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1984年我国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来,经过几代心血管医生的探索、学习、借鉴和创新,冠心病介入事业不断开启新的篇章。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笔者全面回顾了我国PCI技术的开创与发展、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应用,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向党的百岁诞辰献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文献为准、以时间为序,梳理中国显微外科1960-1973年这个阶段的历史。方法检索收集公开及内部出版中、英文科技期刊、学术专著等,精读分析中、英文"显微外科"及"显微外科相关"文献,重点记录确认手术、交流、报道时间等。结果中国显微外科起步,得益于1963年初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报道;此后3年,多个单位开展显微血管技术实验研究、探索断指再植,于1964年世界首例断腿再植,于1966年世界首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世界首批完全离断手指显微血管缝合再植成功;1972年广州全国断肢再植经验交流会,完全断指260例,再植存活率44.9%;首次使用"显微外科"术语;1973年3月,完成世界第2例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1973年5月,北美再植代表团访华,开启中、外显微外科学术交流先河。近十年临床实践、原创性、先进的中国断肢(指)再植技术与原则被国际同行认可。结论中国显微外科考证:艰难起步(1960-1973)——中国显微外科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

  • 标签: 中国显微外科 断肢再植 断指再植 足趾移植 拇指再造 学科史
  • 简介:摘要从性激素的发现到将其研制成口服避孕药直至上市,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口服避孕药诞生已有61周年,第一种口服避孕药“异炔诺酮(以Enovid为商标)”于1960年5月由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目前口服避孕药仍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节育形式。口服避孕药的研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这期间,一大批优秀的内分泌学家和化学家为口服避孕药的诞生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口服避孕药的诞生不仅缓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局面并且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催化出了性解放运动。

  • 标签: Enovid 性激素 口服避孕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设现代的医疗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是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为民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特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其含义与功能,并给出了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以便于为现代医院科学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中国特色 现代医院 管理制度 框架及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Perthes病患儿早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病程演变,探讨早期手术治疗Perthes病的意义。方法收集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Perthes病患儿资料,分为手术组(35例)和保守组(32例)。手术组35例,男32例,女3例,年龄(8.3±1.0)岁(范围7.0~11.8岁),左侧21例,右侧14例;保守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8.4±1.4)岁(范围7.1~12.0岁),左侧22例,右侧10例。每3个月摄取骨盆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参照改良Waldenström分期评估Perthes病的病程演变,在系列观察未发现改良WaldenströmⅡb期视为跳过碎裂期。在愈合期后的骨盆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根据Stulburg分级评估结果,并且测量患侧与健侧干骺端宽度比值和股骨头骺高度比值。结果35例手术组进入Ⅲa期所需时间(0.58±0.33)年(范围0.1~1.5年),32例保守组(0.96±0.30)年(范围0.4~1.8年),进入修复期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9,P<0.05);手术组病程跳过碎裂期共11例(31%),保守组5例(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26,P<0.05);手术组干骺端患侧与健侧比为108.0%±6.0%(范围101%~123%),保守组115.8%±11.2%(范围10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0,P<0.05)。手术组股骨头骺高度患侧与健侧比为82.5%±8.2%(范围61%~96%),保守组74.7%±1.3%(范围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手术组改良Stulberg分级为Ⅰ类髋关节29髋,Ⅱ类髋关节6髋,Ⅲ类髋关节0髋;保守组Ⅰ类髋关节16髋,Ⅱ类髋关节10髋,Ⅲ类髋关节6髋。两者进入Ⅳ期后Stulberg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6,P<0.05)。结论早期手术改变了Perthes病的自然演变,早期手术治疗缩短Perthes病碎裂期病程,使其更早进入修复期,并且有机会跳过碎裂晚期,改变其自然病程,愈合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更接近正常。

  • 标签: 累-卡-佩三氏病 股骨头 儿童 对比研究 X线透视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生育女性妊娠再发风险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阐明新发突变家系DMD基因突变规律,并探讨此类家系遗传咨询的模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DMD家系64例,首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DMD家系患者及其母亲DMD基因79个外显子进行缺失或重复分析,选取患者DMD基因突变而其母亲DMD基因未见突变的新发突变家系纳入本研究,然后利用MLPA技术联合短片段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连锁分析对新发突变家系女性再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结果64个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均为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家系;共对65例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其中性别决定基因(SRY)阴性26例,SRY阳性39例,DMD基因无突变63例,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2例,产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外显子突变主要表现为外显子的缺失突变,集中在45~55外显子区域,对于新发突变家系,有DMD患者生育的女性,即使DMD基因外显子未见突变,仍建议其孕期进行DMD产前诊断。

