效性,却能通过改变或误导患者和医生的用药行为,影响药物有效性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药物疗效。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

  • 标签: 药物疗效 用药心理 用药习惯 不良用药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展的系统性疾病,肿瘤有关基因的异常是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凋亡、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行为的根本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此各大药品生产企业纷纷聚焦于这两类靶点。1997年,第一个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 标签: 肿瘤细胞增殖 分子靶向药物 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简介:目的探讨保肝药甘利欣对抗肿瘤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甘利欣150mg稀释于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滴;对照组用普通胰岛素8单位,10%氯化钾10ml,稀释于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滴;两组均为每日一次,连用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5%,疗效差异显著。结论甘利欣治疗抗肿瘤药物性肝脏损害效果好,肝细胞损害恢复快。

  • 标签: 甘利欣 抗肿瘤药物 肝损害 肝脏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147例,基于患者每天口服钙片并进行磁振热机器和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骨质量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取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康复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亢患者治疗中分别应用碘131级抗甲状腺药物施治差异性。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1.05-2022.03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干预的甲亢患者9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各45例,在治疗期间提供抗甲状腺药物与碘131施治,统计施治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施治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以碘131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可减少其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适宜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甲亢 抗甲状腺药物 碘131 施治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选出80例按照常规抗感染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患儿疗效显著,并且用药不良反应概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方法,其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肺热咳喘口服液
  • 简介: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常见疾病,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人群的逐年上升,高血压治疗的现状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2002年的调查结果分别为30.2%,

  • 标签: 综合干预 药物疗效 高血压人群 心血管系统疾病 降压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对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82.1%(23/28)).平均住院为28d。对照组好转率为53.3%(16/30),平均住院日为41d。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中毒性鼓肠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别为(586±188)μmol/L和(212±96)μmol/L,血氨分别为(57±12)μmol/L和(39±19)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为(32±4)%和(72±18)%,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善不如治疗组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药物毒性 血浆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102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均56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1周BPRS评分改善程度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BPRS评分改善程度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期比较从治疗第2周开始BPRS评分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第1周时BRMS评分改善程度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升患者的劳动能力。

  • 标签: 心理疗法 药物治疗 躁狂症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虎杖片预防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为当前日益严重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笔者申报梅州市医药卫生科研课题立项,2年收集202例长期服药精神疾病患者,分为2组,一组用复方虎杖片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另一组只使用精神药物治疗作为对照,6个月内进行肝功能情况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2组患者在肝功能检查、观察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复方虎杖片预防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肯定。

  • 标签: 复方虎杖片 预防 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期间收治 10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手术治疗组( 50例)和药物治疗组( 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术前国际统一帕金森病评分标准( UPDR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治疗 1年、治疗 2年、治疗 3年和治疗 4年后 UPDR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眩晕、眼震、共济失调、复视及意识障碍等,若不及时控制发作,将致脑干及小脑等部位梗死,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97-2002年分别应用尼莫地平针和低分子肝素钙针、复方丹参针和阿斯匹林片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80例,疗效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缺血 老年人 诊断标准 尼莫地平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017 年 7 月到 2019 年 7 月在本院收治的 120 例胃溃疡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60 例运用四联药物方案治疗,对照组 60 例运用三联药物方案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然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运用四联药物方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其安全性得以保障。

  • 标签: 四联药物 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通过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评价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格雷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BM)、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瑞洛、沙格雷酯相互比较的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Stata软件,应用间接比较的逐步策略,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3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64~0.77,P〈0.001)。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92,95%CI:0.84~1.01,P=0.487)。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间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67~0.86,P〈0.001)。结论:在冠心病术后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替格瑞洛疗效最佳,其次是普拉格雷,最后是氯吡格雷。

  • 标签: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替格瑞洛 冠心病 网状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