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人体生物钟的研究已经有一个世纪了.虽然人们对于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在争论中也有人说它是伪科学,但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广泛.而它应用于教与学的研究目前尚少.教师和学生了解并运用自身的生物钟规律,有利于把握教与学的时机,提高教学的效率.

  • 标签: 人体生物钟 人体生物节律 学习效率 教育时机 大脑学习能力
  • 简介:生物节律是指生物的某些生理活动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许多学者认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或是月球的引力会产生一定的环境节律,而这种环境节律同时又是形成动、植物生物节律的重要原因。近二百年来,尤其是近五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力求揭示生物存在节律这一奥秘的实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前景却是迷人的。

  • 标签: 节律性 运动成绩 施皮茨 高潮阶段 运动技术水平 运动训练
  • 简介:前言目前,关于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已应用到各行各业领域中。为了搞好的训练和教学工作,我对部分运动员及学生进行了实验性的训练和测试。试图探索怎样掌握生物节律,科学的安排训练,教学,提高运动成绩和体育教学成绩,谈一点体会。

  • 标签: 人体生物节律 教学训练 普通高校 运动员 情绪周期 体力周期
  • 简介:《体育教学与训练》1989年第二期刊登了吴纪安同志《生理节律和教学调控》一文(以下简称吴文。该文对生理节律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了一些探索和总结。但依笔者之见,对生理节律理论的科学与否未作周密的研究,就把它机械地搬用到体育教学之中,是失之偏颇的。因此深感有必要对生理节律理论的科学性作一简单的论证以就教于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生物节律理论(或生理节律理论)始见于美国学者托姆明著《这是您的日子吗?》一书。该理论

  • 标签: 生理节律 体育教学 吴纪 托姆 运动行为 体力波
  • 简介:什么是词的节律(ритмикаслова)?词的节律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一些俄语语音著作中论述如下:“节律是指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正确交替”;“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在发音长度上和紧张程度上的对比是俄语词的

  • 标签: 重读音节 音节结构 单音节 元音和辅音 语音词 多音节词
  • 简介:节律并非只是音乐舞蹈的艺术语言,可以说,它是各类艺术共存的审美形态。只是音乐的节律,它的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节拍强弱或长短音的交替变化,在其它的姊妹艺术中表达为别样的意味而已。从绘画色彩的冷暖、明暗,线条的刚柔、疏密、长短的重复而又曲折的变化中,...

  • 标签: 审美机制 节律 艺术发生学 美学范畴 艺术形式 文艺美学
  • 简介:<正>一探求点东西片子拍完了,人也拍木了,自己也看不出哪好哪坏,更准确地说,看不出哪好了。别人一说这片子那好,自己就怀疑这是在说过头话。这可能是我在科影的最后一部片子,如果这个小结还能给大家留下点有用的东西,按传统说法是“经验教训”,我也就踏实了。

  • 标签: 昼夜节律 科教片 创作 经验教训 镜头 画面
  • 简介:我们对五名男性优秀运动员(年龄19—22岁的肺活量的近似昼夜节律进行了研究。用肺功能仪每四小时测定一次,一天共六次。所获原始数据用明尼苏达群体平均余弦图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肺活量指标具有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性(P=0.013),其

  • 标签: 近似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性 平均余弦 明尼苏达 肺功能仪 峰相位
  • 简介:摘要探讨高血压患者不同时间服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发现晨起服药和晚上服药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非杓型高血压 非洛地平 时间治疗学
  • 简介:α波是指8~13Hz范围内的电活动,又称基本波;α节律是指重复而有节律性地出现的8~13Hz的波活动,又称基本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μV。α波以枕区为主,亦可见于顶、颞后区,其数量因人而异,其指数可多达90%以上,或少至10%以下。

  • 标签: 临床意义 Α节律 节律性 脑震荡 血管性头痛 脑动脉硬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及其邻近地区五百多年来中强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节律性,具有在节点上震级最大的特征,从而可预测该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的震级范围。

  • 标签: Fujian SEISMIC SEQUENCE SEISMIC ACTIVE rhythm.
  • 简介:为了探讨“气血”与月周期的关系,我们采用与“气血”密切相关的肺功能检查,观察青年男女肺功能的近月节律。测试采用DFM-86肺功能测试仪。数据采用时间生物学群体余弦法分析。以太阴月30日24:00为参考相应位0点。

  • 标签: 月节律 时间生物学 肺功能检查 阴月 青年男女 粉尘作业
  • 简介:为了探明尿3-甲基组氨酸(3-MH)作为人体肌肉运动损伤的检测指标的实用价值,我们连续测定了成人在无肉饮食和定量有肉饮食条件下尿3-MH的排泄水平(各36次),结果发现:1.存在明显的外源性3-MH排泄的昼夜节律,其中值为21.92mg3-MH/次,振

  • 标签: 甲基组氨酸 人体尿 饮食条件 运动损伤 检测指标 人体肌肉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昼夜节律呈杓型组(76例)与昼夜节律呈非杓型组(85例).观察患者入院、发病90d时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及神经功能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入院时NIHSS分别为(12.9±6.7)分、(12.8±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入院90d时,分别为(7.4±4.1)分、(10.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时与90d时BI评分差值,杓型组患者为(38.4±18.4)分,非杓型组患者为(19.7±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较血压昼夜节律杓型组差.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患者 非杓型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发病
  • 简介:本课题依据机体对药物具有时辰敏感性的原理,旨在探索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有效服药时间。研究于11~12月份进行。对象为九例(其中三例各参加二次试验)夜时休息白天活动的患者。男性:年46龄~57岁。经一般查体、心电图及血脂等检测,符合国际心脏病

  • 标签: 冠心病人 近似昼夜节律 服药时间 心脏病学 子午流注 开穴时间
  • 简介:通过对沙棘新梢生长节律与果实发育关系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发育各自的客观规律,以及树木生长和果实发育间的关系,为沙棘集约化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沙棘 生长节律 果实发育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