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慢性创面)患者下肢静脉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22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性别、年龄、创面累及下肢、创面分型、创面持续时间、D-二聚体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彩色超声结果,确诊为DVT者作为DVT组,无DVT者为非DVT组,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慢性创面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中DVT组55例(7.6%),其中44例(80.0%)系入院时常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确诊为慢性DVT,余11例(20.0%)系院内新发DVT;DVT组与非DVT组在性别、创面累及下肢、创面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5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创面分型、D-二聚体水平以及合并冠心病、脑梗死、肺炎和脓毒症/感染性休克7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OR=2.260(95%CI:1.584~3.224)]、D-二聚体水平[OR=14.201(95%CI:6.101~33.055)]、合并冠心病[OR=2.731(95%CI:1.210~6.162)]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OR=3.170(95%CI:1.115~9.016)]是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创面患者DVT发生率较高,其中多为慢性DVT,年龄、D-二聚体水平、合并冠心病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是慢性创面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创面 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率 危险因素
  • 作者: 邵翔 司超增 甄凯元 张竹 王静 王丁一 雷洁萍 万钧 谢万木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临床研究数据与项目管理平台,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相关性静脉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确诊为急性VTE的患者。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前90 d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内科患者住院超过2 d或外科患者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分为医院相关性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性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之间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7例急性VTE患者,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显著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患者中,有92.8%的患者VTE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 d。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高于出院后90 d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结论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与CA-VTE相比,HA-VTE的常见危险因素不同、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全因死亡率更高。应增加对于住院患者VTE的关注,减少HA-VTE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肝硬化急性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行TIPS联合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肝硬化急性门静脉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7~71(46±9)岁,肝功能Child-Pugh A级3例、B级8例、C级0例,观察术中即刻血栓清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栓复发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支架通畅率。结果患者均治疗成功,门静脉主干即刻血栓Ⅲ级清除率9/11,Ⅱ级清除率2/11;尿激酶用量30~60(40±5)万U,穿刺点轻微渗血3例,术后门静脉复发1例,再出血1例,肝性脑病2例,支架一期通畅9例。结论TIPS联合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肝硬化急性门静脉形成安全、有效,术后门静脉通畅率及肝内分流道通畅率高。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放射学,介入性 血栓切除术 AngioJe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21岁,主诉间断头痛6 d伴发作性抽搐1 d,既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行磁共振头颈部血管斑块成像明确诊断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左乙拉西坦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孔岩心钻探受到重点关注。在孔岩心的钻探过程中,由于地层岩心的未知性和孔程度的增加,在钻探过程中技术的应用难度和使用费用都会增高,这些都会阻碍正常的钻探施工。在我国目前的孔岩心钻探中,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在钻探过程中没有经验可循,同时由于钻探的技术专业性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一批专业的人员进行钻探操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得出最合适的孔钻探使用方法,从而提高钻探技术。

  • 标签: 深孔岩心钻探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知识点比较零碎,重点不够集中,需要花时间练习。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在中文环境中为孩子们创设英语学习的情景和氛围,提高孩子们的英语素养。

  • 标签: 中学 英语教学 反思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的增多,原有的现场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提高现场管理的效率,相关管理人员应运用扩展的现场管理理念,完善初始的现场管理体系,在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重点分析了现场管理的改进方法,以促进我国建设项目的稳定发展。

  • 标签: 工程 施工 现场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各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增多,为保障高速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作为路面和轨道建设基础的路基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高速公路路基建设情况,并探究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中路基挖方、路基填料、路基压实、路基防护、路基排水方面的技术使用。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基 施工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行TIPS手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7~67(48±11)岁。术后1、3、6个月,之后每隔6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氨及超声,每年行上腹部增强CT及分流道造影。结果19例患者(90.5%)成功行TIPS术,17例栓塞曲张静脉,2例无法超选栓塞,二期行胃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均出血停止。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5.0~44.0(33.7±5.4)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17.0~30.0(24.5±3.1)mmHg,门静脉压力梯度由16.0~32.0(23.5±4.6)mmHg降低至9.0~15.0(11.4±1.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24个月,19例成功接受TIPS患者2例出现二期肝性脑病,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2例为食管静脉曲张所致。支架内再狭窄率6例,其中3例行修正术,随访期末16/19的二期通畅率。结论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TIPS栓塞曲张静脉的同时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放射学,介入性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获得飞跃性发展,同时市中心的土地也越来越稀缺。当下,城市中建筑主要以高楼为主,由于土地费用的上涨,高楼不断加高,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以及节省费用,必须加大对基础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求,因为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施工才能使工程安全可靠,促进深基础设计的发展。

  • 标签: 深基础 支护结构 设计施工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机械加工制造产生了积极影响,逐渐扩大了其产业规模。实践中为了使机械加工效果更加显著,增加深孔加工中的技术含量,则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加工技术使用,落实好具体的研究工作,确保孔加工状况良好性,为机械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基于此,本文将对机械加工作用下的孔加工技术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机械加工 深孔加工技术 产业规模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获得飞跃性发展,同时市中心的土地也越来越稀缺。当下,城市中建筑主要以高楼为主,由于土地费用的上涨,高楼不断加高,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以及节省费用,必须加大对基础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求,因为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施工才能使工程安全可靠,促进深基础设计的发展。

  • 标签: 深基础 支护结构 设计施工
  • 简介:摘要: 基础支护结构主要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包括桩或墩基础、锚拉基础、地下连续墙等多种结构形式。在进行基础支护结构设计时,需要采用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主要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种情况。通过对地下连续墙基础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的研究,我们对基础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

  • 标签: 深基础 支护结构 地下连续墙 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