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一个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发病,与增加的氧化应激有关,在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之间的联系已被证实[1]。重症哮喘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均参与了气道炎症,但中性粒细胞在气道炎症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重度哮喘患者的诱导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黏膜组织中存在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浸润[2]。髓过氧

  • 标签: 氧化应激 髓过氧化物酶 重症哮喘 气道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功能与非酶抗氧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健康体检人群分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及非酶抗氧化检查,对其进行比较,并分析认知功能总应答数与非酶抗氧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各项DBIL、TBIL、ALB、UA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总应答数评分与非酶类抗氧化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胆红素、总胆红素和尿酸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非酶抗氧化的水平浓度降低可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非酶抗氧化物 相关性
  • 简介:皮脂分泌是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当情况比较严重时需接受异维A酸治疗虽然已知该药具有致畸性,目前除异维A酸和激素治疗外,没有有效的减少皮脂生成的药物。进一步了解皮脂分泌产物的调节是确立选择性治疗靶位的一项里程碑。对人类皮脂腺及腺体细胞的研究提示过氧化增殖活化受体(PPARs)显效剂可改变皮脂生成。本研究旨在确定在人类皮肤及SEB-1型皮脂腺细胞中PPARs的表达和活性,并评估PPARs配体对患者皮脂分泌产物的影响效果;为检测每一受体亚型对皮脂分泌影响作用的大小,在对应用PPARs配体和异维A酸治疗的SEB-1型皮脂腺细胞进行脂肪形成测定。异维A酸明显降低脂肪形成,而PPARα显效剂-GW7647,PPARδ显效剂-GW0742,PPARα/δ显效剂-GW2433,PPARγ显效剂罗格列酮和全显效剂-GW4148增加脂肪形成。与年龄、性别和疾病严重度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氯贝丁酯可明显增加皮脂分泌(分别为37%和77%)。这些资料提示PPARs在调节皮脂分泌方面有一定作用,选择性调节其活性可能是治疗痤疮的一个新手段。过氧化增殖活化受体增加皮脂分泌@TrivediN.R....

  • 标签: 受体增加 增加皮脂 增殖活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儿童甲状腺过氧化抗体阳性进行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探究与分析。方法选择2006年到2011年我院儿童甲状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11例次患甲状腺疾病的患儿进行TPO-Ab检测,共检出TPO-Ab阳性者66例。结果对患甲状腺疾病的患儿,与甲功同步进行TGAb、TPO-Ab2项抗体检测。共检测了111例次,其中男17例次,女94例次,年龄6~64岁。按TGAb检测结果,分为阴性、阳性、时阴时阳3组,与TPO-Ab进行比较。其正常参考值为TGA<30%,TPO-Ab<1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HT)TPO-Ab阳性率可达100%,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和特发性甲低TPO-Ab阳性率可达60%~70%左右,明显高于非AITD病人。与TGA相比TPO-Ab更具临床意义。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 过氧化物 抗体 阳性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猪瘟病毒(CSF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可以引发猪个体间和群体间高度接触性传染,对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的病原。猪瘟的危害性包括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病猪败血症、慢性营养消耗和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病变1。猪瘟弱毒病毒能在乳猪肾细胞(MPK)中繁殖2,但不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3。本研究采用免疫过氧化法,体外检测猪瘟病毒滴度,并与体内法比较,以得到一种更为便捷、经济、稳定的测定猪瘟病毒滴度的方法。

