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当中的重要课程,能够提高学生鉴别中药的优劣和种类的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中药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药鉴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发挥出中药鉴定的作用,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本文提高中药鉴定技术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以后在中药领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技能,提出相关的实践措施。

  • 标签: 中药鉴定技术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完全内膜(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玻璃体切除术、内膜剥除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在线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选取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作为研究对象,干预方式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排除重复、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和综述性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选择均数差(MD)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量的估计值,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手术后黄斑裂孔(MH)发生率。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23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的417只眼进行分析,其中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保留中心凹ILM剥除分别为245、172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者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者治疗后BCVA、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VA:MD=0.05,95%CI -0.00~0.11,P>0.05;CFT:MD=-4.79,95%CI-18.69~9.11,P>0.05);M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5.70,95%CI 2.22~ 14.61,P<0.05)。结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眼BCVA、CFT均得到改善;与完全ILM剥除比较,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后MH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自2020年以来我国白蛉传播病毒的研究进展,包括白蛉携带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病毒对人和动物感染,以及白蛉种群与病毒时空关系等。并对今后我国关于白蛉携带病毒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

  • 标签: 虫媒病毒 白蛉 白蛉传播病毒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白求恩精神的内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化。本文从白求恩精神的时代特征、将白求恩精神融入价值观培育、付诸工作实践三个方面,探索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及医务工作者,面对职能使命的转变,如何在改革大考中更好地把握白求恩精神的现实意义并继续传承与发扬白求恩精神。

  • 标签: []白求恩精神 新时代革命军人 价值观
  • 简介:摘要目前对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的范围,特别是中央淋巴结清扫的内侧尚存争议。D3淋巴结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是局部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手术的两种主流术式。D3是从淋巴结的分布角度描述内侧,主流清扫内侧应该是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但也有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作为内侧的报道;而CME是从结肠系膜起点的角度来描述内侧,应该强调SMA左侧。本文结合D3清扫内侧的解剖学基础、肿瘤学疗效以及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认为,以SMA左侧为D3淋巴结清扫的内侧是安全可行的。这一方式同时兼顾了系膜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完整性,且清扫了更多存在转移风险的远处淋巴结,有其解剖学依据和潜在的肿瘤学优势。但就目前而言,这一技术理念在实践上仍属探索阶段,相关临床证据尚未充分。

  • 标签: 结肠肿瘤,右半 D3淋巴结清扫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高度近视黄斑孔严重视网膜脱离32例(32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所有患眼均为广泛性视网膜脱离,眼轴长度为(30.20±1.70) mm,其中13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手术中行视盘上方1~2 PD造孔,排出视网膜下液,制作黄斑孔周围内膜瓣,并行内膜瓣反转填塞黄斑孔,再联合硅油填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孔闭合及视力变化。硅油取出后随访4~24个月。结果术后黄斑孔U型闭合者71.88%(23/32),均成功实施了内膜瓣反转填塞;W型闭合者25.00%(8/32),其中6只眼未成功剥离内膜,2只眼未成功填塞内膜。所有患眼一次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在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0%。视力(BCVA,logMAR)从术前2.14±0.27提高到1.48±0.34(t=11.37,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严重的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
  • 简介:摘要帕拉塞尔苏斯是近代西方医学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要彻底打破传统盖伦医学体系的桎梏,完成对古典医学体系革命的人物。他将传统的炼金术引入医学,并将炼金术的由制取黄金改为制造能够给人带来健康的药品;认为上帝用硫磺、盐和水银这“三要素”创造了自然和人,人体就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的“化学系统”。这为长期处在“四体液”思想下的医学带来了新的世界观——化学世界观。化学世界观的提出,不仅为 “医疗化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医学发展开辟出了新的世界。虽然帕拉塞尔苏斯的“三要素论(three principles)” 并没有在强调人体健康平衡这一点上完全超越盖伦的“四体液”学说,但“三要素论”中包含了自然中矿物质也可作为药物帮助人体恢复健康平衡这一观点却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盖伦医学的医药思想体系,为后世药物的扩充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经验借鉴。

