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对五名男性优秀运动员(年龄19—22岁的肺活量的近似昼夜节律进行了研究。用肺功能仪每四小时测定一次,一天共六次。所获原始数据用明尼苏达群体平均余弦图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肺活量指标具有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性(P=0.013),其

  • 标签: 近似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性 平均余弦 明尼苏达 肺功能仪 峰相位
  • 简介:摘要探讨高血压患者不同时间服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发现晨起服药和晚上服药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非杓型高血压 非洛地平 时间治疗学
  • 简介:α波是指8~13Hz范围内的电活动,又称基本波;α节律是指重复而有节律性地出现的8~13Hz的波活动,又称基本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μV。α波以枕区为主,亦可见于顶、颞后区,其数量因人而异,其指数可多达90%以上,或少至10%以下。

  • 标签: 临床意义 Α节律 节律性 脑震荡 血管性头痛 脑动脉硬化
  • 简介:为了探讨“气血”与月周期的关系,我们采用与“气血”密切相关的肺功能检查,观察青年男女肺功能的近月节律。测试采用DFM-86肺功能测试仪。数据采用时间生物学群体余弦法分析。以太阴月30日24:00为参考相应位0点。

  • 标签: 月节律 时间生物学 肺功能检查 阴月 青年男女 粉尘作业
  • 简介:为了探明尿3-甲基组氨酸(3-MH)作为人体肌肉运动损伤的检测指标的实用价值,我们连续测定了成人在无肉饮食和定量有肉饮食条件下尿3-MH的排泄水平(各36次),结果发现:1.存在明显的外源性3-MH排泄的昼夜节律,其中值为21.92mg3-MH/次,振

  • 标签: 甲基组氨酸 人体尿 饮食条件 运动损伤 检测指标 人体肌肉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昼夜节律呈杓型组(76例)与昼夜节律呈非杓型组(85例).观察患者入院、发病90d时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及神经功能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入院时NIHSS分别为(12.9±6.7)分、(12.8±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入院90d时,分别为(7.4±4.1)分、(10.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时与90d时BI评分差值,杓型组患者为(38.4±18.4)分,非杓型组患者为(19.7±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较血压昼夜节律杓型组差.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患者 非杓型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发病
  • 简介:本课题依据机体对药物具有时辰敏感性的原理,旨在探索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有效服药时间。研究于11~12月份进行。对象为九例(其中三例各参加二次试验)夜时休息白天活动的患者。男性:年46龄~57岁。经一般查体、心电图及血脂等检测,符合国际心脏病

  • 标签: 冠心病人 近似昼夜节律 服药时间 心脏病学 子午流注 开穴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男女两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不同与致左室肥厚(LVH)的差异。方法动态血压监测与超声心动检查相结合。结果男性比女性易致LVH,非杓型比杓型易致LVH,男女两性非杓型比杓型易致室间隔肥厚。男性EH无论是否杓型LVH均严重,女性仅非杓型严重。结论高血压治疗中要特别重视男性血压的控制,女性还应区分是否杓型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在室肥厚 杓型 非杓型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血压节律正常(勺型组)和异常(非勺型组)患者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结果非勺型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较勺型组升高(P<001);左心室重量和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5,001),24小时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显著相关性r=055,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组间在偶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节律 靶器官损害 相关性研究
  • 简介:哺乳动物体日节律及其产生的形态学基础欧可群华西医科大学610041一、哺乳动物体的日节律:哺乳动物生理活动及行为的日节律Circadianrhythm(生物体24小时昼夜节律)使机体内环境很好地、最大限度地适应于外环境并与之保持同步。因此,被认为是机...

  • 标签: 哺乳动物 日节律 形态学基础
  • 简介:人体经络系统在人体组织结构上是结缔组织型式,在功能特点上以生物钟特征和对生命信息非神经系统性强制主导性传递来平衡调控人体系列新陈代谢运动。这也是人体经络系统在生理功能上所特有的二大特征。

  • 标签: 分子中医学 人体 经络系统 新陈代谢 生理功能
  • 简介:目的测定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方法选择11例高血压病(EH)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记录资料,求得日间6~22时,夜间22~6时2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时段间的血压差异,描记24hABPM曲线。结果①夜间血压明显低于白天;②动态血压曲线呈“长柄勺”形状。结论表明测定24hABPM对EH的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高血压病 诊断 并发症
  • 简介:钙在生物节律的调节和产生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是生物钟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观察单细胞近日节律产生的机制,将藻类鞭毛虫培养在25℃光暗比为1:1含有0.2mMCa++(低Ca++)的无机培养基中。在不同的昼夜时相把10mMCa++(高Ca++)加入培养基中并维持高浓

  • 标签: 近日节律 钙脉冲 钙离子浓度 观察单 胞内钙离子 反应曲线
  • 简介:7只山羊经颈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计算机自动记录与贮存血压数据。动态观察山羊的正常血压范围。用Goldplatt双肾双夹法建立了山羊慢性高血压模型,用时间生物学群体余弦法显示山羊血压的昼夜节律。观察硝苯啶常规治疗和择时治疗对山羊Goldplatt高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Goldblatt 硝苯啶 正常血压 慢性高血压 山羊血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和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1例(Ⅰ组),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3例(Ⅱ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Ⅲ组),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分析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1)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Ⅰ、Ⅱ组24小时血压负荷,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显著高于Ⅲ组,Ⅰ组与Ⅱ组间血压负荷有显著差异;Ⅰ与Ⅱ组非构型血压显著高于Ⅲ组,Ⅰ与Ⅱ组二者间的非构型高血压出现率有显著差异.(2)心率变异性:Ⅰ、Ⅱ组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显著低于Ⅲ组,Ⅰ与Ⅱ组间心率变异性也有显著差异.(3)四个指标的相关性:Ⅰ组HRV与24小时血压负荷,非构型出现率及左室肥厚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昼夜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减弱可能与上述变化有关.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改变心率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减少血压负荷.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负荷 血压昼节律 心率变异性 左室肥厚
  • 简介:24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所测得的血压具有全面、客观、动态等优点。在临床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药物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对7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分析,宗旨在探讨其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血压 节律变化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的昼夜节律;对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的药效进行时间治疗学研究,以探索合适的用药时间.方法:测定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6:00、12:00、18:00、0:00的血糖,分析其昼夜节律性;分别于9:00或21:00用格列吡嗪灌胃糖尿病大鼠,比较不同时间点治疗后各组的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血糖变化呈明显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无明显昼夜节律;9:00用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时,其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值均小于21:00用药组.结论:正常大鼠血糖变化有昼夜节律性;用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早晨用药疗效优于晚上用药.

  • 标签: 血糖 昼夜节律 格列吡嗪 时间生物学 糖尿病 时间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