  • 标签: 猪瘟病毒 滴度 免疫过氧化物酶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髓过氧化(MPO)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内MPO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初诊未治的MPO-AAV患者36例(MPO-AAV组),另选年龄、性别与MPO-AAV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6例(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FCM)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中性粒细胞胞内MPO水平和MPO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MPO、补体C5活化片段a(C5a)水平及MPO-AAV组患者MPO-ANCA。采用修订的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V3)对MPO-AAV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MPO-AAV组中性粒细胞胞内MPO mRNA表达水平、血清MPO和血清补体C5a水平显著升高[MPO mRNA:30.2±11.5 比 1.9±0.6,P<0.001;MPO:(112.0±68.7)IU/L比(87.4±22.9)IU/L,P=0.01;补体C5a:(187.3±90.3)ng/ml比(107.3±31.1)ng/ml,P<0.001],而中性粒细胞胞内MPO水平显著降低(平均荧光强度1 343.3±723.4比2 868.0±1 136.5,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胞内MPO mRNA表达水平与MPO-ANCA阳性、血清MPO水平呈正相关(r=0.537,P=0.001;r=0.358,P=0.0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胞内MPO mRNA表达水平与MPO-ANCA阳性呈正相关(β=0.695,P=0.006);中性粒细胞胞内MPO水平与MPO-ANCA阳性、血清MPO、血清补体C5a水平呈负相关(r=-0.335,P=0.046;r=-0.372,P=0.026;r=-0.57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胞内MPO水平与血清补体C5a水平呈负相关(β=-0.374,P=0.043);BVAS-V3与中性粒细胞胞内MPO mRNA、MPO-ANCA阳性、血清MPO、血清补体C5a呈正相关(r=0.598,P<0.001;r=0.599,P<0.001;r=0.537,P=0.001;r=0.415,P=0.012),与中性粒细胞胞内MPO水平呈负相关(r=-0.342,P=0.04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VAS-V3与中性粒细胞胞内MPO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β=0.511,P=0.002)。结论MPO-AAV中性粒细胞胞内MPO的合成和释放活性均显著增强,MPO-ANCA阳性和补体C5a可能分别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内MPO的合成与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内MPO的合成活性是影响血管炎病情活动度的独立因素。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髓过氧化物酶 血管炎 补体C5活化片段a
  • 简介:摘要:血管炎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血管壁受损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变区域的不同,血管炎可分为大血管炎和小血管炎两类。小血管炎是指病变累及直径小于50微米的血管,如皮肤小血管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等。大血管炎则是指病变累及直径大于50微米的血管,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性动脉炎等。抗髓过氧化抗体(MPO-ANCA)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在血管炎患者中发现。MPO是一种酶,常见于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中,也存在于人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MPO-ANCA的产生与中性粒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是血管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 标签: 血管炎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研究策略
  • 简介: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温育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大鼠脑、肝、心、肾、睾丸组织匀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体内实验中,该提取物100、200mg/kg/日,连续灌胃40天,仅对大鼠大脑皮层过氧化脂质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组织无明显影响,200mg/kg/日灌胃15天,对大鼠血浆超氧化歧化酶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

  • 标签: 肉苁蓉 抗脂质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通过给予过氧化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观察PPARγ对老龄鼠髁状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影响.方法18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予以吡格列酮灌胃20mg/kg,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骨,行下颌骨X线检查及髁状突骨密度测定,同时行髁状突部位组织学观察,并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计算髁状突软骨下骨的静态骨参数.结果实验组髁状突的X线片灰度值、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的平均宽度、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PARγ能抑制老龄鼠髁状突的成骨代谢及软骨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其髁状突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 髁状突 软骨 软骨下骨
  • 简介:目的观察过氧化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老龄鼠下颌牙槽骨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取18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予以吡格列酮20mg/kg灌胃,对照组每日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老龄鼠,取双侧下颌骨,行下颌骨X线检查及牙槽骨骨密度测定,牙槽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计算牙槽骨的静态骨参数。结果实验组牙槽骨X线片的阻射程度、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的平均宽度及总胶原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源性配体激活PPARγ能导致老龄鼠牙槽骨成骨及破骨代谢的失衡,促进老龄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 老龄鼠 牙槽骨 骨代谢
  • 简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髓过氧化(MPO)-463G→A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相关.目的:探讨MPO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检测117例胃癌患者和105例对照者的MPO-463G→A多态性,比较两组MPO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MPO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危险性的关系,并行分层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胃癌家族史对胃癌的影响.结果:胃癌组GA和AA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GA:25.6%对37.1%,AA:3.4%对11.4%,P〈0.05),A等位基因频率亦明显降低(16.2%对30.0%,P〈0.05).与GG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MPO-463GA/AA基因型者罹患胃癌的危险性明显降低(OR=0.43,95%CI:0.25-0.75).分层分析示男性、年龄≤60岁、不吸烟、H.pylori感染阴性和无胃癌家族史人群携带GA/AA基因型较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胃癌的危险性降低.结论:MPO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相关,A等位基因对胃癌易感性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胃肿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易感性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抗体及甲状腺功能对早孕流产的影响。方法选取422例早孕妇女(孕周6~12周),分为3组,A组:稽留流产组(148例);B组:先兆流产组(150例);C组:正常早孕组(124例)。检测甲状腺过氧化抗体(TPOAb)及甲状腺功能(TSH、FT4、TT4、FT3、TT3)。结果A组TPOAb水平较B组及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T4水平较B组及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OAb水平增高及FT4水平减低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因素。

