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灯下夜读,姚郭梅的马吉走进了我的视野。《马吉》(见1999年第6期《大家》)不是作者那种写实性摹拟想象的文本,倒好像是一篇充满着虚拟想象的神话。虚拟性或曰假定性本来是小说文体的特征.只不过姚鄂梅的这篇小说其虚拟性有极大的思维跨度.在给主要人物赋予文化内蕴方面具有极大的理想成份。把天边的月亮拉过来给幽暗的石屋照明。

  • 标签: 姚郭梅 《马吉》 小说 文学评论
  • 简介:<正>如果有人对“语言”和“造型”结合成一个词组感到奇怪,那是不足为怪的。不知道多长时间以来,“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并列使用以表示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门类,可谓艺术理论界的一种天经地义;长期并列使用的同时,则意味着“语言”和“造型”之间失去了相兼的可能。在许多美学教程看来,“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区别是,前者直接诉诸人的想像,后者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这话没有说错,却也没有说完整。比

  • 标签: 造型艺术 造型功能 艺术理论 外观形态 表现性 物质材料
  • 简介:潘知常在《浙江学刊》1998年第4期撰文指出,审美与生活的对立,是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然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之中,对于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的强调却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审美生活化

  • 标签: 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化 生活化 传统美学 基本特征 历史进程
  • 简介:<正>一、审美价值说提出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要求“观念更新”、重新审视传统的精神心理气候,成为一种风靡一时的价值取向.许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和争论.文学的价值和功能问题,便是争论最多的焦点之一.

  • 标签: 纯审美论 审美价值 社会价值 美学思想 王国维 美学史
  • 简介:蒋孔阳在《杂谈审美文化》(载《文艺研究》96.1)一文中指出:我认为改革开放,就是要变,变包括变样,也包括变洋。其实,问题不在于是否变洋,而在于是否变美,美不美,才是我们变的关键。从美不美出发,我们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应当是审美文化。所谓

  • 标签: 审美文化 蒋孔阳 文艺研究 改革开放 发展 价值
  • 简介:审美关系,本质上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体验美的关系。然而,人们在追求美的时候却无法回避丑。毛泽东如何论“丑”,及其理论意义,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丑是美的反面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审美领域和审美活动,提出的著名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美与丑作为审美基本矛盾的双方的辩证关系,即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标签: 审美关系 审美活动 审美领域 美学思想 相互排斥 辩证关系
  • 简介:<正>审美知觉或称审美情感、审美判断等,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注意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审美意识区别于其它社会章识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在西方美学史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以及许多现代美学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庄子的审美知觉涉及到美的本质及审美的�

  • 标签: 审美知觉 庄子审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美的根源在对象物的关系中,形成美的根源中还必须时空关系的中介,而产生美的根源在系统的诗意关系中

  • 标签: 人生节日 审美人生
  • 简介:<正>这篇文章里也许并没有任何值得称之为“新发现”的东西。笔者只是试图把文艺创作过程视为中介的审美反映过程,把中介视为完整的系统,并试图从这样的角度,对文艺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一些考察,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一、关于中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文学艺术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殊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时闪动着外在世界的影子。然而文艺对现实世界

  • 标签: 审美反映 中介系统 文学艺术 文艺创作 基本问题 现实世界
  • 简介:我的儿子迷上了梅兰芳唱段,令我不安。那一盘梅氏盒带,有时他一天要听几遍。他还不到八岁,过去在国内也并未接触过京戏。这是出于什么遗传和血液?我的确有点为他担心:听一点,懂一点,自然好。但要着迷,却是麻烦。我可不愿以后回国,他去当票友。京戏确是一门绝伦的艺术。美,而绝伦,艺术凡到这一步即有危险。其形式幻觉对人感官的魅力和控制达至鬼神之境。陷入进去,人即丧失常态,不能自拔。这样的事例在艺术史上比比皆是。至绝的美是有毒的,太漂亮的女人不适于生活。这虽不是真理,却是经验。我大约要收起那一盘磁带了。

  • 标签: 梅兰芳 唯美 艺术家 审美 艺术史 感官
  • 简介:林清玄散文佛家的道德情怀和东方的诗性智慧的审美统一构成了林清玄散文的最鲜明的美学意境,而存在于这一美学意境中的,还有情景合一的乡愁冲动和对于失落的古典情怀的追寻,它包含着对现代工业文明和技术统治的文化批判.

  • 标签: 林清玄 散文 佛教意识 景情合一 技术批判
  • 简介:<正>庄子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上最富想象力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言说体现了汪洋辟阖的诗意想象和玄妙抽象的哲学思辨的完美叠合。“寓言、重言、卮言”的语言思维方式为他的审美哲学添增了一种超越洒脱的浪漫旨趣。因此,众多论者均自然地瞩目庄子的审美超越论的研究。然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们认为:在庄子审美观的诗意超脱

  • 标签: 相对主义 庄子 审美观 审美标准 审美意识 审美哲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一、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类的美感  ,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类的美感恰恰是从动物性快感中演变、发展、升华的历史结果,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类的美感恰恰是从动物性快感中演变、发展、升华的历史结晶

  • 标签: 人类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发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略论日常文化的审美判断于淼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人们对待审美文化,都认为它不失为逃避现实困扰的一副良药。听听高雅音乐、鉴赏各艺术流派的绘画或看看歌剧等,都是相当惬意的娱乐活动。但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在审美文比已经完全大人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个体日常生活...

  • 标签: 审美判断 文化主体 现代主义 日常生活 “五四”新文化运动 审美趣味
  • 简介:<正>文学空白作为特殊的艺术形态,在作品中表现的是无言之美。诚如朱光潜指出的:“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尤其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无言之美别但是,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文学空白审美价值的实现,需要读者艺术补充的再创造。因此,在双向选择的阅读活动中,文学空白这一艺术形态,既是审美对象,又是沟通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受意识的艺术桥梁。作为文学作品审美的形态和中介环节,它具有开放

  • 标签: 文学空白 性审美 文学作品 审美特征 审美判断 作品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