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可君合成工艺改进。方法:将中间体先生成钠盐,通过萃取,洗涤,除去残余的苯乙酸乙酯和酯溶性杂质,然后游离获得固态的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改进的工艺很好地解决了中间体固化的问题,且纯度非常高,无苯乙酸乙酯残留,继而通过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反应获得的利可君成品。结果与结论:获得高纯度的利可君,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利可君 合成工艺 白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对头孢唑肟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7-氨基-3-去甲基-3-头孢烷酸(7-ANCA)为原料,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酰-苯并噻唑硫酯(AE活性酯)反应制得头孢唑肟酸,再与无水碳酸钠反应制得头孢唑肟钠。所得产品质量好,产率达85.8%。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头孢唑肟钠 合成 7-氨基-3-去甲基-3-头孢烷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中医学范畴中气既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调法是中医治法的根本,调法具体应用可分为补气法、舒畅气机法两法,并提出了调法在各种治法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调气法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人工道护理的质量,探讨改良道湿化方法在人工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人工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实验组微量泵连接三通管,前端连接延长管,侧端一次性的氧气管,氧流量为5L/ml。对照组微量泵直接连接延长管。2组微量泵速度均为5~10ml/h。比较2组患者道湿化效果、依从性及道湿化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湿化效果满意率、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4%、90.0%2.3.3%,对照组依次为67.4%、68.4%、58.1%,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道湿化方法简单,有效,可以提高人工道护理质量。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从化学合成法综述多肽的合成,对氨基酸的羧内酸酐法、液相分段合成法、组合化学法等进行了评述,概述了多肽在多肽药物、多肽药物载体及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并对我国多肽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多肽 化学合成 药物载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2年7月4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张万斌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研发出一种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让青蒿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据张万斌介绍,目前青蒿素全部由中药材黄花蒿提取,受环境及天气的影响较大。同时,种植黄花蒿需要大片土地,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既浪费原料,又污染环境。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使用一种特定催化剂,将青蒿酸还原后所得到的二氢青蒿素通过一个无需光照的常规合成途径,方便高效地得到过氧化二氢青蒿酸。然后经氧化重排可高收率地获得青蒿素。

  • 标签: 二氢青蒿素 人工合成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合成方法 科研团队 污染环境
  • 简介:摘要水杨醛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目前各学科的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而对于合成的水杨醛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而言,一般可以用红外、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等来实施光谱分析,用以确定其合成的是否为想要得到的目标产物。

  • 标签: Schiff碱 金属配合物 合成
  • 简介:摘要正确建立人工道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是生命救护的一条绿色通道。人工道管理是维持自主呼吸或呼吸支持治疗、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是各脏器功能恢复的基础。

  • 标签: 人工气道 管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海洋天然活性成分中含有噻唑环的天然产物被发现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活性,开展噻唑环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通过研究噻唑啉和噻唑环的合成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发展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噻唑环的合成方法学。

  • 标签: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 Aeruginosins 噻唑环 噻唑啉 环境友好 合成
  • 简介:摘要将腺苷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得到乙酰腺嘌呤,然后再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直接制备得到腺嘌呤,工艺简便易行,收率高,是适用工业化生产的

  • 标签: 腺苷 腺嘌呤 乙酰化 水解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种以10-去乙酰基巴卡丁III为起始原料合成卡巴他赛的新方法。路线中使用了温和的条件对底物7-羟基进行甲醚化,从而避免了7β-羟基在强碱性条件下的差向异构化。该路线共6步,总收率为20%。

  • 标签: 卡巴他赛 7-羟基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的吡唑类化合物,并探讨其药理活性价值。方法将2,6—二氯吡啶作为起始的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水解、合成和取代反应等最终合成吡唑类的新型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目标化合物。结果经过初步的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吡唑类化合物在浓度为500mg/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以及黄瓜霜白病菌等的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的抑制效果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是比较高效的新型化合物。结论这种新合成的吡唑类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有很好的抑制真菌的药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吡啶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新型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出一种新型的产剂型。方法找出一种适宜的粘合剂,利用其物理特性,使其改变了现有产剂的一些缺点。结果经多次筛选比较,选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1000作为新剂型的粘合剂,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产气剂型粘合剂 粘合剂