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椎骨折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骨密度、骨质量下降,骨组织结构遭到破坏,骨脆性增加进而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损伤疾病。老年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者为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临床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最为常见,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仍倾向于保守治疗,但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止痛及术后恢复快速的特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PVP)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PKP治疗,对比两组围期指标及椎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前缘高度为(93.1±6.9)%,高于对照组的(8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可减少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患者中出血量及植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伤椎恢复。

  • 标签: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OVCF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VP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104例和未再骨折组196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V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为OVCF患者PV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OVCF患者行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与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有关,临床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与培美曲塞对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肺腺癌患者9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为6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4+/CD8+测得值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与培美曲塞联用治疗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显著改善了血清中VEGF和T-细胞亚群水平。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培美曲塞 肺腺癌 T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08例住院患者,依据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实验与参照组,每组患者54例。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我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血管内科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1例58岁男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因"确诊肺腺鳞癌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给予吉西他滨(1.8g,d1,d8)+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30mg,d1-7)+卡铂(0.4g,d1),同时给予护肝、护胃和止吐等对症治疗。临床药师结合诊治指南并与医生积极沟通,应关注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注射液的使用剂量及疗程,同时在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治疗期间,患者并未出现不适症状,嘱其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

  • 标签: 肺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超说明书使用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管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但存在CSF的患者90例,依据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分为OSAHS组(n=39)和非OSASH组(n=51),分别测定2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OSAHS组患者的FMD、NO较非OSAHS组明显下降(P〈0.05),ET-1、TNF-α、hs-CRP较非OSAHS组明显升高(P〈0.01)。OSAHS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SaO_2)〈90%时间与FMD呈明显负相关,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_2)与FMD呈明显正相关。结论OSAHS能明显降低CSF患者的血管皮功能。

  • 标签: 冠状动脉慢血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75岁的老人,患有冠心痛,近日安装了支架,状态不错。在生活起居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黑龙江唐女士答: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了支架置入手术后应注意以下3点。

  • 标签: 生活起居 支架 安装 冠心病患者 黑龙江 手术后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危险组52例与正常组48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所有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屏气指数(BIH)及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危险组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有3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2例,吸烟18例。危险组患者BIH指数为(0.57±0.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BIH指数,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经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与BIH指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会降低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管储备功能 血管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吸烟会引起哪些血管的损害呢?吸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国内有资料表明,烟瘾大、吸烟量大、吸烟时间长的人,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5倍。为什么吸烟容易患心脑血管病呢?因为烟草中含有一种叫做尼古丁的物质,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吸烟将尼古丁吸入人体内后,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吸烟量 心脑血管病 尼古丁吸入 不吸烟者 毒害作用
  • 简介: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中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椎管内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43岁的张先生是一位中层管理人员,星期二早上,他像平常一样送女儿去上学,当时并未感觉有任何异常,但在返家的路上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向妻子打电话求助。在咨询医生朋友后迅速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考虑他存在急性起病的认知障碍,建议行脑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一侧丘脑前部的小灶急性梗死。住院期间检查发现,张先生的血脂、血压高,颈部动脉有硬化和斑块,经过积极的治疗,20余天后基本恢复。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磁共振检查 中层管理人员 急性梗死 神经内科 颈部动脉
  • 简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心脑血管疾病有许多早期表现,值得老年人注意:①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活动时加重。②心前区疼痛或左肩部放射性发木发痛。③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④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⑤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病变 心脑血管疾病 胸闷气喘 心前区疼痛 早期症状
  • 简介:脓毒症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患者经充分液体复苏后其低血压状态仍无法纠正,是脓毒症进展中的危重类型。研究表明,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维持较高水平血压并不比保持较低水平血压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效果。因此,血压维持在何种水平,如何选择升压药物,是脓毒症休克治疗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的临床试验及脓毒症休克现行治疗方案对升压药物的合理选择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 简介:患者,女,40岁,农民。以"间断双下肢浮肿3年余,乏力、纳差6天"于2016年3月28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无胸闷、气憋,无咳嗽、咳痰,无乏力、纳差,遂至红十字医院以"慢性肾炎"收入院,具体诊治不详。患者6天前出现乏力、纳差,余无特殊不适。我院门诊化验生化:尿蛋白+,潜血+;尿素21.70mmol/L,肌酐358.00μmol/L,钾5.5mmol/L,尿酸577μmol/L,

  • 标签: ANCA 血管炎 丙基硫氧嘧啶 红十字医院 现病史 慢性肾炎
  • 简介:目的: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性进行研究。方法:考查不同固定剂、不同浓度供试液、不同稀释剂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性作用的影响;考察停止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14d后血管刺激恢复情况。结果:FAA固定液对血管刺激性的判断有一定影响;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或10%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固定剂较好;银杏内酯注射液稀释成1.0mg·mL-1浓度对兔血管有刺激作用,0.5、0.2mg·mL-1浓度对血管未见刺激作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两种稀释剂配制药物对血管刺激性无影响;停药14d后血管刺激作用能部分恢复。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现行标准中的“刺激性试验”检查应当修改。

  • 标签: 银杏内酯注射液 血管刺激 标本固定剂 供试浓度 稀释剂 恢复期
  • 简介:红景天苷能对抗缺氧、H_2O_2、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烟雾、失重对血管皮细胞的损伤;对抗缺氧、高糖、去甲肾上腺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或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产生血管保护作用并改善血管功能。红景天苷对阻力血管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双重调节作用;其血管舒张作用是内皮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能对抗KCl、CaCl_2、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糖、高原缺氧、H_2O_2、氯气等对血管的挛缩和损伤作用。红景天苷能解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抑制大鼠因缺氧或野百合碱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建,抑制多种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提高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 标签: 红景天苷 酪醇 血管 药理作用 肺动脉高压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经腹腔镜下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EM)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开腹TEM(开腹组,n=70)和腹腔镜下TEM(腹腔镜组,n=60)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保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大小及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及术后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治疗效果相同,且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