  • 标签: 肌营养不良, 杜氏 基因 突变 生殖细胞系突变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剖宫产对冷冻胚胎解冻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行体外受精FET且有既往分娩的1 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既往分娩和移植胚胎数分为4组:剖宫产单胚组(n=338)、无剖宫产单胚组(n=78)、剖宫产双胚组(n=444)、无剖宫产双胚组(n=319)。基于年龄、体质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FSH、基础LH、获卵数和优质胚胎率的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剖宫产单胚组与无剖宫产单胚组(卡钳值=0.15)、剖宫产双胚组与无剖宫产双胚组(卡钳值=0.05)、剖宫产单胚组与剖宫产双胚组(卡钳值=0.01),以减少选择偏倚的影响。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剖宫产单胚组、无剖宫产单胚组共匹配了77对患者,两组在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9%(33/77)、45.5%(35/77)]、流产率、早产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均无差异(P均>0.05)。(2)剖宫产双胚组、无剖宫产双胚组匹配了304对患者,剖宫产双胚组的临床妊娠率[42.4%(129/304)]、双胎妊娠率[9.5%(29/304)]明显低于无剖宫产双胚组[分别为53.0%(161/304)、15.5%(47/304)],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的流产率、早产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无差异(P>0.05)。(3)剖宫产单胚组、剖宫产双胚组匹配了318对患者,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8.4%(122/318)、45.6%(145/318)]、流产率和早产率均无差异(P均>0.05),但剖宫产双胚组的双胎妊娠率显著高于剖宫产单胚组[分别为11.3%(36/318)、0.3%(1/318), P<0.01]。(4)低出生体重儿与分娩孕周(OR=0.41,95%CI为0.32~0.54)和双胎妊娠(OR=4.44,95%CI为1.93~10.21)相关,巨大儿与母亲的BMI(OR=1.18,95%CI为1.06~1.32)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既往分娩方式无关(P>0.05)。结论不同既往分娩的患者接受FET治疗,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既往剖宫产患者双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周、是否双胎、母亲BMI相关,与剖宫产无关。建议既往剖宫产患者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既可保证成功率又可降低双胎妊娠率和新生儿的风险。

  • 标签: 剖宫产术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一种传统医学,是蒙古民族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所形成的民族医学。蒙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结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区,多户外活动,多肉食的特点,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基本也是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病,其间也受汉族中医的影响很大,以前也掺杂着萨满教的迷信,如跳大神之类,但现在已经进行研究,去其糟粕,如同中医学一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部门承认的一种医学方法。

  • 标签: 浅谈 蒙医 发展 几点 认识
  • 简介:摘要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神经外科少见疾病,约占颅内CM的4%~35%,最常见于脑桥,高发于3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其发病与CCM1、CCM2及CCM3基因的缺失性突变、静脉血管异常等相关。出血风险较其他部位的CM更高。研究发现,病灶位置深在、出血、女性等均为脑干CM出血的危险因素。目前,该病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针对脑干CM的自然及其诊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神经外科少见疾病,约占颅内CM的4%~35%,最常见于脑桥,高发于3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其发病与CCM1、CCM2及CCM3基因的缺失性突变、静脉血管异常等相关。出血风险较其他部位的CM更高。研究发现,病灶位置深在、出血、女性等均为脑干CM出血的危险因素。目前,该病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针对脑干CM的自然及其诊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医院历史档案记录了其创建发展的整个过程,真实记录了医院医教研各项工作的进步成长。医院历史有助于人们对医院的发展愿景、文化底蕴、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了解与学习,对于提升医护人员凝集力、职业素养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医院院档案入手,对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医院历史档案 医院文化建设 文化挖掘与利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电图机是使用体表导联系统接收分布在人体表面的微弱心脏电流,并且进一步放大和记录地比较精细的一种仪器,通过描记的心电图能记录到其他检查无法获得的心脏电活动。心电图机对于微弱心脏电流的放大作用一定要达到高保真率的要求,才可以帮助最真实地描记、记录和处置人体的心电活动。

  • 标签: 心电图机,发展历史,主要组成,分类,主要参数,维护,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不良孕产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特点。方法:选择1174例在医院中由于不良孕产史实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根据不良孕产不同分为四组,其中A组为生育过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者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患儿,B组为孕育过染色体病的患儿,C组为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D组为既往不良孕产病因不详。结果:本文共选择1174例由于不良孕产史实行羊水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的孕妇,其中有44例孕妇羊水出现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达到3.75%。其中有3例发生21-三体综合征,有3例出现性染色异常,有2例发生额外小染色,有3例出现18-三体综合征,有1例发生14号染色体结构异常,有21例出现染色体多态性变异。A组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达到2.68%,B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达到2.50%,C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达到28.57%,C组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达到3.99%。结论:在不良孕产孕妇中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减少新生儿的先天性疾病发生率。

  • 标签: 不良孕产史 孕妇 羊水细胞 胎儿染色体核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外伤而无软组织损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以2010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有外伤而无软组织外伤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创伤后无软组织外伤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和诊断结果。结果:本组研究共选取36例患者入组研究,其中25例最终死亡,死亡率69.44%;有外伤而无软组织外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具有少尿、低血压特征,且情况越严重患者生存期越短,但并非所有患者伴有少尿症状,伴少尿、血清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增高的症状的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风险较高;死亡后患者肾组织切片上可见髓质肾小管腔内有较多肌红蛋白管型。结论:有外伤而无软组织外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与感染、过敏及自身固有疾病等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较难鉴别,通过对发病后各项指标变化的监测分析尤其是尿量、血压的分析是提高急性肾衰竭成因鉴别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 标签: 创伤致急性肾衰竭 临床特点 预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