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属于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处于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营养状况对他们以后身体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当前许多的少年、青年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越来越早,包括各类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超重等,而这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身体状况。

  • 标签: 大学新生 膳食指导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认知行为以及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5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分娩知识认知优良率为5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1%(P<0.05);观察组的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各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提升产妇产时应对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行为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老年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比较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MA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康复 行为护理
  • 简介:当"笨蛋、我靠"这些词语时不时的从幼儿的嘴里蹦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有震惊和愤怒的感觉。虽然我们大人每天都会讲脏话,但我们还是难以接受幼儿讲脏话的行为。笔者从语言习得理论以及语言功能理论两个维度对幼儿的脏话行为进行了分类,并对幼儿说脏话行为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成人能在"孩子的频道"来理解和看待幼儿这一行为

  • 标签: 脏话 语言习得 语言功能 “孩子的频道”
  • 简介:摘要集群行为又称集合行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与处在既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之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最常被提及的一个集群行为特征是对原有的个人信念和人生态度的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集体行为模式。尽管集群成员的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在集群中的行为通常都遵守一套新的共同规范。统一的集群精神应运而生。

  • 标签: 集群行为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离院时均病情稳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行为
  • 简介:影响中国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因素包括人们的认知变量、文化价值观、个人因素、自我能力感、实施环境条件等。在梳理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上述因素,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整合模型。以态度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为自变量,态度、主观性规范、行为控制认知和行为意图为中介变量,旅游不文明行为为模型目标,研究变量间及变量与行为目标的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通过对国内外计划行为理论及旅游不文明行为研究的总结分析,认为旅游不文明行为行为意图和行为控制认知的函数,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认知均与行为意图呈正相关关系,并由态度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决定。

  • 标签: 旅游不文明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信念 模型
  • 简介: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有限理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认知本身的局限性、团体对于个体认知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在我国,有限理性的学习过程具体地表现为高等教育高深学问本质与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学习行为习惯之间的对立。本文从有限理性的理论视野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如下策略:教师魅力、创新引导、制造困惑、改变心智模式、对于引起内心愉悦的学习过程的正面激励。

  • 标签: 有限理性 经验性产品 学习行为
  • 简介:社会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该领域中特别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其中分享行为就是很典型的一种。但是在此过程中,却发现幼儿有一些“伪分享”行为,主要表现为功利性、被迫性和虚假性,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伪分享”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助力幼儿分享习惯的养成。

  • 标签: 分享 “伪分享”行为 亲社会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普遍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长期成长于养尊处优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缺失,一个不能心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无法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本文结合当前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创造机会,扩大学生视野;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知恩图报;引悟经典,感知优秀文化熏陶。

  • 标签: 小学生 感恩教育 自觉行为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小汽车的数量逐年上升。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增多,而城市中只有一定的道路资源,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停车泊位的不足,停车难导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对停车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各种停车行为模型,通过对停车行为特征的研究,针对停车难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停车管理策略。

  • 标签: 停车行为 停车行为特征 停车管理
  • 简介:学生欺凌事件频现报端,许多中小学生成为欺凌行为的受害者,他们的身体、精神、财产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的人格与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探讨学生欺凌行为的概念界定,分析其行为特点,了解学生欺凌行为的危害及相关后果,推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正视欺凌行为的危害,以防微杜渐,杜绝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 标签: 学生欺凌 特点 危害
  • 简介:关联理论着重解决语用推理问题,但未能很好地说明推理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本文对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和阐发。按照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一个言语行为场景中的任何成分均有可能转指整个场景。一个场景成分与核心的概念距离越近,越容易激发相关转喻推理;而边缘场景成分往往需要多个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场景成分的“叠加”才能实现转喻推理。

  • 标签: 言语行为转喻 场景核心 场景成分 概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