  • 标签: 帕拉塞尔苏斯 医学革命 世界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膜翻转遮盖与联合内膜填塞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安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62例(62眼)。其中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膜翻转遮盖自体血覆盖33眼为遮盖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膜填塞自体血覆盖29眼为填塞组。术后3个月进行两组效果比较。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2,P=0.219;t=-0.518,P=0.608)。术后两组黄斑孔均闭合且视网膜脱离复发。术后填塞组黄斑中心区厚度大于遮盖组(t=-2.485,P=0.019),椭圆体带缺失长度小于遮盖组(t=2.230,P=0.03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膜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其黄斑孔愈合厚度与椭圆体带缺失长度优于内膜遮盖,但是两组闭孔率与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无差异。

  • 标签: 孔,黄斑 近视,高度 遮盖,膜,内界 填塞,膜,内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分别联合内膜移植,内膜翻瓣,自体血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及对黄斑区解剖结构和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03月-2022年0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IMH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割+内膜剥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内膜移植治疗,B组联合内膜翻瓣治疗,C组联合自体血填充治疗,比较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带(EZ)的缺损直径、黄斑中心凹下(SFCT)脉络膜厚度。结果: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EZ的缺损直径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三组SFCT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分别联合内膜移植、内膜翻瓣、自体血填充治疗IMH皆可有效促进黄斑裂孔闭合,但在促进黄斑区解剖结构恢复方面,内膜移植及翻瓣的效果优于自体血填充。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移植 内界膜翻瓣 特发性黄斑裂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MHRD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割组(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离术组(玻璃体切割+内膜剥离术),各44例。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内膜剥离术组住院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时间短于玻璃体切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内膜剥离术联合对MHRD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离术 联合治疗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内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临床疗效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1年2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8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参照组,B组为研究组)A组对患者采用内膜剥除术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玻璃体腔内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的不同,然后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无论是矫正视力还是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均无显著差异,且P>0.05,然而,治疗一个月、治疗三个月、治疗半年随访结果显示,B组患者矫正视力均大于A组患者,且时间越长矫正视力差越大,同时B组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小于A组患者,同样时间越长厚度差越大,P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内界膜剥除联合 玻璃体 曲安奈德 注射治疗 矫正视力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膜(ILM)剥除、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HMMH患者31例3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黄斑区微视野检查以及眼轴长度测量。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者随机分为PPV联合ILM剥除和玻璃体腔注射mNGF组(联合组)、PPV联合ILM剥除组(单纯组),分别为15例16只眼、16例17只眼。两组患者logMAR BCVA (t=0.836 )、黄斑裂孔(MH)直径(t=0.657 )、视敏度(VA)(t=0.176 )、外界膜(ELM)及椭圆体带(EZ)缺失长度(t=1.255、0.9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手术后BCVA、MH闭合率、ELM和EZ完整性、黄斑区VA恢复情况。两组患眼间手术后不同时间点logMAR BCVA、VA、BCVA变化值、ELM及EZ的缺失长度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行Fisher精确性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单纯组、联合组患眼MH闭合率分别为88.24% (15/17)、93.75% (15/1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 )。手术后3、6个月,联合组患眼ELM完整性恢复较单纯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3.101,P<0.05);手术后1、3、6个月,联合组患眼EZ缺失长度较单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5、2.302、2.784,P<0.05)。与手术后1周相比,手术后1、3、6个月联合组患眼黄斑区VA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0.001)。手术后3、6个月,联合组患眼黄斑区VA较单纯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7、2.250,P<0.05)。手术方式与随访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随手术后时间延长,单纯组患眼黄斑区VA降低,联合组患眼黄斑区VA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63,P<0.001 )。两组患眼BCVA及BCVA变化值随手术后时间延长而提高,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联合组患眼BCVA提高及BCVA变化差值均较单纯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74、21.807、5.695、4.095,P<0.05)。结论与PPV联合ILM剥除手术比较,PPV联合ILM剥除和玻璃体腔注射mNGF治疗HMMH疗效更佳,不仅能改善HMMH患者手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而且可以提高视功能。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穿孔 神经生长因子 玻璃体内注射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发性黄斑前膜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0例,精细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疗护依从率、视力值、视力提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负面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除手术患者实行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视力恢复、治疗安全水平提高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围手术期 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李经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史文献学专家,1958年拜陈邦贤为师,从事相关科研工作,与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有多次交流。20世纪80年代,李经纬作为医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与泰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他先后参加了1983年泰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会、198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150周年学术会议、1985年日本医史学会第86届学术年会,以及1990年英国举办的国际中国科技史学术会议等活动,与满晰博、宫下三郎、吴燕和等国外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李经纬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 标签: 医史学 国际学术交流 陈邦贤 李约瑟 宫下三郎 李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