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应用最少的麻醉药来达到足够施行手术的麻醉深度,减少对正常机体功能近期及远期的抑制,同时要避免“浅”麻醉下手术刺激造成的有害心血管反应。

  • 标签: 吸入麻醉 麻醉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病人在灌肠过程中的痛苦,提高灌肠效果。方法对病人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改良—深度灌肠法,插入深度为20—25cm,作用于乙状结肠,提高灌肠效果。结果深度灌肠解决了病人灌肠不彻底,减少清洁灌肠的次数,提高了肠道的清洁度,提高灌肠效果。结论提高病人对灌肠耐受性,提高灌肠效果,减轻病人在灌肠过程中的痛苦。

  • 标签: 深度灌肠 应用
  • 简介:摘要自从脑电图非平稳信号使用了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进行处理之后,麻醉深度监测领域当中也就出现了熵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探索之后,在麻醉深度监测领域中已经发现许多能够应用的熵,如单值分解熵、状态熵、反应熵、Shannon熵等;其中状态熵还有反应熵在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熵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的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 标签: Pentacam Orbscan II 前房深度 角膜缘白到白距离
  • 简介:深度辅导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型的教育引导方式,更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广度的重要举措。但是,有些大学生对于深度辅导的意义认识还不充分,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在深度辅导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或防御的态度,掩饰自身的思想情感。

  • 标签: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防御 识别 大学生 引导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工作采取对患者全程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预防创面感染,以提高皮瓣存活率。结果16例患者中,Ⅰ期愈合14例,2例感染,后经局部换药创面愈合。手功能恢复满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严密观察病情,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部 带蒂皮瓣 修复 深度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ICU深度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重症ICU病房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ICU深度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愈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ICU深度真菌感染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中医 ICU深度真菌感染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改革对新疆地区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病患共50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选取的2500例采用的是改革后的新护理模式,作为本文研究的实验组;另2500例采用的是传统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及病患的满意度提升,分别由66.67%、86.40%提高到100.00%、98.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进护理改革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护理改革 新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针对流程式护理查房的弊端,围绕我院干部病区开展的1例原发性高血压双语教学护理查房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提出CBL+PBL+BLT三位一体的查房模式,以达到护士、患者、参与查房者多方面双赢的目的。并利用以病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引出自我健康管理的新理念。

  • 标签: 护理查房 模式 剖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应用MEBO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92例残余创面均在3w内愈合,另3例应用MEB0治疗后,创面缩小,但每例残余创面面积均在5%TBSA以上,经邮票植皮后治愈,随访6-12个月,愈合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挛缩,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应用以MEBO为主的治疗,可促进残余创面愈合,价格低廉、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面积深度烧伤 后期残余创面 MEBO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电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电烧伤后使用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的病人总结分析。结果使用负压吸引、封闭引流后,创面消肿快,感染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并发症少。结论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重度电烧伤的创面处理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VSD负压吸引 封闭引流技术 电烧伤 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LEEP锥切后+创面深度电灼治疗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效果。方法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CINII-Ⅲ级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两组,采用LEEP锥切后+创面深度电灼单纯LEEP锥切治疗各80例,比较其手术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155例CINII—Ⅲ级患者(失访5例),LEEP后电灼组治疗有效率97.43%,复发率0;单纯LEEP组治疗有效率89.61%,复发率5.19%。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LEEP锥切后再进行创面深度电灼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复发。

  • 标签: LEEP 深度电灼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方法。方法对4例面部深度烧伤患者采取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I期移植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效果。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4例患者,皮瓣最大面积12cm×9cm,最小4cmZ5em。所有皮瓣均成活。结论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不带知名血管,打破带蒂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窄蒂移转方便,皮瓣供血良好,厚薄适宜,且与面部色泽协调一致,功能外形良好,修复后外形满意,是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面部深度烧伤 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深度的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经阴分娩期宫颈机能、宫颈分裂伤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导致宫颈机能缺陷的相关问题,从而有效指导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分娩期的产程处理。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将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与未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的术后效果以及宫颈机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内分娩的孕妇予以临床治疗,并根据孕妇资料决定治疗方案,其中孕1年前曾在我院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深度1-1.5cm的初产妇作为观察1组,共50例,孕1年前曾在我院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深度1.5cm-3cm的初产妇作为观察2组,共计50例,按照随即抽取法对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未实施宫颈手术的初产妇进行抽选,选取50例作为参考对象,对比三组术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宫颈机能的影响。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剖宫产率、宫颈裂伤以及胎膜早破等机能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产程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虽然较短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前后宫颈粘液评分以及颈管涂片白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深度的宫颈环形电切术不影响分娩期宫颈机能,但是对孕妇早产率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合理把握手术后妊娠时间。

  • 标签: 宫颈环电切术 分娩期宫颈机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转移修复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19例合并骨感染的深度褥疮创面分为常规组8例,负压封闭引流(VSD)组11例,常规组手术清创后Ⅰ期转移皮瓣覆盖创面;VSD组手术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2~3周,Ⅱ期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常规组术后3例出现皮瓣下感染,窦道形成;VSD组创面11例全部Ⅰ期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合并骨感染的褥疮创面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褥疮 负压封闭引流 骨感染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18例深Ⅱ度至Ⅲ度烧伤患者行切痂、彻底清创术后应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引流1-2周后拆开封闭式负压引流,创面行邮票状或大张皮片植皮。结果18例患者除2例拆开封闭式负压引流创面肉芽生长不好,未行植皮,余16例拆除VSD后即行植皮手术,皮片成活率高,创面修复效果好。讨论封闭式负压治疗有效清除渗液坏死组织,加速清创后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刺激细胞增殖,改善创面微循环,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减少深度烧伤患者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在烧伤外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深度烧伤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