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难点,医学图像分割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医学的临床检查中,对于临床治疗和判断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可以说,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创新带动了我国医学图像处理中其他设备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学图像处理中,3DReconstruction(三维重建)、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都与分割术的发展紧密相关1。不仅如此,它的发展也带动了和医学领域互帮互助的生物行业,并在生物领域发展中占据一席之位。本文将对医学图像分割技术进行简单的研究,以期为医学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 标签: 医学图像分割 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分割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大分割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加速组病人的有效率为88.0%(44/50),而对照组为66.0%(1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急性放射反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放疗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未增加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远期疗效及晚期反应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大分割 后程加速超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乳腺癌术后应用大分割调强与常规分割放疗之间的临床疗效及毒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5至2023.1期间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数为20。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临床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2级以上的放疗反应,同时两组的急性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及食管黏膜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本研究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随访追踪,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杂及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作为乳腺癌术后的辅助疗法,大分割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之间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大分割调强放疗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少于常规分割放疗。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 大分割调强 常规分割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病人保乳术后接受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列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90例,通过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乳腺癌保乳术后给予全乳常规分割加瘤床同步补量放疗,PTV 2.0GY/次,PGTVtb2.4GY/次,治疗25次。研究组乳腺癌保乳术后给予全乳大分割加瘤床同步补量放疗,PTV 2.9GY/次,PGTVtb 3.3Gy/次,治疗15次。对比两组病人的近期局部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美容效果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的近期局部复发率(2.22%vs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率(13.33%vs6.66%)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美容效果满意率(97.77%)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行保乳术治疗的病人,给予术后的大分割放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及影响,提升治疗后局部的美容效果,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更高,推荐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大分割放疗 常规分割放疗 瘤床补量 局部复发 不良反应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1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再行6~8周期的化疗,随即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人,治疗组使用大分割放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总生存率和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1.4%和7.1%,两组患者经2.5年随访调查后生存率分别为87.1%和87.1%,急性Ⅱ度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0%和7.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较严重的后期反应情况。经心电图检查所示两组也无明显心肌缺血性改变。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总生存率和皮肤损伤发生率与常规放射治疗差异性不明显,但大分割放射治疗缩短了常规放射治疗的时间,所以大分割放疗可以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分割放疗的替代方案。

  • 标签: 副作用 大分割放疗 乳腺癌 预后
  • 简介:纹理分割领域一直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各种纹理分割算法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层出不穷。本文着重介绍了各类纹理特征,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分割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算子的图像特征提取,基于统计方法的特征提取,基于模型方法的分割技术(分形模型,随机场模型),基于纹理结构的特征提取及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空频域特征的分割技术(小波技术)。

  • 标签: 纹理特征 灰度共现矩阵 边缘强度 边缘方向 分裂-合并 纹理边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体膜开窗定位方式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对改良定位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前瞻性对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大分割组,38例,42.4 Gy/16次,2.65 Gy/次;常规组,37例,50 Gy/25次,2.0 Gy/次。均采用热塑体膜定位,并沿患侧乳腺根部将乳房上方体膜剪去。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8个月内无复发病例,局部控制率100%,生存率100%。两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总发生率为大分割组36.84%(14/38)和常规组67.57%(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P<0.05);美容效果优良率为大分割组89.47%(34/38)和常规组78.38%(29/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晚期皮肤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体膜开窗定位方式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方案具有可行性,可明显减轻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且并未增加放疗不良反应。但长期效果仍需长期随访研究来证实。

  • 标签: 分割放疗 常规分割 乳腺癌 保乳术 体膜
  • 简介:目的本文针对黑素细胞肿瘤(MelanocyticTumorMT)图像情况复杂,较难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数字图像分割算法,探讨MT的早期诊断。方法首先应用统计区域融合方法(SRM)实现图像分割成多块纹理一致的区域。然后对图像以HSV彩色空间的H和S分量为特征,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图像聚为9类。最后,将聚类结果在HSV彩色空间的H和S分量值分别映射到[0,1]区间,再分别对H分量和S分量取阈值,得到最终的边界分割结果。结果对MT图像能够按照其纹理差异将其有效划分为多个区域,较为准确标识出皮损区域。结论综合对多种方法结果的对比,本方法优于传统的大津阈值法、K均值法和活动轮廓法。同时对过去基于SRM的MT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处理复杂MT图像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统计区域融合 K均值 HSV彩色空间 黑素细胞肿瘤 图像分割
  • 简介:摘要:细胞核的精确分割是病理诊断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细胞核分割的准确性,本文提出基于ConvNeXt改进的ConvUnet细胞核分割网络。首先,将ConvNeXt网络扩写为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其次在跳跃连接结构中加入ECA通道注意力机制,去除原始病理图片中的冗余信息,加强对重要细胞核特征的关注度,最终提高模型的分割性能。在Monuseg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onvUnet网络的Dice系数和IoU分别达到79.27%和65.98%,与现有细胞核分割方法相比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 标签: 图像分割 细胞核图像 深度学习 ConvNeXt
  • 简介:摘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引导放疗技术,具有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正常器官受照剂量等诸多优点。锥形束CT(CBCT)是IGRT中最常用的医学图像之一,对CBCT进行快速、准确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分割对放疗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配准的分割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方法。本研究针对CBCT图像分割方法、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 标签: 锥形束CT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 简介:张某(男)与梁某(女)系夫妻关系,结婚次年,梁某的父母出资110万元以梁某名义购买公寓一套,剩余80万元银行贷款每月由梁某从其工资卡中扣还。该公寓登记在梁某一人名下。后张某以两人婚前感情基础薄弱,婚后又因生活琐事频繁吵架为由认为夫妻感情已破裂,要求离婚。梁某不同意离婚,张某遂起诉至法院,主张离婚,并要求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梁某名下的房屋。

  • 标签: 分割 房屋 夫妻关系 银行贷款 感情基础 夫妻感情
  • 简介:本文根据肾小球医学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直方图特征峰的图像侵害方法。通过定位图像的特征峰,从而有效地对肾小球医学图像进行阈值化。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分割肾小球.