  • 标签: 早孕 流产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低T4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过氧化抗体(TPOAb)检测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受体分析法测定34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水平。结果TPOAb血清测定水平在甲亢组、甲减组、桥本甲状腺炎组均有显著增高,且阳性率高达92%以上,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组则为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TPOAb测定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疗效的判断、预后的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器官纤维化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氧化应激与纤维化疾病关系密切。过氧化2(peroxiredoxin 2,Prx2)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其突出的抗氧化功能可以在纤维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Prx2对于活性氧水平的变化十分敏感,这一特点在纤维化疾病诊断和预测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同时Prx2也具有影响细胞凋亡、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和分子伴侣等功能。该文就Prx2主要功能及其在肺脏、肾脏和肝脏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探讨Prx2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 标签: 过氧化物酶2 纤维化 氧化应激 活性氧
  • 简介:<正>抗氧化日益重要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起抗氧化的作用,因为人们发现,预防人体的氧化作用就是在抵抗衰老和预防疾病。自由基的产生是人体衰老和免疫力下降的元凶,而抗氧化营养素可以消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活动,进而增进人体组织运作的能力。抗氧化营养素对抵抗自由基:预防人体的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膜中多元不

  • 标签: 抗氧化营养素 抗氧化成分 新陈代谢功能 膳食补充剂 人体健康 番茄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GPX)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和评价GPX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620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455例,直肠癌165例)的GPX基因表达数据等临床资料,同时下载820例正常人群的GPX基因表达数据作为对照,经R语言预处理并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肠癌组织中GPX基因表达与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相关性。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结肠癌、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列线图模型并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GPX家族中,GPX1、GPX2、GPX3、GPX4、GPX5、GPX7、GPX8 mRNA在结肠癌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结肠癌患者GPX1、GPX2、GPX4、GPX8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人群(均P<0.05);直肠癌患者和正常人群GPX1、GPX2、GPX3、GPX4、GPX7、GPX8 mRNA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直肠癌患者GPX1、GPX2、GPX4、GPX7、GPX8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人群(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GPX2(rs=-0.27,P<0.001)和GPX7(rs=-0.11,P=0.04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TMB呈负相关,直肠癌组织中GPX基因表达与TMB均不相关(均P>0.05)。在结肠癌中,单因素分析显示,GPX3(HR=1.22,95%CI为1.05~1.43,P=0.012)、GPX4(HR=1.39,95%CI为1.01~1.92,P=0.045)、年龄(HR=1.02,95%CI为1.01~1.04,P=0.010)、pTNM分期(HR=1.78,95%CI为1.43~2.21,P<0.001)为患者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GPX4(HR=1.96,95%CI为1.09~3.51,P=0.024)、年龄(HR=1.02,95%CI为1.00~1.04,P=0.042)、pTNM分期(HR=1.61,95%CI为1.21~2.15,P=0.001)为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直肠癌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08,95%CI为1.04~1.13,P<0.001)是患者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GPX7(HR=0.44,95%CI为0.22~0.88,P=0.020)、GPX8(HR=3.17,95%CI为1.63~6.17,P=0.001)、年龄(HR=1.10,95%CI为1.04~1.16,P=0.001)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结肠癌、直肠癌患者OS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71(95%CI为0.63~0.79)和0.88(95%CI为0.82~0.94),校准曲线显示两模型预测曲线与真实曲线拟合度良好。结论GPX4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PX4高表达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GPX7、GPX8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GPX7低表达、GPX8高表达的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好地预测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列线图
  • 简介:目的研究髓过氧化(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和临床预后。方法618例经冠脉造影术后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于入院当天抽血测MPO含量。随访6个月,分别在第1、3、6个月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中MP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中,当肌钙蛋白Ⅰ〈0.05μg/L,MPO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3)卡卜兰-迈尔图显示,MPO水平≥62.9AUU/L组的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MPO水平〈62.9AUU/L。结论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及危险分层是一个新颖的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在没有急性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情况下。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在我国,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斑块不稳极易造成脑梗死事件的发生。本文拟通过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浆髓过氧化(MPO)水平,借此探讨二者在脑卒中的应用,判断其是否能够作为脑梗死预警筛查项目,对脑梗死事件起到预测作用。选取行颈动脉超声测定为动脉硬化有斑块形成的100例入院患者、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性状及回声特点,根据IMT程度及斑块特点分为斑块不稳定组,斑块稳定组;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将确诊为首发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脑梗死组,余下患者记为非脑梗死组。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均空腹留取血液标本。结果显示非脑梗死组患者的MPO水平低于脑梗死组;血清髓过氧化浓度增高与颈动脉斑块去稳定性相关。此外,通过监测患者MPO水平,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通过对炎性指标层面对颈动脉斑块的早期干预有望指导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做好二级预防。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髓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