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带来极大的风险,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常常导致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同时也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造成不良后果。而且相较于其它手术后的并发症,肺部相关并发症的问题更为突出,发生率也更为普遍,需要引起医生的特别注意。虽然近年来医疗水平飞速发展,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相对延长,其发生率也在随之升高。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发生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危险因素均息息相关。因此,发生前足够的重视、以及早期的预防,发生后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机械通气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呼吸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A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以及撤机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以及撤机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临床水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情况。结论此两种呼吸模式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显示,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明显疗效,并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两种通气模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者是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支持手段。它可以缓解严重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条件,最终目的是要使病人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自主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6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护理组发生率为6.25%。同时常规组满意率为71.8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加快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胸痛中心对完善急救体系及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的管理包括时钟的统一相关人员、设备、各种场合;时间的管理时间节点的定义、记录分析与持续改进。

  • 标签: 胸痛中心 时间节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Data)等数据库,收集关于HFOV与CMV比较治疗儿童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7月。由两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将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试验,共24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HFOV和CMV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在院内病死率或30d病死率、气压伤发生率、平均通气时间和氧合指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CMV,HFOV提高了PaO_2/FiO_2比值(治疗后24h、48h、72h分别提高了17%、24%、31%),改善了患儿氧合。结论与CMV相比,HFOV并没有降低ARDS患儿的病死率,但可显著改善氧合状态。最终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儿童
  • 简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在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进口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进口药品上市申请等方面取消多项现行规定,加快进口药品特别是创新药物在我国的上市进程.《决定》规定,除预防用生物制品外,在我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允许同步开展I期临床试验,取消临床试验用药物须已在境外注册,或已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的要求.

  • 标签: 创新药物 药物临床试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药品注册管理 预防用生物制品 进口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床边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6月阶段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8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早期床边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5.63+1.74)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30+1.97)d,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握力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起床边活动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力度和活动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早期床边活动 机械通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6年8月期间ICU住院的70例机械通气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本组的7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5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危险期,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气道堵塞以及呼吸机性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护理措施,可减少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从而改善氧合。对ICU护士进行俯卧位的规范化培训,制定标准的操作路径,采用俯卧位气垫,让俯卧位通气技术变得简单易行,在俯卧位通气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完成ARDS患者的俯卧位通气,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PICU收治的76例儿童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机械通气护理,统计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死亡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7.8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积极采取个体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各39例。结果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等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显著降低(P<0.05),对比两组氧暴露时间、上机时间均提示观察组显著缩短(P<0.05)。对比两组治愈率及病死率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相仿,但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有助于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患儿氧暴露时间以及上机时间,故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 常规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孩子一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是一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是高峰期中的高峰。用母乳喂养,无疑是婴儿良好生长发育的保证。母乳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孩子在4个月前应完全由母乳喂养,不必加任何辅食。

  • 标签: 母乳喂养 婴儿生长发育 高峰期 营养物质 孩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血液标本进行不同时间离心处理在检验结果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每位研究对象采集三份血液标本,分别离心处理5分钟、10分钟以及15分钟,对比在不同离心处理时间下PT、APTT、FG、TT差异性。结果数据对比下不同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血液检测项目数据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离心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PT、APTT、FG、TT无明显改变。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可选择离心五分钟,提升检验效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离心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228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有无对其进行康复运动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撤机时间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及撤机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型损脑损伤病患实施早期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在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时以及入院后实施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及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早期机械通气下,观察组患者呼吸情况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且可更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为0.06%,远低于对照组的11.4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患者更早恢复,并降低损伤造成的危险。

  • 标签: 机械通气 颅脑损伤 呼吸情况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采取无创正压通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作者,刘林东,邮编655000,无需修改。气,对照组采取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85%,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2%,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优于观察组。结论机械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急诊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过度通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更好的指导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物理治疗组。结果药物治疗组较物理治疗组而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过度通气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其认识,避免过度的检查及治疗,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

  • 标签: 过度通气综合征 呼吸性碱中毒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应用镇静治疗的2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静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的镇静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5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4.5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进行镇静治疗后采用全面的优质护理,患者的各方面治疗情况均有明显进步,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利于护理、治疗工作的全面开展,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