  • 标签: 图像分割 直方图 肾小球 阈值化
  • 简介:本文阐述了基于形变模型(DeformableModels)的LevelSet分割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介绍了在图像域的实现方法,实现并改进了基于该模型的NarrowBand快速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流程是:先在需要分割的目标内或外给定一封闭的初始曲线,通过Gaussian滤波后计算图像的梯度,最后通过NarrowBand算法完成轮廓线的抽取.该算法应用于医学CT/MRI影像以及显微图像的目标分割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非常适合于对具有分支、突触以及拓扑结构变化的目标进行快速精确分割.文中给出了算法实现的基本流程、相关参数的选取准则和部分实验结果.实验发现算法中涉及的参数对提取的轮廓线的精确和光滑程度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形变模型 Level SET NARROW Band算法 图像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级联VB-Net深度学习网络对扩散加权成像(DWI)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核心检出和分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 5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MRI资料。将1 500例患者的2 456个病灶依据采集时间按8∶1∶1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首先在脑DWI图像(b=1 000 s/mm2)上对所有病灶的缺血核心进行手工分割,然后,构建级联VB-Net分割模型,并在测试集对缺血核心进行自动检出、分割和缺血核心体积计算。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手工分割与级联VB-Net分割模型测得缺血核心体积的一致性。将样本分为缺血核心体积较大组(缺血核心体积≥10 ml)与缺血核心体积较小组(缺血核心体积<10 ml),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者Dice系数差异。结果测试集中,级联VB-Net分割模型对缺血核心的检出率为94.6%(234/257),Dice系数为0.76(0.68,0.84)。级联VB-Net分割模型[4.19(1.21,14.13)ml]与手工分割缺血核心体积[4.08(1.19,17.92)ml]的一致性高(ICC=0.97,P<0.001)。缺血核心体积较大组与缺血核心体积较小组Dice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76(0.69,0.85),0.76(0.67,0.84),Z=-0.44,P=0.657]。结论级联VB-Net深度学习网络实现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核心的自动检出、分割及体积计算,与手工分割的一致性高,能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级联VB-Ne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评价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124例在我科收治的NSCLC患者给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同时联合化疗。结果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组较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明显改善。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对Ⅳ期NSCLC安全可靠,疗效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分割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MRI技术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因此MR引导下的放疗现已成为放疗领域的热点研究工作。放疗中精确勾画靶区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多为手动分割,耗时、主观且缺乏一致性,自动图像分割可以在不降低分割质量前提下提高效率和可重复性。本文综述了在放疗中MRI的自动分割方法,对不同放疗部位包括前列腺、鼻咽癌、脑部肿瘤以及其他器官,就自动分割目标、挑战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磁共振引导 自动图像分割 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胸部放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与之相关的剂量分割存在一定争议。超分割放疗方案(2次/d)作为前瞻性研究确立的标准方案,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的不便利,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被其他治疗策略代替。另外在不可手术的淋巴结阴性的Ⅰ期小细胞肺癌中,立体定向消融放疗为部分高龄且预计难以耐受长疗程放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合适的剂量分割方案既可以保证治疗疗效,也能降低放疗相关急性及晚期损伤。本文将对目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剂量分割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癌,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剂量分割 现状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EM聚类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算法利用了有限的人工信息,即在图像上点击有限的几个点以标识对应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满足给定限制的精确图像分割结果.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量化处理,而后在量化后的色彩空间中集成先验的分割信息进行色彩聚类.实验表明算法运行速度快,分割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图像分割 半监督聚类 高斯混合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部大分割放疗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自2007-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93例肺转移瘤患者,男124例,女69例,中位年龄58岁,中位KPS评分80分。原发肿瘤以肺癌(33.7%)、结直肠癌(21.2%)、头颈部肿瘤(13.5%)、乳腺癌(10.9%)为主。分析大分割放射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9.9个月(95%CI为55.1~64.6个月),共治疗317个病灶,90.7%应用4D-CT定位,应用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螺旋断层治疗(TOMO)技术者分别占69.4%、28.0%、2.6%,中位大体肿瘤体积、计划靶体积分别为5.0(0.2~142.3)、12.0(1.0~200.1) cm3。处方剂量以60 Gy分4~15次为主,中位计划靶体积剂量60(45~70) Gy;生物等效剂量96(60~150) Gy。1、3、5年局控率分别为95.7%、91.3%、89.9%,原发肿瘤至肺转移诊断中位时间是局控率的影响因素(P=0.027)。1、3、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1%、60.8%、46.2%和54.3%、30.3%、19.9%,放疗前肺外远处转移和原发肿瘤至肺转移诊断中位时间是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因素。未见>3级不良反应。结论图像引导放疗大分割精准放疗对肺转移瘤可取得安全且较好的结果。

  • 标签: 肿瘤转移,肺/图像引导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大分割 治疗结果
  • 简介: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辅助诊断颅内出血疾病对于精确计算出血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出血块的位置和形式的多样性给血块的自动识别带来困难.针对颅内出血CT图像颅骨与出血块相接的情况,设计了一个集边缘检测、区域生长、阈值分割于一体的出血块识别算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实现了出血部位的识别与自动分割,为出血量的定量计算奠定基础.并对若干颅骨与血块相接情况的颅内出血CT图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 标签: 颅内出血 边缘检测 区域生长 阈值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