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截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截瘫 患者中,随机抽取 86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43例,参照组 43例。研究组进行人性化护理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护理结束之后, 比较护理结果 。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效果不如 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 对脊柱截瘫 患者的护理 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脊柱截瘫 护 理干预 临 床应用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性截瘫患者疗养康复期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创伤性截瘫患者,共 54例,选取时间为 2017年 3月 -2020年 5月,在患者疗养康复期,根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护理流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饮食、用药、生活指导等基础护理服务,组内成员共 27例。其余患者归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内容同上,另外增加使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从两组患者护理后 1个月、 3个月 BI指数和 FIM评分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对应分值明显要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为疗养康复期的创伤性截瘫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等护理服务,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创伤性截瘫 疗养康复期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 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高位截瘫患者共 64 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的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康复护理可以改善高位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高位截瘫 术后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 40 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7 年 6月 -2019年 6 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20 例。给予对照组 20 例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 20 例患者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整体护理 创伤性高位截瘫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体结核伴截瘫病人实施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症状改善及降低心理压力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胸腰椎体结核伴截瘫病人 2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 2019年 4月到 2020年 4月期间。 α组( 14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 β组( 14例)病人接受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2组症状改善优良率、成人心理压力测量表评分。 结果:护理后,β组症状改善优良率 92.85%,相比 α组而言更高( P<0.05);护理后, β组成人心理压力测量表评分( 12.11±1.05)分,相比 α组而言更低( P<0.05)。结论:胸腰椎体结核伴截瘫病人采用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病人症状改善及降低心理压力的影响价值显著。

  • 标签: 胸腰椎体结核伴截瘫 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诊的88例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康复训练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运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康复有重要价值,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康复训练模式 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 预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高位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位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治疗组患者采用高危因素分析、一般性护理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人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SAS)以及抑郁(SDS)的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位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儿童轻微外伤后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可导致截瘫,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于2018年3—12月收治3例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致截瘫的患儿,并行椎管腔探查术,术中发现均存在终丝牵拉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合文献认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儿中很可能存在先天性脊髓拴系病变,如终丝牵拉等,在外力诱因下突然发病导致脊髓严重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背部腧穴结合下肢前侧腧穴交替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于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康复训练中配合不同穴位交替针刺法,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2例患者经针刺治疗配合康复锻炼后,与入院时对比出院前股四头肌与大腿外展肌群等肌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深感觉均恢复正常,双侧L1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侧膝跳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见明显异常;ASIA分级从入院时的B级恢复到出院时的D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5个HSP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基因变异位点。结果家系1、2的先证者SPAST基因分别存c.1196C>T杂合变异、c.1523T>A杂合变异;家系3先证者FA2H基因存在c.61G>C和c.688G>A复合杂合变异;家系4先证者SPG11基因剪接区存在c.6812+4_6812+7delAGTA和c.915delT复合杂合变异;家系5先证者SPG7基因存在c.1703_1704delAG和剪接区c.1937-1G>C复合杂合变异。通过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评估,这些变异均为可能的致病变异。其中SPAST基因c.1523T>A、FA2H基因c.61G>C、SPG11基因剪接区c.6812+4_6812+7delAGTA、c.915delT、SPG7基因c.1703_1704delAG及剪接区c.1937-1G>C变异均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结论家系1、2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其中家系2为不完全外显;家系3、4、5分别为常染色隐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35型、11型、7型。上述发现为HSP的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SPAST基因 FA2H基因 SPG11基因 SPG7基因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1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家系的分子遗传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及5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提取样本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周围神经病及痉挛性截瘫候选基因进行相关基因突变筛查,并对可疑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SPAST基因第9外显子区存在c.1196C>G杂合变异,导致第399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色氨酸(p.Ser399Trp),该变异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受到影响。该家系的其它患者均存在SPAST c.1196C>G的杂合错义变异,而表型正常家系成员未发现该位点的变异,50名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变异,符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根据2015年ACMG制定的《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SPAST基因c.1196C>G变异可能是导致本家系患者发病的原因。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SPAST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饮食护理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9月 收治的12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 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状态、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使用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广泛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骨折 饮食护理 营养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模式在日间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顺序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参与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化疗期间静脉炎、输液渗透发生率,并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4个疗程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输液渗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总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日间化疗患者提供患者参与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预防静脉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日间化疗 患者参与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乙肝患者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就业、生活、学习等带来的多重压力[1]。广西是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高发地区,南宁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帮助患者缓解心理方面的困扰,促进疾病康复。方法 于2019年-2020年,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乙肝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通过SPSS20.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其中乙肝患者79例,患者家属51例。结论 影响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包括睡眠质量、情绪状况和人际交往三方面,进而从此三方面向家属提出有效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建议。

  • 标签: 乙肝患者 家属照护 生活质量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基于思维导图构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护理模式,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100例在大庆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安全防范护理,试验组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思维导图,向患者讲解说明并给予患者留存。出院时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思维导图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护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